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是:王戎七岁时,曾经与许多小孩一起游玩。“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出自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成语“道旁苦李”也出于此。“道旁苦李”这个成语是指路边由于酸苦而无人采摘的李子,常形容被人所弃、没用的人或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佚名 〔宋朝〕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很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到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很多小孩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居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确实如此。
扩展阅读王戎的祖父王雄,在曹魏时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王戎自幼聪明颖悟,戎六七岁的时候去宣武场观看表演,猛兽在槛中吼叫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神色自若。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见道旁李子树结满果实,其他孩子都争着去摘,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何不去,王戎回答说李子树长在道边而多果实,果实肯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如其言。
⑥绮纨之岁:少年时代。语出北周·庾信《慕容宁神道碑》“岐嶷表羁贯之年,通礼称绮纨之岁。”辩王李:出自竹林七贤当中的“王戎识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体现了王戎的聪明才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多动脑筋,善于观察事物的客观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的道理。摽奇:被牢牢绑定到奇闻异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