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壮博客阿壮博客阿壮博客

融水气温30天 融水气温

广西的气候如何?

你好,其实广西整体来说,气候都是比较温和的,作为一个广西人觉得广西还是非常的宜居的。在广西,遇上极端天气的话,桂北会下雪,桂南沿海会有台风,所以广西的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为广西的地势比较复杂,属于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其实多为盆地,天气呢其实比较湿润温和,而广西也是全国降水量数一数二的地区了。每年的四月份到九月份是广西的雨季,这个时候降雨较多,而且天气变换无常,真的是“夏日的天孩儿的脸”这样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你看看窗外,下着雨,于是带把伞出门,结果到了楼下,雨竟然就停了。

因为广西其实是比较靠近赤道的,所以热的时候要比冷的时候多很多,用外地人的话说,广西好像只有冬天和夏天两个季节。有的时候一秒入冬,有的时候一秒入夏。不过,每到每年的三四月份,广西也有无可避免的讨厌天气——回南天。

除了回南天之外,我还是很喜欢广西的气候的,因为有很多水果可以吃!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综合作用下,气候类型有以下特点:  

(1)气候类型多样,夏长冬短。从气候区划而论,广西北半部属中亚热带气候,南半部属南亚热带气候;从地形状况来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气候一般特征,“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小气候生态环境多样化;而桂南又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广西冬短夏长,年均温在16 23 之间,以均温来衡量,北部夏季长达4个月 5个月,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

(2)雨、热资源丰富,且两热同季。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 2,800毫米之间,尤以防港市东兴区最多,达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阳县,在1,100毫米左右。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 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温 10 积温在5,000 8,300 之间,持续日数为240天 358天,降雨量和热量资源分布大体上是由北向南增多。在4月 9月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与热季重叠。雨热同季,较有利于农业生产。

(3)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广西常因季风进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气温变率大,旱、涝灾害和“两寒”(倒春寒和寒露风)及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大。桂西地区多春旱,出现频率达60% 90%,桂东地区多秋旱,出现频率为50% 70%;雨季大、暴雨过于集中,年年发生洪涝灾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现频率大。而春、秋雨季内受北方校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几乎每年春季出现倒春寒和秋季出现寒露风天气,危害农业生产。每年4月至7月间,出现大风天气,且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大。此外,桂西地区年年降雹,不利于冬季农作物和果木生产。(二)气候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热量资源

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 至22 之间,最冷月1月的日均温在5.5 至15.2 ,最热月7月为27 至29 。历年来各地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多在36 至42 ,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6 至0 ;年均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都是由北向南递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桂西高于桂东,年均温最低的资源县与最高的北海市相比,相差6.2 。21 等温线大致与桂西地区的北纬24度线和桂东南区的北回归线一致。此线以南基本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其中南部沿海地区和左、右江河谷年均温大于22 ;21 等温线以北则多属中亚热带气候区。 从各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天数和积温来看,广西各地差异较大。 10 积温南部沿海地区和左、右江河谷等地高达8,000 以上,最高达8,306 ;桂北山区以资源、乐业、南丹等较低,在6,200 以下,最低为4,975 ,相差3,300 ;其分布特点与年均温相似,桂南高于桂北,桂西高于桂东,河谷平原高于丘陵山区。 10 积温初日分布规律与 10 积温分布规律一致,终日则相反,但终日的东西差异不大,桂南沿海地区初日始于2月中旬以前,比桂东北山区早40天左右,桂西的左、右江河谷的初日在1月底,比桂东梧州、玉林地区早20天左右。 10 日均温初终日间隔持日数的分布具有相应的特点,即南长北短,西长东短,河谷平原长,丘陵山区短。其中桂南合浦长达340天,比桂北的桂林市多77天,桂西的百色比桂东的梧州长44天,同纬度的柳州盆地比金秀山区长25天。各地无霜期差异也较大,在284天 365天之间,其分布规律与年均温一致。其中钦州、玉林、南宁3地区大部和河池地区西南部、百色地区东南部等地无霜期在340天以上,尤其是钦州、玉林两地区南部,都安东南部和左、右江河谷等地无霜期长达360天左右,基本无冬季。金秀、资源、灌阳、兴安、贺县、乐业等地无霜期较短,但也达284天 298天。其余地区多为300天 340天。

春季低温烂秧天气和秋季寒露风天气是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春季2月至4月,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交汇,造成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早稻适时播种,甚至造成大量烂秧。据统计,中等以上烂秧天气10年8遇。在寒露节前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侵,遇有较强冷空气时,也会造成低温天气(称寒露风),影响晚稻的正常抽穗、开花和灌浆,增加空壳率。对灿稻常规品种而言,受寒露风影响的始现日期,桂北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末,桂中在I0月中旬,桂南一般在10月中、下旬。2.降水资源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至2,000毫米,时空分布差异大。3个多雨中心分别位于东兴、昭平和永福附近。各中心附近的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900毫米以上,其中东兴高达2,822.7毫米。以百色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隆林、西林和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为少雨地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在1,2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除地区分布不均外,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相差很大。如昭平1973年降水曾达2,923.3毫米,而1984年仅有1,304.8毫米,前者为后者的2倍多。

