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一响”下一句是“白布一盖,亲朋好友等上餐!”,也有“唢呐一响,不是升天便是拜堂”一说。
唢呐简介
唢呐是在公元3世纪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到中国。唢呐的音质豪壮,音量大,管身木质,呈锥形,上端配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质的喇叭口(称作碗),因此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宣扬;在广东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明朝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用于伴奏唱法、演奏过场曲牌。但在以戏曲音乐为核心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到了清朝,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皇宫的《回部乐》中。到了近代,唢呐变成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唢呐顺囗溜
万般乐器,唢呐为百王,不是升天,便是拜堂,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度老小等上餐,走的走,抬的抬,后边跟随一片白。
棺一抬,土一埋,亲戚朋友哭起来,鞭炮响,唢呐吹,前边抬,后边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已是棺中人。知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人间不留恋。
扩展阅读大竹人的心品性格,气节情趣,似乎全都融进竹唢呐里了,人们因此都喜爱上了竹唢呐。有言为证:“喇叭一响,停工歇晌”“宁听喇叭一响,不要黄金万两”。无论是“吹喜”还是“吹哀”,只要竹唢呐一响,便会引来三村五邻群众前来围观、欣赏、品评,在比较之中,分辨出哪个“班”吹得好,哪个人吹得精。
都说“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如果说二胡是民乐之后,那唢呐必定是当之无愧的民乐之王,毕竟“唢呐一响黄金万两”,其声调之高,穿透力之强,只要一响,便能将其他乐器通通镇住。
我觉得学唢呐没什么不好,有句话说得好:“唢呐在手,天下我有”。我逛的音乐区日常流传着一句话“十年笛子百年箫,一把二胡拉断腰,千年琵琶万年筝,唯有唢呐镇乾坤”。
这才是国漫的样子,武侠的拳拳到肉,武打动作很细致,唢呐一响,魂都燃起来了!蚩梦太饱满了,又可爱又有血有肉;老李终于硬气了一回,开始担当了。
每逢春节,榆林就成了秧歌的世界,人们敬阳祭祀、开泰驱邪、祈福求安。锣鼓唢呐一响,在“伞头”带领下,大家和着嘹亮的声音,踏着铿锵的锣鼓节拍起舞,脚下“十字步”夸张的摇、摆、走、跳、扭,并变换着丰富的队形。一时间,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尽情释放着陕北人的大气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