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北京西什库教堂的来历?
解析:
建于清光绪十三年,西什库天主教堂是一座典型的西欧哥特式建筑,系仿照巴黎圣母院的式样而设计,教堂的顶端有许多高耸挺秀的尖塔,青石墙基,墙身全用城砖砌成,因为这座教堂采用中国材料,由中国匠人施工,所以其木雕、砖堆、石刻等均富有中国气韵。
西什库教堂开放时间西什库教堂开放时间:5:00-18:00 (特殊节日除外)。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库教堂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西什库教堂开放时间北京西什库教堂开放时间:05:0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公交:乘坐14路; 55路;68路;128路;612路到北京三十九中学站下车可达;乘坐101路;103路;109路到西安门站下车可达。西什库教堂俗称北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左右两侧各有一中式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亭子,亭内是乾隆亲笔题写的石碑。主入口两侧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绝无仅有的;堂内的300根巨柱撑起的金色拱顶和80扇镶彩玻璃的花窗总能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
北京西什库教堂如何?西什库教堂,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建于清初,时称“救世主堂”,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最初由法国耶稣传教士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修建,1703年建成。
康熙去世后,雍正颁布禁教令,直到道光年间,北堂废弃,1872年被清政府没收并拆除。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又将北堂用地归还给教会,并于1866年建成。1885年,慈禧扩建西苑,于1887年将北堂迁置现在位置,1900年建成。1985年国家拨款重修,修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堂建筑的正面有三个尖顶拱券形入口,入口拱门之间雕刻有圣若望和圣保禄等四圣像,建筑正立面上的门窗均用汉白玉石刻装饰,正门中央主跨上有一扇瑰丽的圆形玫瑰花窗,礼拜堂四周则有大小不一的80面玻璃花窗。
西什库教堂正中尖拱形大门上方,木匾上书“光绪十三年敕建天主堂”。北堂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
围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是传统的中式台基,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和栏杆上的装饰均为传统的中式设计。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中国式建筑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还有一对石供。
清代前为圆殿,现存方殿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东西各有配庑七间,后侧东部为占籁堂,西为清斋,殿后有敬脐堂,面阔十五间,两侧依地形堆有玲成的假山。
殿东侧有株高大苍劲的油松,树冠如盖,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清乾隆帝曾封之为“遮阴侯”。殿内后厦有木龛一座,供奉整玉雕琢的白玉坐像佛一尊,色泽清润,高1.5米,头顶部和衣褶嵌红绿晶石,左臂有刀痕,为1900年八国联军所砍。
更多关于北京西什库教堂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