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气温不是一年四季都很高的,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最热的时候和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一样的,35--39度,都是7、8月份。持续时间半个月左右。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
扩展资料:
广州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 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州
谁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广州1.地理区位 广州——广东省的省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
2.四季气候
广州地处亚热带,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0-22℃,最低温度0℃左右,最高温度38℃,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3.面积、行政区划和人口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10区面积为371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02%;2个县级市面积为3715.9平方公里,占49.98%。
2005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原广州市10区2市: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花都区、番禺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其中越秀区、东山区合并为越秀区;荔湾区、芳村区合并为南沙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萝岗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南沙区。
新广州10区2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广州市常住户口人数约为720万。
4.历史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5.对外交往史
广州有着悠久的对外交往史。在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6-公元220年),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与海外交往频繁。中国的丝织品、瓷器、铁器、铜钱、纸张、金银等以广州为起航站运往海外,换回珠宝、香药、象牙、犀角等,广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贸易大港。到了元代(约公元1206-1368年),世界上同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140多个。到了明代(约公元1368-1644年),广州便有了“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时期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当时著名的“十三行”就是专门分工做对外贸易的洋行。对外通商的繁荣也促进了广州与海外的文化交流。
6.国际友好城市
自改革开放(1979年)以来,广州与世界14个国际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目前,广州市已经成为世界大都市协会正式会员城市。
7.交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海陆空交通中心。
羊城通
羊城通是广州一种电子收费系统,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内置芯片,使用时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过程,可用于广州市的公共汽车、的士、地铁、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付费,广州地铁为羊城通使用者提供单程票车资的9.5折乘车优惠.羊城通也可以在某些指定超市、快餐店及全线7-11便利店消费结帐,作用类似于香港的八达通。
摩托车禁令
从2004年5月1日开始,广州市分三阶段禁止摩托车在市区行驶。第一阶段,自2004年5月1日起,除上、下班高峰期外,在中心城区部分路段禁止摩托车行驶;第二阶段,2006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时在东风路、解放路、人民路等中心城区主干道禁摩;第三阶段,2007年1月1日起,全天24小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全面禁摩。另外,还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行驶。
7.1.海运
中国第三大港口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年货物吞吐量达1.67亿吨。
黄埔新港和新沙港位于广州东部、珠江的出海口,均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莲花山港、南沙港、广州开发区穗港码头和增城新塘港已开通往返香港的客、货轮,花都区开通往返香港的货轮。
内河可沿东、西、北江航道沟通广东省各地和广西省,与100多条河道相连接。
7.2.陆路运输
铁路有京广复线、广茂线、广梅汕线、广深线、广九准高速铁路,还有建设中的广珠澳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
公路运输已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105、106、107、324、205国道为骨架,以三道环线为系带,连接各条国道,贯通广东省内97%以上的县、市、镇,并接邻近省市的公路网络。市交通设施和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已初步建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网: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以及四条内环路放射线。
广州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481万人次。规划制定共七条线路的快速轨道网络交通方案,其中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四号线中的大学城专线已投入营运;预计2006年底三号线全线开通,四号线开通新造-黄阁段。
7.3.空运
广州白云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前列。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级枢纽机场。规划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为2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为100万吨。
8.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8.1.农业
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广州农业正向现代化都市型农业转变。
8.2.工业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全国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4个。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广州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8.3.外贸
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享誉全球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新建成的广交会场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将把“中国第一展”提升到世界级博览会的层次。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会展中心。其总用地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用地面积约4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5万平方米,是一座能够满足国际级商品交易会、大型贸易展览、大型国际会议等需要的多功能、综合性、高标准的际会议展览中心。
8.4.商业
广州的商业网点多、行业齐全、辐射面广、信息灵、流通渠道通顺。全市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大型购物商场、大型货仓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灯光夜市、集贸市场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网络。
8.5.旅游业
广州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格局。众多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色、香、味、形俱全的粤菜及中外各色风味饮食,为广州带来“食在广州”的美称。拥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和众多不同档次的宾馆、旅店。 “广州一日游”已成为广州旅游的特色品牌。
8.6.金融保险业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分行和办事处超过3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立的分公司和办事处超过10家。
中国人民银行在广州设立广州分行。
8.7.房地产业
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8.8.电信业
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三大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三个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三大交换中心之一。目前广州市已建成了高带宽、覆盖全市、可靠安全、技术先进和服务种类齐全的优质宽带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9. 军事
广州是广州军区驻地,是华南军事重要基地。
10.教育
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多高校的地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都在广州市区内.
