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疫苗和鼻喷性疫苗有什么区别?
吸入性疫苗的全名是吸入性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鼻喷性疫苗的全名是鼻喷性感冒病毒媒介新冠病毒疫苗。两种疫苗的主要区别有三点,一是注射方法不同,二是研发生产工艺不同,三是加强免疫接种程序不同。
简单来说,吸入新冠疫苗是通过口腔吸入的,注射后需要5秒钟的闭气过程。鼻喷新冠疫苗是通过鼻孔喷入的,注射后需要5次短暂呼吸。
一般来说,新冠疫苗的接种方法是医务人员使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细颗粒,获得雾化杯,然后注射器从口腔吸入雾化疫苗。对于注射者来说,吸入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深呼吸、慢呼吸、短暂闭气、三步注射。第一步,注射者先深呼吸;第二步,注射者口中含有雾化杯吸嘴,慢慢猛吸,直到杯中看不到白雾气体;第三步,吸入后闭气5秒以上,即可呼吸。
鼻喷新冠疫苗的接种方式是医务人员选择鼻孔注射喷雾装置吸收疫苗,依次指向注射器两侧的鼻孔,将疫苗喷入鼻腔。对于注射者来说,鼻喷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头部后仰、鼻喷、短呼吸、三步注射。第一步,注射器坐着后,嘴巴关闭,头部向后倾斜45度;第二步,医务人员依次将疫苗喷入鼻孔深层两次;第三步,注射后,注射器继续保持头部向后倾斜10秒,短暂呼吸5-6次,将疫苗吸入呼吸道。
哪种疫苗接种维护效果明显香港大学教授、专家金冬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说,皮下注射预苗对肺部有很好的保养作用。相比之下,吸入式和鼻喷射预苗对肺部的保养稍差,但后两种预苗对上呼吸道粘膜有很好的保养作用。因此,如果采用皮下注射 鼻喷/吸入疫苗组成注射方法,可能对病毒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肌肉注射疫苗和吸入疫苗都可以作为强化注射的选择,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时间隔超过6个月。特别是对于高危、60岁以上、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下降的群体,建议尽快加强免疫力。研究数据显示,老年人注射第二剂强化注射后,严重疾病和死亡率可进一步降低。
建议优先选择序贯提高免疫接种,一般来说,建议混打,尽量选择与第一剂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
如果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建议在6个月以上注射。
如果疫苗注射过去有严重过敏反应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建议延迟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