流什么意思——“流浪地球”背后的科幻情怀与社会思考
2019年春节档最受关注的电影《流浪地球》一经上映便轰动全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这部电影不仅以顶尖的视效技术让人耳目一新,更以对人类文明、命运、家国情怀的思考与探讨深深感染着观众的内心。
一、科幻背景下人性探讨
《流浪地球》中人性的探讨是其最大的看点之一。随着太阳变成红巨星,地球上的人类文明面临着绝境,为拯救人类,不少生者舍身取义,有些人则展现出卑劣的自私行径;整个故事中呼应着“人性的光辉和灰暗在航天飞行器、地下基地、地球、太空激荡在一起”,影片中不少角色的表现也在暗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性道德的结合,例如刘培强父子为了太空基地而毅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表现出中国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意象。因此,似乎道德与利益之间的碰撞,也是这部电影所希望探讨的。
二、科学幻想和现实世界的融合
虽然讲述了一个未来科幻故事,但是《流浪地球》却一直向观众呈现着一个合理的、高度科学化的世界,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幻的大气。在这个菜单里,科技的重要角色也跃然纸上,从天文物理理论到火箭技术,从奇幻飞船到空间任务执行,每一个环节都通过实际科学知识来展现人类对于未知的想象,对于科幻迷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视效的盛宴,也是一次空前的科普课。同时,对于习惯于现代生活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也让人们思考,面对科技和人性的交锋,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三、人类文明的命运与未来
《流浪地球》中的绝境更让人们反思人类文明的一切价值和存续的意义,也让人们思考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从地球石墨层升温的现象,到无穷的太空中的万物生存环境,人类的一切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如何在能源周期长达一千年的太空终身生活中保障社会的稳定繁荣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饱含朴素家国情怀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地球家园”的珍贵和不可再生性,为人类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决策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结语
《流浪地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包含着生态保护、人性探讨、文化传承、科学普及等不同视角的电影,它在向观众传递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的同时,也在提供一种对于人性和道德的反思。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够在感受到电影的震撼和刺激之余,思考自身的责任和担当,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