11.历史沿革
广州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百越”人创造了岭南地区的岭南文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在番禹,辖4县。郡尉任嚣筑“任嚣城”至今已有2213年历史。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越国,分南越国土为南海等九郡,南海郡治在番禹。吴黄武五年(前226),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军节度使刘龑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清顺治三年(1646),朱聿在广州自立为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这是广州建市之始。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叶剑英任市长。1954年中央决定撤销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六大行政区,广州市归广东省领导。1960年9月20日,广州市开始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广州古称“楚庭”,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生活在这里的“百越之族”就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来往甚密,当地人以“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古代广州曾是三朝古都,汉初时赵佗在广州建立南越国;到五代十国时期,这里又建有“南汉国”;另外,文学名著《桃花扇》中提到的“南明”王朝(建于明朝末年,该政权仅维持40天)也在广州建都。 广州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大都市,既充满活力,又保留着悠远的古风,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市井风情与现代都市景观相衬托,是一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广州在远古时曾是一片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如今这里仍是植物的王国。华南植物园、云台花园、流花湖公园、人民公园、麓湖公园、东山湖公园等充分展现了南国的园林特色,市郊还有从化温泉风景区、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芙蓉嶂风景区等等。
当地的主要人文景观有南越王墓、镇海楼、西关大屋、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山纪念堂等,可供后人缅怀先人的英雄事迹。
重要数据
简称:穗
位置: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背靠白云山,珠江穿市而过,东江、西江、北江——珠江三大支流在此汇合流入南海。
面积: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43平方公里。
区划: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萝岗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
市花:红棉花
市树:木棉树
市鸟:画眉
区号:020
邮编:510000
景观:白云山、越秀公园等
旅游景点:
白云山 华南植物园 麓湖公园 萝岗风景区 云台花园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光孝寺 石室圣心大教堂 越秀公园(越秀山) 镇海楼 流花湖公园 兰圃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三元宫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文化公园 中山纪念堂
五仙观 国民党“一大”旧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州动物园 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莲花山
[市名之由来]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6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个郡,郡下面设县。其中南海郡管辖番禺、龙川等四个县。
南海郡治,即政治、军事机构所在地,设在这里,当时称蕃禺,并在此建城,此为广州建城之年。公元226年(吴黄武五年),东吴孙权由原交州分出南海、苍梧等4郡,新设置广州,因州治原在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广州之名取自广信的“广”字。交广分治后,广州州治迁到番禺,广州之名由此而来。
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为亚运添光彩广州启动“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
2010年09月12日
市领导为亚运首日封盖邮戳。
9月11日上午,天河体育中心广场彩旗招展,歌声嘹亮,呈现一片欢腾的海洋。广州市“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出席大会并作动员讲话,号召广大志愿者和市民群众携起手来,肩并肩、心连心,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踊跃投身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争当亚运微笑使者和城市文明先锋,通过亚运的舞台奉献爱心、传播文明、播撒希望、唤醒责任,向全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展现热情周到的东道主风采和现代文明的城市形象。
动员大会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主持。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向城市文明志愿服务九大行动的15个牵头单位代表授予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旗帜。市青联副主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仲伟合以及亚运志愿者名人堂成员尹捷带领各行业优秀代表共30人,一起宣读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倡议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市政协主席林元和,方旋、王晓玲、陈如桂、许瑞生等市领导,全市各行各业代表和志愿者代表共30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张广宁、万庆良、张桂芳、林元和等市领导戴着亚运志愿者标识物“志愿彩”,与各行各业代表一起走进天河体育中心,拿起水桶、抹布,认真细致清洗场馆内的座椅,当起了清洁亚运场馆的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是亚运东道主、清洁城市齐参与”的文明理念。
凌伟宪、邬毅敏、孔少琼、苏泽群、吴沙、徐志彪、陈伟光、陈国安、李力、陶子基、周庆强、杨武、谢宝怀、陈明德、甘新、陈国、曹鉴燎、贡儿珍、郭锡龄、苏志刚、向东生、平欣光、刘平、简文豪等市领导在12个区(县级市)举办的分会场参加了相应的主题活动。
同日,超过1万名亚运志愿者也在全市26个亚运竣工场馆开展清洁志愿服务,拉开了包括文明出行、唱响亚运、微笑使者、清洁城市、文明景区、社区文明、环境保护、平安亚运、学“双语”(英语、手语)等九大方面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的序幕。
活动当天,全市12个区(县级市)积极响应,分别在各自中心区域举办主题活动,设置亚运城市志愿服务体验项目,吸引了3万多名各行各业代表和市民的热情参与。
城市文明志愿服务九大行动分别由市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开展,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大力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的社会氛围,唱响“一起来、更精彩”的亚运志愿者口号,促进群众自觉践行公共道德、传播文明礼仪、整治城市环境、维护公共秩序,以全民志愿行动促进亚运软环境建设,推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全面展现东道主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为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9月11日,在广州市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张广宁、万庆良、张桂芳、林元和等省市领导腕带色彩艳丽的“志愿彩”,手提红色塑胶桶纷纷走向天河体育中心场馆,提供清洁志愿服务。
张广宁:细心擦拭动作娴熟
“广州的亚运志愿者感动了老天爷啊!”9月11日,启动仪式结束后,一身休闲装扮的张广宁书记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提着红色胶桶走进了天河体育中心场馆,他抬头看看将雨未雨的天色,开玩笑地感叹老天爷的“帮忙”,“幸好没下雨!天气预报本来说要下雨的。真是天公作美呀!”
张广宁径直来到体育馆的观众席,准备动手擦座椅。这时一个记者问:“书记,您参加这次清洁志愿服务,有何感想?”张广宁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我还是先擦几张再说吧!”他的话,顿时引来一片笑声。
“我先用有洗洁精的水擦一遍,你再用清水擦,这样效率高。”张广宁嘱咐与他合作的志愿者。他拿起抹布,浸水、拧干、擦拭……动作十分娴熟。记者忍不住问:“书记,您平时在家干家务吗?”