各地的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也有差异,桂北一般平均180多天,而右江河谷和南部沿海不足140夭。在降水日数中,大雨日数占10%至18%,暴雨日数为2%至8%。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5月至9月是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5%。10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5%。由于年、季降水变化较大,常有旱涝灾害发生,干旱年平均3年2遇。百色地区和南宁、钦州两地区西部及南宁市,春旱在10年8遇以上,其中百色和田阳春旱为10年10遇。桂东北多秋旱,10年5至7遇。雨季期间,特别是6月至8月,每年又有洪涝发生。桂南沿海,融安、融水、永福和巴马、都安等地,堪称广西3大洪涝中心,平均每年2次至6次。3.光能资源

广西太阳辐射较强,唯日照相对偏少。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在90千卡/平方厘米至13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右江河谷及其以西地区,梧州、玉林地区东南部,以及十万大山北侧的宁明、上思、南宁等地,年总辐射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为全区最多的地区。桂北山区最少,年总发射量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资源、融安、南丹不足90干卡/平方厘米。

辐射资源丰富只是有利的一面,日照偏少,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广西各地年平均日照时大多在1.300小时 2,250小时之间。左、右江河谷,桂东南和南部沿海较多,有1,800小时至1,940小时,涠洲岛最多,为2,253小时。桂北的资源、龙胜、三江、南丹、天峨和桂中的金秀,由于冬春两季阴雨日数较多,年日照时数仅有1,300小时,是全区最少的地方。4.风能资源

据有关分析结果,在大苗山、大明山、十万大山一线以东,与大瑶山至大容山一线以西的湘桂至黎湛铁路沿线两侧地带,地势较平坦开阔,是冬季风南下和夏季风北上的主要通道,是广西风能资源的高值地带,其中以钦州沿海和湘桂走廊较为丰富,具有利用风能发电、农副产品加工和提水等价值。大苗山、大明山、十万大山一线以西地区,处在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地形较闭塞,风力资源较贫乏,一般无开发利用价值。只有在右江河谷的田阳、田东和都安、那坡等地,由于地形的狭管效应作用,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此外,在一些山区的山隘或山顶等局部有利地形,风速较大,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广西气候有优越的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因此,在发展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出发,因地因气候制宜,趋利避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实施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三高”农业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广西气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发展当地的名、优、特产品,发展创汇农业,建立经济作物基地,以创造更高的大农业经济效益。

广西气候概况

一、位于低纬,地形复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广西是我国西南沿海的一个省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长。区域内江河密布,大部分水系属珠江的西江水系,贯穿广西大部地区。广西是中国季风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属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气候特征与黔南、湘南相似;南部夏长冬短或全年无冬,气候特征与闽南、粤西南相似,属南亚热带。东部降水比西部多,雨季开始早。

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日照适中、灾害频繁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0.7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8 23.3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3.7 42.5 ,极端最低气温为-8.4 2.9 。雨水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542.5毫米;干湿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4 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值2044.0毫米(1994年)是最小值1151.8毫米(1963年)的1.8倍。日照适中,年日照时数1519.1小时,夏、秋多,冬、春少。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大风、冰雹、雷暴和台风的危害,以旱涝最为突出。

广西近代气候变化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世界经济、 社会 、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加,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频发,对我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广西近代气候变化概况分析如下:

1、广西平均气温演变特征

1936 2005年,广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偏暖、偏冷、偏暖三个时期(表1、图1):1937 1954年为主要偏暖期,1955 1985年为相对偏冷期,这31年的平均气温比1937 1954年偏低了近0.5 ,1986 2005年又是一个偏暖期,比1955 1985年平均偏高约0.3 。1986年以来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约0.1 ,其中1986年以来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每10年增加约0.3 。

表1 

2、广西降水量演变特征

1898 2005年,广西年降水量及各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减少约7mm,呈下降趋势。对各季而言,冬季、春季略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

1898年以来,广西历经4个少雨期、4个多雨期的交替,目前有往少雨期转折的趋势(表2、图2)。

表2

极端气候事件

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广西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冰雹、大风、雷暴、低温冷害、霜冻等。据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给广西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有近100亿元,它已成为制约广西经济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干旱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几乎年年有干旱,全区多年平均受旱面积58万公顷。最严重的干旱年是1963年,全广西发生严重的春、夏、秋连旱。全区受旱总面积达155.2万公顷,成灾总面积116.4万公顷,损失粮食39312万公斤。10月,全区3000多条中小河流有2200多条断流;蓄水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414个,有311个干涸;水库蓄水量由上年同期的24亿立方米减少到1.9亿立方米。受灾人口达1000万人,约占当时广西总人口的50%。

