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时,要慎重考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边正要吃它。形容鼠目寸光,只想到算计别人,想不到别人在算计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分离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形容鼠目寸光。 黄雀在后: 形容伺机从后面袭击,也形容有顾虑。
《螳螂捕蝉》故事讲了春秋时期吴王固执己见地决定进攻楚国,并下令不准任何人劝说。一位服侍吴王的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导吴王,使吴王打消了进攻楚国的想法。
古文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上下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必沾衣如此?”对曰:“园里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之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之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