“哈哈哈哈哈……”张广宁听后开怀大笑,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哦……(记者:平时一定很忙吧?)是的,我平时的确没怎么做家务,但衣服还是自己洗的,因为有洗衣机嘛,操作比较简单!”
当记者问及亚运场馆在细节上是否达到要求,张广宁摇摇头,说:“没有!这些细节还要做得更细致。我们已经要求各个场馆的业主,把‘细活’要做得更细一点,比如洗手间里,纸巾有没有地方放,都要注意。接下来,我们在这些细节上还要努力。”
说到亚运即将到来的心情,张广宁说:“离亚运越接近,我们越紧张,心情并不轻松。因为我们包括场馆建设在内的很多工作还要完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动员市民群众参与亚运会,一起来,更精彩,亚运会不是少部分人参加,而应该是所有市民都参加。这届亚运会是在我们自己的家园举办,作为广州的市民,都应该参与,这样的话,我的心情会更好。”
说到这儿,他又弯下腰来开始“干活”,并说:“对不起,我要擦(座椅)了,擦完再回答你们的问题。我的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据介绍,9月11日参加清洁志愿服务的领导任务是擦完100张座椅。
万庆良: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9月11日,万庆良市长提着装有抹布的红水桶,大步走进天河体育中心。踩在崭新的红色塑胶跑道上,万庆良禁不住感叹道:“场地真漂亮啊!”在观众看台一排橙色的椅子前,万庆良与学生志愿者钟石森同学进行了简单分工,就一前一后地给座椅们“洗白白”啦。一遍洗洁精、一遍清水,每张座椅都被要求擦拭两遍。
听到本报记者表明身份后,万庆良停下手中的活,扭过头来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他告诉记者,以前也多次参加过环卫方面的志愿服务,能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出一身大汗,心情十分舒畅,“既为社会服务,又锻炼自己,志愿活动利人利己”。“‘一起来,更精彩’不仅是响亮的亚运口号,更应该落实到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万庆良呼吁全体市民都来参与志愿服务,进而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共同迎接亚运会。
与万庆良一行之隔搞清洁的是王晓玲部长,她一身白T恤、淡蓝色长裤、淡蓝色便鞋的打扮动感十足,虽然早已满头大汗,她一边清洁座椅,一边饶有兴致地哼唱起《一起来,更精彩》。歌声引来附近几位市领导的连声赞叹,更为热火朝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添上一份轻松和乐趣。
张桂芳:“我是个清洁熟手”
白色翻领运动衫、黑西裤、白球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以一身轻便的装束投入到亚运场馆清洁志愿服务中。来到天河体育馆观众席,张桂芳一接过志愿者递来的装着肥皂水的水桶和抹布,就埋头清洁起座椅来。
张桂芳擦椅子不仅动作利落,更是一丝不苟,每张椅子都要擦两三个来回,遇到容易藏污垢的死角还会使劲多擦几下。擦完椅子正面,他还提醒身边的志愿者小丛不要把背面忘了。
看到张桂芳熟练的动作,王晓玲部长打趣地说,“你很在行嘛!”“我在家就经常干活。”张桂芳轻松地说道。他还告诉小丛,“我一定要擦得很干净,我是个清洁熟手了。”
擦完观众席和主席台的上百张椅子,原来落了厚厚一层灰的椅子变得很亮丽,张桂芳感慨地对小丛说:“我也是广州市民,我们所有的广州市民都应该响应‘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啊!”
林元和:半小时擦120张椅
9月11日,市政协主席林元和轻装上阵,身体力行地为天河体育馆美容。
在观众席的一角,林元和开始了擦拭座椅的工作。当志愿者小许想要帮他拧干抹布时,林元和笑着说,“我自己来!”他右手拿着抹布、脏了就往桶里换洗一遍,左手偶尔撑住椅背,以便弯腰拧抹布。林元和擦得很仔细,不一会儿,一张座椅就光洁如新。
当志愿者想要换水的时候,林元和还交代说,洗洁精不用那么勤换,以免浪费。
擦了两排60个座椅后,林元和已经大汗淋漓,他用右手上戴的志愿彩擦拭了满额头的汗水,又来到上面的主席台擦拭座椅。因为主席台的座椅可以翻转,这又增加了他的工作量,可是他仍旧仔细地擦拭每一个地方。短短的半个小时,他们已经擦拭了整整一百二十来个座椅。经过一轮美化,座椅已经焕然一新啦!