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是广西干旱频发的时期,特大干旱灾害有:1998/1999年秋冬春连旱、2003/2004年夏秋冬春连旱、2004/2005年秋冬春连旱,其中2003/2004年的夏秋冬春连旱广西受灾面积达135.2万公顷,2004年1月有844座中小型水库低于死水位或干涸。

2、洪涝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也较频繁,如1994年6、7月、1996年7月、1998年6月、2001年7月、2005年6月等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1994年5 8月,广西共发生18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特别是6月12 18日、7月13 24日出现两次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广西有86个县市2753万人受灾,死亡47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2.6亿元。

3、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根据热带气旋的强度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和热带低压。近50年来,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个,最多的年份达9个,最少的年份0个。从多年情况来看,5 12月份都有热带气旋影响广西,影响集中期是7 9月。热带气旋所经之地,往往会出现狂风、暴雨,造成风灾和洪涝灾害。例如:2001年7月由第3、4号台风引发的暴雨导致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浔江江水暴涨,洪水泛滥。百色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南宁市发生了1913年以来最大的洪涝,贵港市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广西因灾死亡24人,直接经济损失159.03亿元以上,其中南宁市损失12亿元。

4、寒冻害

广西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的优越气候条件,但是冬季寒潮入侵所带来的低温,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当强冷空气入侵时,我区极端最低气温桂北可低达-5 以下,桂中-2 -5 ,桂南大部也有-1 -2 ,大部地区可出现霜冻或冰冻天气,给蔬菜、热带、亚热带水果、水产养殖等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1999年12月下旬的霜冻,广西受灾面积共133.33万公顷,损失淡水、海水养殖品540吨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5、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雷暴、龙卷风、飑线等)也是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中以冰雹、大风和雷暴对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较大。广西冰雹的分布特点是:桂西多于桂东,山区多于平原。桂西北是广西的多雹区域;冰雹主要出现在2 5月,这四个月降雹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90%以上,其中又以3、4月最多,分别占全年的32.4%和34.6%。广西每年都受到大风袭击,大风日数最多的地方是涠洲岛,平均每年有31天,其余大部地区平均每年有1 9天,夏季大风日数占全年的42%,春季占30%,秋季占16%,冬季占12%。广西是我国雷暴日数最多的省区之一,尤其在4 9月雷暴活动最频繁。各地的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主要是南部多,北部少。地处十万大山南坡的东兴市年雷暴日数多达105天,是广西雷暴最多的地方;雷暴最少的地方是天峨、南丹两县,年雷暴日数54天。强对流天气往往来势凶猛,破坏力强,损失严重,例如:1990年3月26 30日,北海、上林、百色、象州等37个县市遭受冰雹、雷雨大风袭击,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强对流天气毁损房屋5.4万间,死亡52人,受伤340人,各种农作物受灾4.38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74.8万元。2005年广西雷电灾害共造成27人死亡,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指1 12月各月的降水量合计值。根据1961 2000年资料统计,广西各地常年降水量为1086.3 2754.5毫米。

广西年降水量的地域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盆地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崇左市、南宁市西部和南部,右江河谷,西林、隆林、田林、乐业、来宾、象州、武宣、天峨、宜州、上思、柳城、平乐、涠洲岛等地少于1400毫米,最少的西林为1086.3毫米。钦州市、北海、防城港、玉林3市大部,桂林市中部兴安至永福一带,资源、桂平、靖西、凌云、东兰、都安、马山、上林、融安、融水、富川、昭平、蒙山、金秀等地在1600毫米以上;其中东兴、防城、防城港、钦州、昭平等地在2000毫米以上,最多的东兴为2754.5毫米。广西其他地区为1400 1600毫米。

各季度平均气温

春季大明山山花灿烂

春季(3 5月)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根据1961 2000年资料统计,广西各地春季平均气温为16.3 23.1 。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右江河谷,崇左市大部、隆安、博白等地在22.0 以上,最高的百色为23.1 ,崇左23.0 。桂林、贺州两市,柳州市北部,蒙山、金秀、南丹、罗城、乐业等地在20.0 以下,其中桂林市东北部、南丹、乐业、金秀在18 以下,最低的资源16.3 。广西其他地区20.0 22.0 。

夏季广西涠洲岛美景

广西夏季(6 8月)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根据1961 2000年资料统计,广西各地夏季平均气温为22.9 28.6 。北海市、贵港市,南宁、柳州、来宾3市南部,左江河谷,百色、钦州、苍梧等地在28.0 以上,最高的涠洲岛28.6 ,次高的北海28.5 。桂林市北部、河池市西部、百色市北部及南部山区,天等、罗城、金秀等地在27.0 以下,最低的乐业22.9 。广西其他地区27.0 28.0 。

