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承受的主要荷载是其自重,主要是主梁。以一个索塔为例,索塔的两边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假设索塔两边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2个对称的顺着斜拉索角度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准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右边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准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因为这俩力是对称的,因此水准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最后主梁的重力变成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边的桥桩了。这便是斜拉桥的原理。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把主梁用很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我国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的斜拉桥100多座,其中有52座跨径大于200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总结加拿大安那西斯桥的经验基础上,1991年建成了上海南浦大桥,开辟了我国建造米以上大跨度斜拉桥的先河。
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30余座,仅次于德国、日本,而居世界第三位。而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总数已居世界第一。
扩展阅读力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平衡;索结构中的张力简单静态结构计算,梁结构中的反作用力工程材料(金属、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筑材料的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和能耗计算桥梁结构分析(拱桥、斜拉桥、桁架桥、悬索桥),桥梁的受力、载荷和极限案例分析:世界建筑经典——金门大桥的钢索结构分析项目回顾与成果展示
幼儿A与B事先设计好图纸,并合作搭建斜拉桥。
他们多次尝试试图做出斜拉桥的拉索时,但是缺乏对斜拉桥细节经验和原理知识的了解,不知道如何将材料之间建立联系(将绳子和木板连接),陷入了困惑之中。教师敏锐地察觉到幼儿的困难关键点,识别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捕捉到重要的发展契机,产生了要帮助幼儿突破困难的积极愿望,支持幼儿将斜拉桥的设计图符号经验转化为动作建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