萝岗:双语教学迎亚运
9月11日,广州市“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者服务全民行动萝岗启动仪式在萝岗分会场进行英语、手语的“双语”教学。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萝岗区委书记凌伟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武,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参加了活动。
天河:志愿服务行动开始
9月11日上午10时,天河区在猎德临江广场举行“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及天河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社会各界代表、志愿者代表近八百人参加活动。
白云:递交维稳责任状
9月11日上午,白云区召开迎接亚运会当好东道主全民动员大会,并在各街镇设分会场。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孔少琼、副市长贡儿珍出席大会。白云区五套班子成员及各街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主会场会议。各街镇党(工)委书记向白云区委书记骆蔚峰递交安保维稳责任状。
海珠:读志愿行动倡议
海珠区分会场开展“清洁城市”志愿活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国安等领导出席。来自公安、教育、卫生、环卫系统等8条战线的优秀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全民志愿行动倡议书。
花都:迎亚运树新风
9月11日上午,花都区在丹迪区委大礼堂举办“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和平安亚运百日志愿服务活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吴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宝怀,市委政法委副秘书长、综治办主任邓中文;花都区委书记潘潇、花都区委副书记、花都区区长林中坚等区领导参加了仪式。
增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
9月11日上午,“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增城市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广州亚运龙舟项目比赛场地增城龙舟场举行。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市政协副主席简文豪等和各界志愿者代表100多人参加。
从化:迎亚运创造新生活
为贯彻落实“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要求,昨天上午,从化市在新世纪广场举行“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子基、市政协副主席刘平等参加了活动。
番禺:举行启动仪式
9月11日上午,番禺区在英东体育馆举办了番禺区“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启动仪式暨平安亚运百日志愿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市政协副主席苏志刚、市综治办副主任袁英宽,番禺区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活动。
南沙:冒雨开展志愿行动
9月11日上午10时,虽然下着大雨,但在南沙金洲广场,南沙区“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依然准时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副市长、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明德,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南沙区领导罗兆慈出席了启动仪式。
黄埔:宣传“文明出行”
黄埔区分会场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副市长甘新,黄埔区委书记陈小钢,代区长张火青等市、区领导一起在地铁五号线大沙东站派发宣传品,向广大市民宣传文明出行的理念。
荔湾:600志愿者上街
9月11日,荔湾区在上下九步行街广场举行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荔湾分场活动,6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及各类志愿服务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行列。副市长陈国,荔湾区委书记周亚伟等领导出席活动。
越秀:市领导当讲解员
9月11日,由越秀区委、越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越秀区分会场启动仪式在越秀区五仙观举行。副市长曹鉴燎、市政协副主席向东生等出席活动并当起景区志愿讲解员。(来源:广州日报)
萝岗地铁站附近有黎雪珍凉茶店吗没有。
萝岗地铁站附近没有黎雪珍凉茶店,经查询黎雪珍凉茶的网点分布,只有越秀区和海珠区有,而萝岗地铁位于黄埔区,所以没有黎雪珍凉茶。
黎雪珍凉茶有限公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起源于清朝末年,是中医世家吴氏成祥公,根据几代医验证及多年采摘生草药经验,四时疫症状和四季天气,以平衡于阴阳相生相克,的理论,于四会市东开设中医药局,主要用纯中药传统煎制而成的凉茶。
广州这两天好冷,还要冷多久啊今天最低6℃,后天还来冷空气
广州天冷!寒潮来袭,加之冷雨让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下降,昨晨广州气象台发布寒冷黄色预警信号,下午又升级为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在备受关注的京珠北高速,最低气温为零下5.6℃,部分路段路肩或护栏有少许薄冰,但未出现路面结冰,交通顺畅。据气象部门预计,1月6日前后还将有冷空气南下补充,气温还会有所下降。
粤北山区降至0℃以下
阴雨天气早到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受冷空气补充影响,前天傍晚起到昨天白天,除粤东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市县陆续出现小雨。昨日早晨全省最低气温比前天下降2~4℃,冷上加冷。其中粤北最低气温1~4℃,北部山区更在0℃以下,京珠北部分路段的路肩和护栏上出现了少许薄冰。
珠江三角洲和粤西也只有5~9℃,粤东为7~11℃。白天由于降水和冷空气补充的共同影响,中北部气温维持在12℃以下,其中北部4~9℃,中部5~8℃,南部9~11℃。至昨日17时止,全省多个市县已经发布了寒冷预警信号,其中37个市县发布了寒冷黄色预警信号,40个市县发布了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广州昨天白天出现小雨,市区气温维持在5~9℃之间,其中萝岗观测站录得降水1.8毫米,最低气温5.7℃,五山观测站录得降水1.5毫米,最低气温6.2℃。由于天气持续寒冷,广州市气象台16时02分改挂寒冷橙色预警信号。阴雨天气与晴朗天的区别显而易见,没有阳光的助阵,室外严寒让人哆嗦不已,考虑到未来三天天气情况与昨天类似,市民们的保暖工作可不要放松。
周末或转多云 稍微回暖
预计今明两天全省大部分市县仍有零星小雨。中北部市县日平均气温将在10℃以下,北部高寒山区有冰冻。后天新一股冷空气补充影响,阴雨寒冷天气持续,而且雨势可能更大,在已经低温的基础上还有降温。具体预报是,今天全省各地阴雨天气维持,有小雨,中北部市县日平均气温将在10℃以下,南部市县在12℃左右,最低气温方面,粤北1~4℃,北部山区零下2℃左右并有冰冻,珠江三角洲、粤西5~8℃,粤东和雷州半岛6~10℃。最高气温,粤北6~8℃,珠江三角洲、粤西10~13℃,粤东和雷州半岛10~14℃。
明天全省各地阴冷天气维持,大部分市县有零星小雨,全省各地日平均气温在8~12℃,粤北最低气温3~6℃,北部山区0℃左右有冰冻,珠江三角洲、粤西6~10℃,粤东和雷州半岛8~12℃。最高气温,粤北8~12℃,珠江三角洲13~16℃,南部14~18℃。
后天新一股冷空气逐渐补充影响广东,全省气温下降2℃左右,粤北有小到中雨,其余市县有小雨。粤北最低气温只有2~5℃,北部山区零下1℃左右并有冰冻,珠江三角洲、粤西5~8℃,粤东和雷州半岛8~10℃。
广州未来三天也都比较寒冷,情况跟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点相似。三天中今天不仅气温最低而且有零星小雨,明天天气稍微好点,后天重新出现小雨。从目前情况看,本周末有望转为多云天气,气温稍有回升。
广东广州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脚本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
(2011年9月)
预备(约20分钟)
演练时间:2011年9月15日16:20—18:20。
16:00—16:10,演练队伍在观摩台前按各自指定位置集合。
16:10—16:20,播放迎宾曲,工作人员引领观摩领导在观摩台就座。
序幕(约20分钟)
16:20—16:40
屏幕显示: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背景为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全景)
解说员(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解说员(女):各位来宾!