秋季(9 11月)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根据1961 2000年资料统计,广西各地秋季平均气温为16.9 24.6 。北海、贵港两市,防城港、玉林两市大部,南宁、武鸣、邕宁、崇左、扶绥、钦州等地在23.0 以上,最高的涠洲岛24.6 ,次高的防城港24.1 。桂林、贺州两市,柳州、河池两市大部,百色市北部及南部山区,天等、蒙山、金秀等地在22.0 以下,其中桂林市北部,三江、金秀、南丹、凤山、乐业、西林、隆林、那坡、靖西、德保等山区县在20.0 以下,最低的乐业16.9 。广西其他地区22.0 23.0 。

冬季(12 2月)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根据1961 2000年资料统计,广西各地冬季平均气温为6.7 16.3 。地域分布特点为南高北低,南北相差近10 ;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相比,西部高于东部。北海市,防城港、玉林、崇左3市大部,右江河谷,钦州、隆安等地在14.0 以上,其中北海市及东兴高于15.0 ,最高的涠洲岛16.3 ,次高的东兴15.9 。桂林、贺州、柳州3市,河池市北部,蒙山、象州、金秀、乐业、西林、隆林、那坡、凤山等地在12.0 以下,其中桂林市北部和中部、富川、三江、融安、南丹、乐业、金秀等地在10.0 以下,最低的资源6.7 。广西其他地区12.0 14.0 。

冬天冷空气来的时候 很冷 如果没有冷空气不下雨的话 很暖和两件衣服就搞定 夏天就不说了 我只想躲进冰箱里 而且夏天很长几乎到10月底都是高温天 冬天很短个把月的时间吧 10度以下的天数在20天左右 沿海的15天左右 别问我为什么不说春天和秋天 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春天什么时候是秋天

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我觉得应该是广西的北海气候最好吧。广西北海市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与此同时,这里还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线,可以讲在西南,海南地区这里拥有着十分优越的位置。当然,位于南方,这里还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我们可以想象,这里一定是和炎热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了。

北海气温:

北海市的气温,相比较而言,还是很正常的,很少会出现那种极端的高温,年平均气温稳定在二十多度,而极端的时候是在三十六七度了,这已经达到人类的体温温度了。而北海的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而言,就很多了,也是海洋的缘故,在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在一千六百多毫升,是山东地区的三倍了,可以说是水量充足,这也给需水的农作物提供了合适的水源,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成熟。

北海气候: 说起北海这里的气候特点,还有就是日照充足,在这里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了两千小时,这就很多的需要长时间的日照的植物提供了合适的日照时间,有时候在想,北海的椰子很甜的原因,就与这里的日照时间长有关吧。而这里,说起来比较不同的就是,这里是台风的集中区,因为在这里基本上每年都会受到海风的影响,而且是大范围的影响。

北海 历史 :

北海市拥有着悠久的 历史 ,是中国古时候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也使这里很早的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现在与外边交易的重要通商口岸,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空气清新,其中以银滩代表的海滨带,分光秀丽,成为着阳光,沙滩,海洋的重要的 旅游 基地。

选择去北海游玩,就要了解这里的气候特点,在这个台风频发的地区,一定要想办法规避这些危险的要素。

如果你想放松下心情 有人邀约就去 下车好好玩 去广西的南宁或北海玩 他们负责出钱一日游 而且包吃住 前两天是不会给你上课的 你就四处玩就是了 还有专人陪伴 而且运气好 还有艳遇 好事 他们高兴 他们会认为他们钓到了大鱼 每天会琢磨怎么忽悠你 而你是来 旅游 的 有人陪同 有人包吃住 多好啊 这叫穷游 不受罪 还过的滋润 不过你一定要意志坚定 他们说的投资你只是打个哈哈而已!

关于气候变化之道,我说一下我的观点,天地间气候变化之道,是公平的,因为变化性眷顾了整个地球的方方面面,气候变化之道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地域间又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生态及生命平衡于何方,平衡于稳定的自然规律性,。!

在这几天的天气是属于晴天状态,气温5-17度,过了大概7号,气温慢慢回暖了!

广西山水甲天下。可以说是一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灿烂的人文文化相结合的地方。所以广西的 旅游 资源非常的丰富。你有没有兴趣到广西 旅游 呢?你想知道关系四季天气怎么样吗?你想到广西欣赏最动人的民族风情吗?你想到广西去体会最美的海、山、河风光吗?

