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唐朝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人进出,又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
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建筑景点。
白鹿洞书院是在哪里白鹿洞书院是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
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
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建筑景点。
1988年1月13日,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白鹿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主要建筑:
门楼:
白鹿洞书院门楼,八字形砖木石结构,重檐悬山顶覆以灰瓦,檐下砌有一长条形框,中有穿孔十字形叶五个,再下为花岗岩石额,上书“白鹿洞书院”五字。门上为石梁,左右为砖柱。门内为一院落,东西为厢房,北为御书阁。
院内前段青砖铺地,后段为花岗岩、青砖和卵石铺地。西厢房亦即洋池之东厢房,廊柱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东厢房廊柱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御书阁:
御书阁又名圣经阁、圣旨楼。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阁中主要收藏皇帝御赐《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书》等而建。阁为木构建筑,二层,平面呈方形,周环走廊。二层正中有“御书阁”竖额。庑殿顶,阁外柱有题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明伦堂:
明伦堂,又名彝伦堂。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唐知府翟溥福建。砖木结构,白寺灰瓦,人字形硬山顶,四开间,前有走廊。明伦堂系书院授课的地方,故外悬挂有“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的对联。
白鹿洞书院在哪里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庐山五老峰南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丁群山绿树之中,掩映着一组楼阁庭院式的古建筑,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和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的人文教育及启示
白鹿洞书院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作为书院活动的灵魂,践履“以人为本”、“内圣外王”的人文价值观,使书院区别于以科举为导向的官学。通过规章制度、教学活动、书院环境建设等,在书院内部形成尊师爱生的情谊、问难论学的风气、道德高尚的人格以及出世入世兼具的精神。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白鹿洞书院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哪里?白鹿洞书院,始于唐李宾客隐读,盛于南宋朱熹复兴,绍隆于明清,有千余年历史,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 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相传,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所以当时的人就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他住的这个地方被称之为白鹿洞。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
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时,重建院宇,甚至在此亲自讲学,不但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还一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从而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毁于战火。到了明朝时期,都有相应的维修修缮,比如说在正统、成化、弘治、嘉靖以及万历年间都维修过,不过书院并没有因此而恢复到原先的盛况。到了清朝时期,白鹿洞书院也几经维修,也持续办学,仍然按照宋朝的传统授课。
直到晚清时期,在教育改革热潮的洪流中,光绪主持了一次变法,书院在这个时期改为了学堂,教授新学。到了宣统年间,废除了书院的旧称,改名为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1903年的时候停办。之后书院一直都没有重新启用,也未恢复办学,在战争的影响下,一度被国民党军官训练团占用。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
白鹿洞书院在哪里?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距庐山市区9公里。
白鹿洞书院,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扩展资料: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白鹿书院,由此得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鹿洞书院(中国四大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