解说员(合):大家好!
解说员(男):这里是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广州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解说员(女):莅临今天演练现场的主要领导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韩小平纪委书记、刘仲国副局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人民政府李红卫常务副区长,以及省应急办、省三防办、省气象局,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顺德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
解说员(男):出席今天演练的还有:广州市政府应急办、三防办、民政局、气象局以及萝岗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萝岗区5街1镇以及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分局的领导。
屏幕显示:观摩台,每位被介绍领导特写。
解说员(女):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现在请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李红卫同志致辞(请萝岗区政府办或区国土房管分局拟稿,时间约4分钟)。
屏幕显示:发言领导特写,观摩台领导和演练队伍特写。
解说员(男):现在请本次演练总指挥、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发布演练指令。
张超群副巡视员:我宣布,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演练队伍依次退场,至指定位置待命,与此同时,解说员介绍演练背景情况。)
(视频1):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据调查,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26处,其中崩塌620处、滑坡64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23处、地面沉降15处,威胁人口约1.7万人,潜在经济损失近6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屏幕显示:广州市地形地貌图、广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图、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典型地质灾害照片。
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精心指导下,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和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严格执行汛前调查、汛期值班、隐患巡查、灾情和险情速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制度,积极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损失。
屏幕显示:成立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印发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等文件。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挂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评估报告和备案证明,萝岗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写等。
我们所在的地点,是一处模拟的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家面前的这座山坡已经人工切坡,但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加固措施。坡上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体,在遇到暴雨时容易吸水软化,形成崩塌甚至滑坡,坡上还散布着许多不稳定的花岗岩孤石,威胁着坡下100多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次演练,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方案和《广州市萝岗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主要模拟从地质灾害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演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地灾预警;②灾情速报;③应急响应;④前期处置;⑤应急调查;⑥会商决策;⑦排除险情;⑧善后处理。
屏幕显示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演练内容(同上)。
解说员(男):好,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让我们演练第一场:灾情预警。
屏幕显示:第一场灾情预警
第一场 灾情预警(约5分钟)
16:40—16:45
(视频2):天空灰暗,乌云疾走,镜头转向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地质灾害预警室,技术人员正对着电脑紧张工作。时钟显示:15:30。
这里是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的地质灾害预警室,技术人员在收到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正在接收市气象台发来的降雨量预报数据,并利用广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制作预警产品,经市国土房管局和市气象局审核同意后,以两局名义通过网络、电视、短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
根据广州市气象台的预报,未来6小时内广州地区将有暴雨至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从9月15日15时30分起,广州市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预警室的负责人正在通过电话与市气象台会商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屏幕显示: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预警室内,预警室负责人陈小云正在打电话,约1分钟后,放下电话,向郑兰波院长报告。
陈小云:郑院长,经与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市气象台会商,未来24小时内萝岗区降水中心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5级,天河区、黄埔区预警等级为4级,其他地区预警等级为3级。
郑院长:好,我马上向市局报告,请你们制作好预警成果,在16:30前发送到市气象局。同时,立即向各监测员发布预警信息。
9月15日下午16时30分,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和广州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市国土房管局的门户网站上发布,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市国土房管局、市气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各镇街的相关领导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19时,广州广播电视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屏幕显示:市国土房管局门户网站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广州电视台发布预警信息的特写。
第二场 灾情速报(约5分钟)
16:45—16:50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二场,灾情速报。
屏幕显示:第二场灾情速报
解说员(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广州市已经建立了市一区(县级市)—镇(街)—村社(居委)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在收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局、乡镇国土所和群众监测员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看,两位监测员正在冒雨巡查洋城岗地质灾害隐患点。
演练现场,消防车在山坡前洒水模拟降雨,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执法监察大队队员曾伟和东区街1名群众监测员身穿雨衣,手提电筒、喇叭和铜锣冒雨沿着坡脚巡查,在坡脚的平房前停下。
曾伟:×××,山上情况怎么样?