如果你想的话,接下来笔者就为你介绍一下广西四季天气怎么样吧!为你的旅途提供一些的帮助。因为去一个地方 旅游 最主要的就是看看这个地方的天气好不好。毕竟天气影响着一个 旅游 者的心情。 广西是明显的季风气候,有比较明显的干湿季节。其实广西的降水还是非常多的,就是因为降水比较的多,所以广西的河系比较的发达,不过广西的地形有比较的崎岖,所以它的河流比较的短小,流速比较得快,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 旅游 时除了乘船要注意安全以外,还可以晚一点比较刺激的东西,那就是激流回旋,在丰水期的时候,广西当地 旅游 部门采取了很多保障措施,保证你在游玩的时候的安全,所以你可以劲情的享受最刺激的,最能够释放压力的 游戏 。不过还是提醒大家,要遵循工作人员的安排,不要私自去玩,不然会有危险的。

从广西总体的气候状况来说。广西全年的气温是比较高的,在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广西的气温相比北方的城市要高的多,而且将会会相对的减少许多,如果你是一个来自北方的游客的话,那么广西会成为你的享受温暖阳光的好地方,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这样的天气是最舒服的,而且你可以体会到最真实的民族风情。更加吸引人的是,冬天的时候会有好多的民族风俗活动,你可以参与其中,劲情的享受最热情的招待,最动人的舞蹈,还有罪恶米位的民族特色 美食 。不过唯一的缺憾是,如果广西正处于枯水期,水量少会使那些美丽的瀑布和神奇的溶洞稍稍的减少了几分。虽然可以游览,但是肯定要比丰水期要逊色好几分。要是到了雨季,那些依赖水的风景就会发挥他们最大的魅力,壮观的瀑布,温柔的桂林山水,以及激情的河流,会让你如痴如醉的。广西四季天气怎么样,就是这些了。

了解了广西四季天气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开始准备出发了呢?

传销城市,打击传销广西南宁。春节期间骗子最多。

为什么冰川融水补给年际差别小于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取决于气温,气温越高,融化的水越多,而气温的年际变化是非常小的。

降水补给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中国的季风气候下,季风是非常不稳定的,所以旱涝灾害很多,如果是在降水比较稳定均匀的海洋性气候下年际变化会小些。

柳州市近几年的气温和降水量

4月份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充足,对春作物、蔬菜生长及早稻育秧有利。预计5月份降水量略偏多、气温正常略偏高。4月份平均气温20.2~21.7℃,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8~1.8℃,北部偏高尤为突出。月内上旬前期和中旬大部时段,由于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特别是中旬前期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5℃左右;其余时段气温基本稳定在20℃以上。8-9日、28-30日出现了本月的二个高温时段,日最高气温大于30℃,其中,30日南部四县最高气温大于35℃。4月份各县降水量72.6~132.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偏少4-6成的有:融安、融水、柳江、柳城及鹿寨。月内降水主要集中在中旬中后期和下旬前中期,其中,16日、23日、25日全市大部县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月内一日最大降水量68.8毫米,25日出现在鹿寨县。

珠穆朗玛峰的图片+简介

图片

;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D6%E9%C4%C2%C0%CA%C2%EA%B7%E5

简介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米,29,029英尺,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北纬27.9°。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曰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藏语名称:Chomolungma,意为“神女第三”;尼泊尔名称:Sagarmatha,意为“天空之神”;西方称呼:Everest。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8,046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年轻的珠穆朗玛

崔之久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珠峰留给每个走进她的人的印象除了威严、雄伟外,就是她的严酷无情。多少登山者和科学家已献身于此,留下了无尽的叹息、感慨和追忆。人们在歌声中发出询问:“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这歌声与其说是歌唱青藏高原的,不如说是献给珠穆朗玛峰的圣歌。

大自然的探索者面对大海和高山时都会有一种感觉:那片蓝天下的雄浑壮美。“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当然是一群渴望大山和大海的人,而珠峰正是经历了沧海桑田变幻,兼备高山大海的地区。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从珠峰顶上捡回的八块石头就是来自奥陶纪的石灰岩,4-5亿年前它们出自大海,而今又被高高地抬上了世界之巅。

这种天壤之别的经历真正是一首梦幻曲,远古的呼唤总算有了很具体的内容。在珠峰北侧地带还能找到来自南半球的巨羊齿植物化石,在雅鲁藏布江沿岸还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层中的岩块挤压到一起的板块缝合带,这一切均显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连带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都是从遥远的南半球经印度板块推挤,飘洋过海2400公里而来。而在漂的同时,它又因受到欧亚板块反作用力的阻挡,慢慢地抬高升起。虽然在山南山北有很多断层消除了相当一部分地球内部的应力,但最后还是被抬升为世界第一高峰。当然,在抬升过程中也有来自地球内部向上穿越的花岗岩岩浆的顶托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珠峰的“颈部”---8700米的“第二台阶”和顶部都是奥陶纪灰岩,实际上8500米以上就已都是奥陶纪灰岩了。而珠峰的“身体”部分则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花岗岩和变质岩---片麻岩、眼球状片麻岩,它们都是原始的沉积岩,因为遭到花岗岩侵入和区域的地质事件而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在东绒布冰川一侧,人们多看见深灰黑色的岩石,那就是片麻岩。当人们去西绒布冰川考察时,就会看到大量发黄色的岩石,那就是花岗岩。

