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啊。
九嶷山,是耸立在永州之野的一座名山。它位于宁远县城南30公里处,属南岭山脉之萌诸岭,纵横二百余里,南接罗浮,北连衡岳,素以秀丽的山形、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丰富的古文物和动人的传说而驰名中外,令人神往。
刘禹锡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九嶷山的最高峰三分石海拔1960米,与其他名山比起来,它不算高,但九嶷山却有马三娘、何真元、刘牧童、方回、郑安期、马明生、何仙姑、鲁妙典等八大仙家,更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驾崩安葬之所在。
九嶷山名的由来,民间有许多说法,史籍也都有记载。《水经注》曰:“九嶷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元结《九嶷山图记》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九嶷山志》载:“万历旧志曰:诸峰矗起形状相似,难于辨识者,故名九疑。”九嶷山,九峰矗立,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八峰拔地而起。它们形状相似,如众星捧月一般,争相簇拥着舜源峰,让人生疑。
史籍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都说明了九嶷山以九峰而得名。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历史悠久,文字记载,始见于楚辞。屈原《湘夫人》中的“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离骚》中“济沅湘余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对九嶷山有了深情的向往和歌唱。可见九嶷山早在战国之前,就已经成为天下名山了。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这句诗的意思是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
出自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如何游玩宁远九嶷山?以下旅游攻略分享1、宁远九嶷山
2、游玩项目及景点介绍
3、游玩线路
4、九嶷山特产
九嶷山的旅游景观九疑山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九疑山群峰拔地而起,层峦叠翠,万千峰峦,无一不朝向舜源峰,所以自古就有“万里江山朝九疑”之说。九疑山奇岩怪洞甚多,主要有紫霞岩、桃花岩、玉琯岩等,其中紫霞岩被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列为“楚南十二名洞”之首。九疑山是湘江发源地之一,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树木葱茏、林海莽莽、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特别是石枞、香杉、斑竹被誉为“九疑三宝”,为此独尊,更具特色,众多的江河、流水、深潭点缀其间,高山和平湖融山水一体,山在水中生,水在山中流。林中珍禽异兽出没无常,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空中云彩飘逸,红霞万朵,石峰直插云中,有静有动,其环境之幽静,风光之秀丽,绝无仅有。“灌溪仙境”、“潇水涵青”、“高峡平湖”就是其中的著名景点。
现在,九嶷山为湖南省六大风景名胜区和十大旅游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景区面积约530平方公里,分五大景区,景点150多处。
舜帝陵景区,主要景点有舜帝陵、舜源峰、紫霞岩。
玉琯岩景区,主要景点有天然石山盆景、玉琯岩摩岩石刻、永福寺、金蛙湖、半边山、凤凰岩。
三分石景区,主要景点有舜公石、畚箕窝原始次生林、泪竹园、小东江水库、住龙门度假区、婆婆石、望夫石、凉伞亭、枫木铺瑶寨等。
灌溪风光景区,主要景点有下灌状元楼、烈士墓、云龙牌坊、翰林牌楼、五臣山、明月山、读书岩、青山尾十里画廊、太平军古战场、象岩。
潇水涵青景区,主要景点有潇水十八湾、牛轧岭瑶家吊脚楼、水市水库、水市烈士陵园。
县城为人文景观集中区,有文庙、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泠南书院、东溪寺、逍遥岩、城头寨、贞节牌坊等景点。县东有泠道古城遗址、骆家戏台、桃花岩。县北有舂陵古城、柏家坪老街等景点,县西有五里沟风光带。 位于舜源峰脚下,与娥皇峰对峙。汉代即于舜源峰上建庙祀奉;现存舜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 1371 ),清代重修,正殿已圮,庙后亭内竖立“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一通。山间大小溶洞遍布,洞内钟乳石形成的各种物状,绮丽瑰奇,美不胜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舜源峰下的紫霞洞。该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宽广明亮,可容千人;内洞幽深较小,景物迷人。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所载,为道教“第二十三洞天”,名曰“朝真太虚洞天”,传说昔有道士居于洞内修炼。
舜帝庙原是一座红墙绿瓦建筑,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由照壁、午门、拜亭、正殿、寝殿、省牲亭及左、右朝房构成。围墙长约540米,占地约80000平方米。左右两房有二井,名龙眼井。庙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个大字,为玉琯岩石刻的拓片,出于宋代道州刺史方信孺手笔,白底黑字,于三里远的凉伞坳即清晰可见。入午门,有左、右、中三个石阶上于拜亭。拜亭三楹,气势雄浑。历代皇朝派官祭舜陵,即在拜亭举行祭祀仪式。亭式有一石碑,高2.7米,宽1.8米,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立之“抚瑶颂碑”。拜亭左壁曾做有清代人李永绍所绘“九嶷山图”石刻一方,长0.8米,宽0.5米,刻九峰全景。正殿为舜庙之主体建筑,重檐斗拱甚为壮观。其结构与历代帝王宫殿相同。左右两侧为朝房和碑亭。右侧靠围墙处,大石拥立,树木清幽,石上刻有“正穴”二字。过正殿沿石级而上为寝殿。内奉舜陵石碑一块,高3米,宽2米,上刻隶书“帝舜有虞氏之陵”。舜庙四周,枫柏扶荫,显得庄严而肃穆。旁有香杉15株,大可连抱,质地坚韧,旃香如旃檀,与常杉有异,故名香杉。舜帝庙的大部建筑早年已毁,目前正在进行全面修复,但华夏子孙祭祀舜帝的活动,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从来没有停止,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前往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宁远县城南百里处,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海拔1822米。相传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山峰岩缝间,有清泉脉脉下泻,如瀑布垂练。峰顶常有浮云缭绕,平常很难见到它的真面目,只有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之时,才向人们展现其雄姿。三分石南面万山中,有荆竹丛生,竹尾下垂着地,如碧线带,随风飘拂沙沙作响,后人称之为斑竹扫墓。三分石对面山上,有万亩斑竹园,其内斑竹遍布。斑竹因有泪痕似的斑点而得名。相传当年二妃寻找舜帝来到三分石下,遇一老翁告知舜帝愤斩孽龙,负伤身亡,葬于峰下,悲痛万分,哭了七天七夜。她们的眼泪洒在竹上,留下了点点斑痕,是为斑竹。
三分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直插云霄。古人有诗云:“一峰浮黛插云霄,石作三分结构牢,云外有人攀玉笋,山中何处觅仙桃。”《九疑山志》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
三分石是如何来的呢?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潇水之源泉,俗称“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又名湘妃竹、泪竹,是我国一种稀有珍贵的竹子。斑竹的外皮,有逼真的泪痕和指痕,呈棕黑色或紫晕色。“斑竹一枝千滴泪”,传为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寻觅未着,泪洒竹上,即成斑竹,也成为历来文人骚客歌颂爱情和无数男女寄托相思之物。“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斑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用斑竹制成的手杖、毛笔,深得人们喜爱。据生物学家考察,九嶷山区原有一个斑竹林带,分布于宁远、蓝山、江华、道县等四县的毗邻山区,现只剩460多亩。1981年,这一带已建立斑竹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