监测员:不太好,坡顶发现一条裂缝,大概有40多米长。
曾伟:你看,山坡前缘也出现裂缝,坡上已经出现掉土、滑塌现象,可能会滑坡了。这样,你马上向街道报告,我给杨局打电话。
监测员打电话向街道领导报告(做出动作即可),曾伟拿出手机,向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报告。
曾伟:杨局,你好!我是曾伟。我现在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巡查,发现坡顶已出现裂缝,边坡出现小的崩塌,目前雨下得很大,洋城岗可能发生滑坡,请指示。
(视频3):在曾伟打完电话后,镜头切换到萝岗区行政大楼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办公室,杨局正在接听电话。
杨局:请立即通知街道和刘村村委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并继续加强观测。
演练现场,监测员鸣锣,曾伟用喇叭呼叫平房内的群众转移,7~8名群众从房内跑出来,向安置地点转移。
解说员(男):刘村部分群众正在紧急转移避险的时候,洋城岗突然发生了山体滑坡,山泥倾泻而下,一名没有迅速转移的群众受伤,不过他很快被迅速赶到的其他村民们搀扶着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村委会干部立即通过电话向街道和区国土房管分局报告灾情。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要求,在30分钟内分别向萝岗区政府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报告。
(视频4):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地质灾害灾情速报。萝岗区政府、广州市国土房管局:9月15日下午17时许,受强降雨影响,我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发生山体滑坡,致1人受伤,多幢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并威胁到坡下27户、110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都达到中型等级。灾情发生后,我局已会同东区街道办事处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转移避险。鉴于降雨还在持续,山体滑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议区政府立即启动萝岗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建议市国土房管局派出工作组和抢险救援队伍,协助我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场 应急响应(约5分钟)
16:50—16:55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三场,应急响应。
屏幕显示:第三场应急响应
解说员(男):接到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萝岗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做出应急响应。
(视频5):萝岗区人民政府,李区长正在给区应急办负责人布置任务。
李区长:段主任,东区街刘村发生山体滑坡,区政府决定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刘村设立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请你立即通知区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等部门的领导按照预案要求,带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我马上出发。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韩小平纪委书记办公室,韩书记正在给地矿处领导打电话。
韩书记:地矿处,萝岗区东区街发生中型地质灾害,立即启动我局应急响应方案,会同地调院派出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地质灾害人命关天,一定要协助萝岗区政府做好应对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我马上赶赴现场。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刘仲国副局长办公室,刘局正在给房安所打电话。
刘局:黄所长,萝岗区东区街刘村发生山体滑坡,12栋房屋受损,我局已启动应急响应方案,你立即协调鉴定所,派房屋抢险救援队赶赴现场,协助萝岗区政府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邱毅处长在下楼梯时给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廖站长打电话。
邱处长:廖站,刚才接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萝岗区东区街刘村发生中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我们已将有关情况报省委总值班室、省府应急办、国土资源部地环司。根据陈厅长指示,已经启动C级响应方案,请你们立即组织专家组,和我一起赶赴现场。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分队带齐装备,列队集合,乘车出发。
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房屋抢险救援分队带齐装备,列队集合,乘车出发。
第四场 前期处置(约10分钟)
16:55—17:05
解说员(女):第四场,前期处置
屏幕显示:第四场前期处置
解说员(女):萝岗区人民政府领导率领区应急办、区国土房管分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的领导进入演练现场,已在现场的东区街街道办事处杨鸿校主任向李区长报告。
杨主任:李区长,山体滑坡已经使刘村12幢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1人受伤,我们已将12户村民暂时安置在村小学。但是,滑坡的山体还不稳定,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请指示。
李区长:好,先带我们到滑坡现场去看一看。
一行人巡查了滑坡现场和受损房屋,到模拟的村小学(由现场板房模拟)看望了受灾群众,然后在村委会(搭设帐篷模拟)设立现场指挥部,召集会议,布置工作。
李区长:(地点:现场指挥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决定在刘村设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区应急办、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的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刚才大家看了滑坡现场,对抢险救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布置以下任务:第一,由区公安分局负责,刘村村委配合,在受滑坡威胁的区域设置警戒线,看看还有没有未撤离的群众,并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对群众已撤离的房屋要安排治安人员加强巡逻,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第二,由区卫生局负责,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年老体弱的群众和儿童有身体不适的,要做好检查,发放药品;第三,由区民政局负责,会同东区街办事处将撤离的群众安置好,发放必要的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品,把群众的生活安排好;第四、由区国土分局负责,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灾害进行调查,尽快拿出控制灾情的有效措施;第五,由区气象局负责,对天气情况进行观测,有灾害天气及时报告。
解说员(男):按照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的部署,萝岗区各职能部门立即分头行动,妥善做好地质灾害前期处置工作。
屏幕依次显示:
区公安分局领导指挥民警和治保队员设立警戒标志,站岗巡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产生二次灾害;
区卫生局领导指挥医护人员给老人和儿童检查身体,将受伤群众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救护车开走;
区民政局领导带队给转移安置的群众发放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物资;
区国土房管分局派员继续对滑坡山体进行监测,分局领导在演练现场队伍入口处迎接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急工作组和应急分队。
第五场 应急调查(约15分钟)
17:05—17:02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五场,应急调查。
屏幕显示:第五场应急调查。
解说员(女):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派出的工作组、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已到达现场,相关负责人在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的陪同下,来到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和李区长等人会合。
丘处长:李区长,受领导的指派,省厅、市局派出的应急工作组、专家组和应急救援队伍已到现场,配合你们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李区长:大家辛苦了!山体滑坡已经使刘村十余幢房屋受损,我们已经将受威胁的村民转移安置。但是,滑坡体还不稳定,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盼望你们尽快提出控制灾情的有效措施。
丘处长:好!我们马上开展工作。
(抢险各队伍在主席台前列队集合)
郑兰波:大家按C级响应方案,立即实施!