在大约至今100万年前后,珠峰在升高到现在的高度以后,或者说现有高度以前,在全球气候变冷的冰期时期,就有多次冰川发育的时期。不同时期冰川的规模有大有小,据有关资料显示,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包括珠峰地区,最大的冰川范围也只到达山麓地带,长度数十公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冰川已经把高原盖满了。在珠峰地区,登山大本营所在的绒布寺在不远的河谷中有一道乱石堆起的小丘,东边颜色黑,西边颜色黄,这就是18000年前绒布冰川末端所在的位置。我们就依据这一冰川遗迹命名为:绒布寺冰期。稍后,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退后到绒布德寺,又在冰川末端堆了一堆小丘,时间大约5000年前,我们叫绒布德寺冰川阶段。现在从5000米开始显现的中绒布冰川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冰川长度有18公里。自1960年,我们开始考察研究绒布冰川以来,40多年过去了,冰川表面和冰体内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冰塔林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中绒布冰川冰塔林从5300-5400米就开始出现,而东绒布冰川只要一拐弯就可以看到冰塔林。现在,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已经上移到5600-5700米才能看见。而冰塔林的高度也从30-40米缩小到20-30米。尽管如此,冰莹玉洁的水晶世界却没有本质的变化。那水晶宫似的冰洞是由冰川内部的排水道被放弃后形成的。一个冰柱顶着一块大石头,而形成的冰桌是由于冰面差别消融形成的。因为被石块盖住的冰块得到保护,减少了消融,所以高高擎起,而周围未受到保护的冰面消融很快而变低。冰桌就这样形成了。

冰塔林是珠峰冰雪世界的代表,也是珠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冰川的特色。因为只有在低纬度气候干燥的海拔高度地区,由于太阳入射角度高,太阳辐射从冰川上面直射冰川裂隙,引起从上到下的消融,才能使冰塔林个体高耸、陡峭,冰塔林才能成林。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条件,譬如:纬度偏高、太阳入射角偏小、冰川面从侧面开始融化,则形成的冰塔林就不会高而陡峭。只有珠峰北侧才具备前面提到的各种条件,所以冰塔林又高又美。这里的雪线高达6000米以上,因而也是世界山地冰川中冰川位置最高的所在。绒布冰川的末端的海拔高度比欧洲最高峰---阿尔卑斯山的勃郎峰还要高几百米。因此,这里是典型的大陆性高位山地冰川区。

人们有时在议论珠峰到底有多高?甚至于有人主张要设法穿过顶部的冰雪层去测量岩石的顶部,这样才算珠峰真正的高度。其实,冰雪也是一种岩石,只不过存在的时间短暂而已。在南极人们把冰崖都当作一种海岸类型对待,你排除不了它。在北极,有大块地下冰的土地也是陆地的一部分。海水侵蚀冰化了,陆地也少了一块,因此冰作为陆地的一部分是排除不了的。难道在珠峰顶部就一定要排除掉冰雪层的存在吗?不,冰雪的顶部就是真实的珠峰的真正顶部。人们也许会说:“冰雪层不稳定,会导致珠峰顶高度的多变”。这又何足多怪呢?岩石的顶部的高度就永远稳定吗?任何专业人员都知道,冰雪和岩石都不是永远稳定的,只不过有量的差别而已。再说,如果珠峰按一些人的设想,测量到了岩石顶部的海拔高度,那别的山峰高度又如何处理了?假使测量了珠峰岩石顶峰的高度比乔戈里峰的冰雪顶部高度低?或者说比乔戈里峰的岩石顶部高度低呢?……又该如何确定谁是世界第一高峰呢?简单一句话,我认为,挑起这一问题并引起可能会产生的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山野杂志)

珠峰登山气象知识

作者:高登义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我先后于1966、1975、1980和1984年为国家登山队攀登珠峰和南迦巴瓦峰主持天气预报工作。

气象是登山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把在山地气象方面考察研究的成果应用在登山活动中,制作长(3个月)中(10天)短(1天)期和临近(30分钟—2小时)天气预报,并发表了三篇关于攀登珠峰和南迦巴瓦峰的气象条件和预报的论文,也算是为登山界做一点实事。

