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生古时候被称呼为:郎中、岐黄、杏林、悬壶、橘井、大夫等。郎中:东汉时为皇宫护卫,自唐至清变成尚书、侍郎以内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皇宫护卫。《张衡传》“公车特点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称。
岐黄
《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书,因此后世的人们就称《黄帝内经》里的医学为岐黄之术。由于《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中的经典,因此“岐黄”就成了中医的象征。
杏林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归隐在江西庐山的名医叫董奉,他为人看病从不收取金钱,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屋后种杏树。因他医术远近闻名,附近百姓都来找他看病。没几年,他屋后就变成一望无际的杏林。从此,人们开始称中医为“杏林”。
悬壶
东汉时有一个叫费长房得人,是个管市场的官员,常常看到一个老人用长杆挑壶从医。每到散集的时候,老人就跳至壶内消失不见了。一次他随老人同入壶中,发觉壶内竟别有天地,因此拜其为师。数年后,他学好下山,从此悬壶从医。
橘井
苏耽事母至孝,升仙以前告知妈妈将有瘟疫流行,用井中泉水泡橘叶能够看病。第二年过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治疗了无数患者。之后大家就用“橘井泉香”来夸赞中医。
大夫
古代诸侯王中,在君主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官员的统称。秦汉之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还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朝之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下列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扩展阅读记得小时凡有个头疼脑热的,在新塍这样的小镇上看病,大多会去郎中家,那时人们还习惯称中医为郎中。据说这称呼在古代可是个官名,而当官从前又视为是成功的标杆,那么称郎中也算表达了对治病救人医生的尊敬。不过如今再议论起称呼来,带“长”称“总”的如此之多,甚至享受了政府津贴也是成功标志,如此是否仍是人们心中的标杆?还真不好说。
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我国古时候就已经有中医的出现,那么中医医生在古时候是怎么称呼的呢?
其实,在古代也有不少人患上癌症,只是那时候人们没有对癌症的概念。癌症并不是中国人研究出来的词,而是一个外来词。在西医中,医生常常使用癌症一词。而在以中医为主的古代,中医却只用一个字来称呼它。
第二个角度,从古代的名号命名规则角度来看。聊到天子这个称呼,你会想到什么呢?天子不就是古代帝王的一个称呼吗?这有什么特别的?
其实古代很多人都得了癌症,只是那个时候的人还没有癌症的概念。癌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词,而是外来词。在西医中,医生经常使用癌症这个词。然而在以中医为主的古代,中医只用一个字来称呼它。
杨文信介绍,古代的中医往往不仅是医生,还可能是学问家、书法家、生物学家等身份。有些厉害的,天文地理、易卜星相,往往无一不精、了如指掌。说到底,中医是一门综合的学问,是一种哲学思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真正喜欢中医,才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它。”杨文信这样说,也是这样教徒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