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市地调院、市房安所、市鉴定所应急分队立即分头展开行动。
屏幕显示:应急调查分队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特写。
解说员(女):现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正在滑坡现场调查。该分队组建于2007年7月,现有队员44名,由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分为预警组、应急调查组、监测组、信息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该分队承担着广州市各类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及技术抢险,负责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规模、性质,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协助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应对工作。该分队除担负着广州10区2市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外,还负责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重要隐患点的监测工作。自建队以来,已完成各类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600多宗,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近2000处,建立了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编制了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图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为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8年汶川地震后,应急分队部分队员参加了威州镇灾后重建工作,在余震不断、山体崩塌、滑坡时有发生的条件下,顺利完成8个重建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评估报告一次性通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稍作停顿)
解说员(男):我们可以看到,调查队员正在操作的是地质雷达(特写镜头)。因我市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任何一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在土壤、岩层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由于物性差异,电磁波穿过时,反射能量发生增减,地质雷达可据此解译出该痕迹的位置及形态等信息。
解说员(女):在另一边,我们可以看到调查队员正在使用的是激光测距枪(特写镜头),是一种便于携带并可在雾、雪、雨、尘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工作的仪器,激光测距枪可以进行多点高差、平距、倾斜角、下垂度及面积等参数的测量,是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先进工具。
屏幕显示:房屋安全鉴定队特写。
解说员(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房屋鉴定队的工作人员。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所拥有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负责组织广州市房屋安全普查和房屋安全状况鉴定管理工作外,还负责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中的房屋安全应急鉴定工作,如2004年12月31日八旗二马路广州城建总大厦火灾事故、2005年7月21日江南大道中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2007年3月14日黄埔荔联爆炸事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房屋的应急抢险鉴定工作,曾被评为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处理先进单位及广州市抗震救灾工作先进单位。
第六场 会商决策(约5分钟)
17:20—17:25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六场,会商决策。
屏幕显示:第六场会商决策。
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各位领导和专家坐在会议桌前研究应急处置措施。
解说员(男):经过调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会商意见后,由张建国总工向现场指挥部报告调查结论和应急处置措施建议。
张总:报告李区长,根据应急调查和省、市专家组会商,对刘村山体滑坡提出如下应急处置意见:
本次山体滑坡主要是由暴雨引发的中型地质灾害,目前滑坡体还不稳定,为有效控制险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搜救群众;②在滑坡体后缘开挖截排水沟,在坡面铺盖防水布,在坡脚堆压沙包压脚阻滑;③对受灾变形的房屋排险加固;④静态爆破清除坡上危石;⑤在危险区划定警戒线,竖立警示牌,对滑坡体进行实时监测。报告完毕!
李区长在征求指挥部成员意见后作出部署。
李区长:同意专家组意见,请国土部门立即组织实施,萝岗区各部门全力配合,排除险情!
第七场 排除险情(约30分钟)
17:25—17:55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七场,排除险情。
屏幕显示:第七场排除险情。
解说员(男):市国土房管局房屋抢险救援队正在赶来(车辆进场)。该救援队成立于2006年,目前共有抢险队员51名。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每年组织各级房屋抢险救援队伍举行各种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抢险队的综合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成功处置了荔湾区逢源路逢源正中约8号之一、10号房屋倒塌事件、白云区永泰村在建长和汽车销售中心房屋坍塌事件、萝岗区宏康花园康慧苑杜鹃楼一楼受爆炸破坏事件等,确保了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轻了事故灾害损失。
谭青松:(待解说完毕后)报告黄所长,房屋安全抢险救援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
黄光华:好!请带领抢险小组,按房屋抢险方案立即实施!
谭青松:出发!
(房屋安全抢险救援队出发时,白云区、萝岗区,从化、增城市抢险队列队入场)
从化队队长:报告郑院长,地质灾害抢险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
郑兰波:好!各抢险队按专家组意见立即实施!
从化队长:是!(面向队员)出发!
