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 cí。鸬鹚:水鸟,羽毛黑色,有绿、蓝、紫色光泽,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鱼,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可以放在囊内。我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通称鱼鹰,有的地区叫墨鸦。北齐·颜之推 《稽圣赋》:“黿鳖伏乎其阴,鸕鷀孕乎其口。” 唐·杜甫 《田舍》诗:“鸕鶿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鸬鹚: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鸬鹚是中到大型的海鸟。形体最小的是侏鸬鹚,体长45厘米,体重340克,最大的是弱翅鸬鹚,体长100厘米,体重5千克。在1850年灭绝的眼镜鸬鹚体型也相当大,体重平均达6.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