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1925年的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段祺瑞政府把持了北京政权后,我国陷入五四运动以后最黑暗的阶段。军伐政府“既摧残全国学生工人争取自由运动,惨杀可怜。又主谋川湘桂粤东南东北多次战争,扰害闾阎。”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逆转和挫折,《新青年》团队散去后,鲁迅有种在沙漠中孤军作战的感觉。
他把自己描写成在旧战场上彷徨的余零兵卒,找不到目标和价值。而和周作人的失和以至决裂,使鲁迅竭力维持的完整的家的概念荡然无存,鲁迅精神世界最后的融合的依托四分五裂,其次,女师大事件也给鲁迅情绪带来很大的影响,作者鲁迅为了记叙这一过程,创作了一系列体现军阀混战及内心苦闷的散文诗。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樟寿,后更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关键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早年与厉绥总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1918年发布《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一生在文艺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入、基础科学介绍和古书校勘和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杰出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称作“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中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