珠峰山区气候知识主要包括了雨季的起始与结束时间,7000米以上的高空风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海拔高度的地面风速的日变化情况。了解珠峰雨季的始末时间主要是为了安排珠峰登山计划,登山时间应尽力避开雨季,选择旱季。为了解珠峰7000米以上的高空风变化情况对于从北侧攀登更为重要。根据我国登山家的经验,在珠峰地区登山应选择风速小于6级风的季节。前面提到的气候状况是登山者选择珠峰登山季节的重要气象依据。了解山区地面风速的日变化情况主要是为了每天登山的时间安排。

登山季节选择

珠峰北侧地区的雨季时段为6月中旬-9月中旬,其中以7-8月降水量最大。珠峰地区7000米以上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也称南支西风急流带)的变化,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位置即是出现大风的位置。据统计,珠峰上空(7000-9000米)的风速在1-3月和11-12月最大,一般不宜攀登。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在从珠峰北侧攀登顶峰的登山季节以4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为最好。

登山时间选择

统计分析表明,在山区地面风速变化比平原地区的大,而且海拔高度越高风速日变化越大。例如,春季和夏初在青藏高原上,海拔4500米高度地面风速的日变化为海拔1000米高度的4.5倍,在这一高度上当地时间下午2-6时的风速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平均大5.5米/秒。

由此推测,在海拔6000-8000米高度地面风速日变化约为海拔1000米高度的6-8倍,即下午风速约比夜间和上午的风速大7.3-9.8米/秒。有鉴于此,我曾于1975年向中国登山队建议在高海拔地区登山应“早出发,早宿营”。中国登山队自1975年起把“早出发,早宿营”作为登山行动准则之一。在珠峰地区,中国登山队规定当地时间早晨2时出发,下午2点宿营。登山爱好者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海拔高度,自己确定“早出发,早宿营”的时间。从原则上讲,海拔高度越高,出发和宿营的时间越早,春季和秋季的地面风速日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提早,夏季地面风日变化小,可以少提早一些时间。

珠峰山区天气现象

在珠峰山区活动,除了上述很重要的气候知识外,了解一些珠峰山区天气知识也很必要。掌握好这些天气知识,除了有助于登山活动外,也会学习到丰富多彩的气象知识。

冰川风

这是珠峰北侧的特殊天气现象。在一般山区,往往盛行日变化显著的山谷风。在一昼夜中,下山风和上山风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山谷风。一般来说,上山风又叫谷风,空气由山谷向山坡流动;下山风又叫山风,空气由山坡向山谷流动。形成山谷风的原因主要是山谷中下垫面与山谷中大气接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而形成山坡上空气温度及山谷中同高度上大千温度的差异。一般说来,当地时间正午后至午夜前为山风,其它时间为谷风。

在珠峰北侧,由于在海拔5300-7000米主要为冰雪表面,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称作冰川风。冰川风在当地时间下午2-6时最强,在离地1000米以下的风速平均可达10米/秒,阵风达到7-8级。

河水流量的日变化

一般来说,高山地区河水流量的日变化主要决定于冰川融水量的日变化,而冰川融水量的日变化又主要决定于气温的日变化。春夏秋三季日出后,当阳光照射在冰川表面时,冰川逐渐消融,流水汇入河谷,增大了河水流量。在珠峰绒布河水流量中,67%左右来源于冰川融水。因此,高山河流的河水流量都在正午前较小,午后至傍晚最大。

看云识天气

在高山地区,云与天气变化有一定关系。有经验的登山者可以从云的形态变化推测短期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在珠逢北侧地区登山时,珠峰特有的“旗云”变化与天气变化联系紧密。

所谓“旗云”是指在珠峰顶端不断生成的对流性的“积云”,受强烈的高空风影响随风飘动,远望宛如一面旗帜挂在峰顶上的特殊天气现象。

观测研究表明,珠峰顶端出现的“旗云”绝大部分是自西向东飘动,但当特殊天气系统来临时,“旗云”也会自东向西飘动。

从多次制作攀登珠峰的登顶天气预报中我们知道,珠峰顶上的“旗云”的确可称作“世界最高的风向标”。

首先,从珠峰“旗云”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珠峰顶高度附近(海拔8000-9000米)的风向;其次从“旗云”顶部起伏波涛的形态可以估计高空风速的级别大小。

如果“旗云”自西向东飘动,云的顶部平而光滑,并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下降或是云的顶部起伏波动剧烈。高空西风风速在每秒17米以上,当日不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

如果“旗云”自西南向东北飘动,云的顶部起伏波动大,而且在离开峰顶后云顶高度逐渐上升,表明高空风速不超过15米/秒,当日还可以在7000米以上登山活动。但一天后会有高空西风槽来临,大风伴随降雪发生,2-3天内不宜在7000米以上登山活动。

如果“旗云”自东向西飘动,表明高空有偏东风气流,未来1-3天内会有印度低压来临,带来大雪伴随小风的天气,一般不宜在7000米以上登山活动。然而在珠峰北侧,对于熟悉登山地形和路线的攀登者,也可以利用这种小风而气温高的天气,在8500米以下登山,因为从北侧攀登对登山者最大的威胁是大风。