解说员(女):(待抢险队实施处置时开始解说)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抢险分队现在正在对滑坡体实施排险处置。该分队由各分局年轻力壮的人员组成,除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外,还担负着分局的三防抢险、房屋抢险及其他一些突发性的应急抢险工作,被人们称为国土房管人的“救火队”。同时,该分队还聘请了一支专业的爆破队伍,该爆破队伍是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专门从事爆破工作的专业队伍,本次工作任务是对危石实施爆破清除,避免危石滚下破坏民房、伤及居民。(稍作停顿)
处置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可形象地表述为“卸载、固腰、压脚、止水”。“卸载”即减载放坡,通过削减边坡上部土体荷重,从而减少滑坡体荷载,降低整体下滑力。“固腰”即锚固支护坡体,提高坡体的抗滑能力。“压脚”是堆沙包、砌挡土墙等压固坡脚,可大大增强坡体的抗滑能力。“止水”则是挖排水沟和覆盖防水材料,减少雨水渗透,避免加重、软化坡体,提高坡体的稳定性。因“固腰”措施工程量、资金投入量大,一般在永久性治理工程中采用应急处置中通常采用可进行快速实施的“卸载、压脚及止水”工艺。(稍作停顿)
解说员(男):在坡脚,我们可以看到抢险队员们正在迅速地把沙袋堆叠在一起,形成沙包护坡墙,起到加固坡脚,阻挡滑坡体继续下滑的作用,也即“压脚”。而另两个抢险小组正在滑坡体后缘外侧设置截排水沟以及对裸露坡面覆盖彩条布,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渗入滑坡体,从而增加边坡抗滑力,减缓滑坡体的下滑速度,亦即“止水”。我们上面所说的“固腰”措施因成本高,耗时长,我们将在本次应急抢险结束以后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永久治理,消除该地质灾害点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停顿约1分钟)
解说员(女):大家现在看到房屋左边正在进行的是射墙顶架项目(特写镜头)。射墙顶架是我市日常房屋抢险救援中常用的传统工艺,由于支撑时效长,可为房屋制定后续维修计划争取时间。现在抢险队员正在将切割和打磨好的钢筋、木桩打入到预定的位置和深度,作为射墙顶架的临时支座。
房屋的右边,正在进行的是液压桩顶项目(特写镜头)。液压桩顶是抢险队根据应急抢险救援中常见的房屋结构破坏形式而设计的新技术,可对房屋的结构和墙体等构件进行多角度、多位置、同时支顶,从而达到较好的排危效果。
解说员(男):我们现在来看抢险队救人的情况。在两边窗户边紧张工作的是破拆救援组,他们使用的破拆工具是多功能液压扩剪器(特写镜头)。液压扩剪器可以剪切钢筋、护栏、门框、电缆、汽车框结构以及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结构,救助被困于受限环境中的受害人或危险环境中的受害物。
现在大家看到在房屋的中间正在进行的是升降平台救援(特写镜头)。升降平台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种就是当房屋出现险情时,建筑物原有通道遭到破坏或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使用,为能及时打通救援通道开展救援,可以借助升降平台,从建筑物外部将救援人员送达指定位置。
解说员(女):我们现在来看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监测小组的工作情况。监测组现在正在使用的是测量型GPS(特写镜头),即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它是利用接收空中卫星信号测距进行定位的。其水平精度已达到毫米级,能进行控制测量及地形测绘的碎部点采集,与常规测量仪器相比,测量型GPS能克服控制点不能通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稍作停顿)
在它旁边的就是全站仪(特写镜头),它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全站仪通过测量斜距、竖直角、水平角等,可进行平距、高差及坐标值的自动计算。监测组现在使用的全站仪测距长度可达到2千米,能方便地进行滑坡体地形测量、碎部点采集和滑坡体变形监测,是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有力武器。
第八场 善后处理(约5分钟)
17:55——18:00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八场,善后处理。
屏幕显示:第八场善后处理。
从化队队长:郑院长,地灾抢险队已完成任务,请指示。
郑兰波:辛苦了,请带队员休息。
谭青松:黄所长,房屋抢险队已完成任务,请指示。
黄光华:辛苦了,请带队员休息。
(郑兰波、黄光华将意见汇总至专家组,专家组商讨约2分钟后,由张建国、郑兰波、黄光华向李区长汇报)
郑兰波:李区长,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滑坡变形已得到有效控制,报告完毕。
黄光华:李区长,房屋抢险救援队通过对房屋实施临时加固等措施,稳定了房屋结构,现已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报告完毕。
张建国:李区长,通过地质灾害和房屋抢险救援,灾情现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监测数据,滑坡已趋于稳定。专家组分析认为,可以结束本次应急抢险工作。请指示!
李区长:同志们,大家辛苦了。本次的应急抢险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应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现在,请各应急抢险队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秩序。
解说员(女):在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应急抢险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尾声(约20分钟)
18:00—18:20
解说员(男):现在请参加本次应急演练的全体人员到观摩台前集中。
解说员(女):(队伍集中完后)下面,请广州市应急办领导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
市应急办领导:(点评)
解说员(女):谢谢×××(领导)的点评。下面,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对本次演练作总结。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总结,稿件请省厅地环处代拟)
解说员(女):下面,请本次应急演练的总指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宣布本次演练结束。
张超群:我宣布,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结束。
解说员(男、女):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莅临指导对全体参加演练的同志和后勤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播放乐曲)
众志成城,吹响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集结号
测绘队员现场测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村民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披上保护幕
抢险队员奋力抢险
消防队员迅速投入“战斗”
地质专家进行仪器探测
医护人员也赶来给受伤的群众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