如果在珠峰顶端的云量很少,没有形成“旗云”,而且云几乎垂直向上,表明高空风小于15米/秒,宜于在7000米以上登山活动。如果在珠峰顶部附近有荚状高积云,表明在峰顶附近大气层结构稳定,高空风不大,也宜于74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

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融水面积466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5.46%,耕地面积46.59%,水田面积24.2万亩,人均0.52亩。 融水县地处低纬度范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山地较多,故山区气候特征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1)季风显著,气温较高,湿度大,降水量多;由于县境所处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全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699.0小时;

(2)气候温和。2011年,融水县平均气温19.6℃。年内极端最高气温36.9℃,县城年极端最低气温0.5℃,其中高寒山区最低气温-4.1℃;

(3)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本县为全区多雨中心之一。2011年平均年降水量1284.3毫米,降水量之少是有资料记录以来的第一位;

(4)夏长冬短,四季不均,县境内以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最短。年总蒸发量1478.2毫米。 融水县属都柳江水系,县境内有融江河、贝江河、泗维河、田寨河、保江河、大年河、都郎河、香粉河、洞头,河、花仔河、英洞河、纳产河、池洞河等13条,汇水面积为3843.9亿平方米,占全县干流、支流总汇水面积82.4%,融江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缘,经大浪、融水、和睦等地过境,河段全长65公里,年平均过境流量194亿立方米,其中以贝江河干流最长,其干流长约146公里,汇水面积1762平方公里。本县水源丰富,年产水量65.2亿立方米,占柳州地区的22.9%,平均每平方公里地表水年产139万立方米,但径流量在全年中分配不均匀,80%流量集中于4~9月份,因此常有春秋干旱现象。

2011年,融江主要控制站融水水文站实测年最高水位106.20米,年最低水位101.58米;实测年最大流量6520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29.5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44立方米/秒。年最高水温31.5℃,年最低水温6.6℃,年平均水温19.9℃。年最高气温29.5℃,年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17.4℃。年降水量1295毫米,年最大蒸发量7.0毫米,年最小蒸发量0.0毫米。

2011年,贝江主要控制站勾滩水文站实测年最高水位122.38米,年最低水位114.98米;实测年最大流量1970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8.67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46.8立方米/秒。年降水量1338.0毫米,年最大蒸发量5.1毫米,年最小蒸发量0.0毫米。

融水明天天气预报,融水后天天气怎么样

融水明日天气

(星期日)

白天 中到大雨 高温 29℃ 东风 微风

夜间 中到大雨 低温 22℃ 东风 微风

1.文章《融水气温30天 融水气温》援引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举报等反馈请点击此处

2.文章《融水气温30天 融水气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100248.com/lvyou/517749.html

相关推荐

包头到老牛湾旅游攻略 内蒙古老牛湾一日游旅游攻略

包头距离老牛湾游览地区有多远驾车路线:全程约294.9公里起点:包头火车站1.包头市内驾车方案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80米,右转2)

***30天预报 山东天气30天预报

拉萨天气预报30天西藏拉萨 天气预报20日(今天)阴24/11℃21日(明天)阴23/12℃22日(后天)多云24/12℃23日(周二)多云

太原到乳山自驾游攻略 哈尔滨到乳山自驾游攻略

太原到山东大乳山多少公里?您好太原到山东大乳山有956公里,如下图太原到乳山带车怎么走,走高速怎么走又近又方便?谢谢,急需!建议路线942

念坛公园游玩攻略 念坛公园游玩攻略一日游

春天来了!送您大兴赏花打开地点全攻略2022年春季大兴区公园赏花攻略 念坛公园 春季赏花片区品种:月赏 花时间:5月-10月 规模(万平方

天津希乐城游玩攻略 乐山乐城古镇游玩攻略

希乐城的游玩项目希乐城少儿体验乐园是一座新型的面向少年儿童职业体验乐园,也是一座微型仿真社会生活城市。希乐城少儿职业体验乐园是引进国际先进的

万万没想到2攻略 万万没想到停播原因

宫斗这件小事怎么招募宫女宫斗这件小事招募宫女的方法:慢慢的扶持重用她,得到奖赏的时候可以拿出小部分奖励她们提升好感度就可以招募了。主线剧情攻

曾家山30天气预报 曾家山天气预报15天准确

未来30天天气预报查询没有这么长的天气预报的,现在的大气科学水平达不到;3天的可信度高,7天的供参考;一般网站只提供7天的天气预报的。国内的

大连自助游攻略 大连自助游攻略2天

大连旅游攻略自由行路线推荐大连被称为“北方明珠”和“浪漫之城”好的:在大连。大连不是一个大城市。即使从市中心的青泥洼桥到星海广场,公交车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