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土纳群岛东距曾母暗沙400公里,纬度略同,位置地处马六甲与南海的咽喉要冲,地处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岛之间,共272个岛屿,面积2110平方公里,人口约9万人。这个面积要远大于整个南沙群岛陆地面积总和。
纳土纳群岛,是南海最大规模的群岛,也有着南海面积最大的岛。目前属于印度尼西亚廖内省管辖,又被称作廖内群岛。
纳土纳群岛
纳土纳群岛战略位置重要,且周边有丰富资源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纳土纳群岛正处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的正中间,往北是南中国海,往南穿过卡里马塔海峡,就是爪哇海和西南太平洋,往西就是世界海运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我们知道南中国海是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通过该海域的万吨巨轮高达几万艘,是东亚连线中东和欧洲的主要海上通道,而马六甲海峡就是这条海上通道的大门。
如果说马六甲海峡是进入印度洋的大门,那么纳土纳群岛就是屏风的位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纳土纳群岛的战略价值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纳土纳群岛位于东马和西马中间
纳土纳群岛位于洋流活跃的海域,因此饵料充足,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同时由于良好的气候环境,也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还有一些稀有物种,也有不小的科学研究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海底巨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距离纳土纳主岛140英里的东纳土纳盆地,发现有46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资源,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
除了储量丰富以外,当地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相对较浅的水域,平均水深大约在30米左右,最深处也不过只有100多米,因此开采成本较低,利润丰厚。
南海鱼类资源丰富,也是历朝历代中国渔民生息繁衍之地。但该地区更大的意义在地下,其海底盆地蕴藏着巨量油气资源,天然气占全世界储量一半,石油占世界储量60%,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虽受技术因素所限,开采和运输难度较大,造成价格偏高,但随着技术进步是可以克服的。
南海油气资源示意图
纳土纳群岛曾经归中国管辖
该群岛与中国颇有渊源,汉朝时即已发现并在这片海域捕捞,称这片海域为涨海,因主岛的主峰拔地而起,在很远的海域就能看到,称之为崎头。
宋朝时期,政治中心逐渐向南方迁移,也就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将纳土纳群岛视为自己的领土,并于其上行使自己的主权。
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每次都要在纳土纳岛停留休整,有大批人员驻守,类似如今的定居点。当时称此为“万生石塘屿”,意指万众在此生活的岛屿。明宣宗的时候,明宣宗朱瞻基还亲自为纳土纳题字赐福,赐名安不纳岛,并特意下旨意免去了纳土纳群岛上生活的中国人的税赋。
郑和下西洋线路中纳土纳群岛的重要位置:中转站
纳土纳群岛在明朝的管辖下持续了200多年,直到1601年,原本属于明朝附属的纳土纳群岛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者攻击。危急时刻,纳土纳向朝廷求援,可惜此时明朝内忧外患,距离明朝灭亡也只剩几十年,无力救援。就这样明朝掌控200多年的纳土纳就这样拱手让人,被荷兰人占领。
纳土纳群岛上曾经建立华人政权
明末清初时,天下大乱,李自成攻入北京,满清入关,无数官员自杀殉节,也有无数官员跪降,明朝的部分王室军队,除了这两部分,还有一部分一直南下,远渡重洋,逃亡去了南洋。一心拥护明朝,不愿归顺清朝的将领张绪杰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1683年,满清军队攻陷台湾,郑氏政权覆灭。郑氏部将,广东潮州人张杰绪因不满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携幼主郑克爽主和降清之举,他带着他的部队300多人出海远渡重洋,来到了纳土纳,联合本地居民击败了荷兰占领者,再加上由于满清入关征服中原,许多汉人不愿意接受满人统治而出海谋生,于是在纳土纳群岛上的华人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张杰绪依靠这些华人,在纳土纳群岛上建立了一个华人王国,仍然奉大明为正朔,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清廷警觉,在对外称自己为“南华公司”。成为独立政权国王的张杰绪并没有给自己加封或者给自己的王国命名,因为他希望未来的某一天由明朝皇帝亲自为自己命名加封。
张杰绪死后,纳土纳群岛在后来的日子里被荷兰人再次攻占,岛上汉人也遭到了屠杀。及至近代,岛上人口规模已达数万人,其中汉人规模占8成以上。
至今,岛上的剩余汉民依然保持着明朝遗留的汉人传统,汉节汉服拜孔子等保持到现在。
此时,荷兰人也把殖民的魔掌伸向了富饶的东南亚地区。于1724年,荷兰殖民者吞并了纳土纳群岛,荷兰人执行了一系列的去汉化措施,强化其殖民统治。“安不纳岛”也被改名为“安波纳岛”,后来又将其改为“纳土纳岛”,但是当地仍有数万华人在此生活,荷兰人将纳土纳群岛交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管理。虽然在二战期间,日本人一度控制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但是,在二战结束后,荷兰人试图重返东南亚地区失败,纳土纳群岛被印尼所控制。
纳土纳曾用名“安不纳”,这跟一位明朝皇帝有关: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后有官员上奏,认为万生石塘屿扼守南海门户,是出海必经之地,此后暂停远洋是否弃守。当明宣宗得知后,立即下旨:“万生屿,安不纳”。意指有大明万民生活于此,为何不纳入王土呢?于是命名为安不纳岛。
荷兰人占据之后,为切断群岛同中华的联系,几经更改岛名为“纳土纳”。到了现代,由于该群岛位于主张的九段线外,主权被印尼所有。
纳土纳群岛上华人曾是主体民族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纳土纳群岛上的居民还长期以华人为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当年曾氏后裔,还保留着雕刻精美的象牙胸牌,上面有“万生屿,安不纳”、“宣宗癸丑年”等字样,中间是岛屿,中下部是水纹,另一面则刻着从沅芳公沅字辈开始的20个家谱老派字。到了上世纪80年代,岛上居民约有1.5万人,其中华人占八成以上,但是,不同于新加坡的华人组织严密,凝聚力强,以至于被马来西亚所忌惮,被迫独立建国,纳土纳群岛上的华人社会组织松散,也没有形成政治强人,无法形成有效的自保,无力对抗印尼政府长期的排华政策。
据称,在上世纪90年代,纳土纳群岛上的华人曾与中国政府秘密联系,希望能够回归中国,但没有立刻获得中国领导人允应,只是说待到香港回归后再考虑纳土纳群岛回归的问题
纳土纳群岛主权存在争议可能性
既然纳土纳群岛位于九段线外,争端何来呢?
纳土纳群岛是争执领土,不在于它在历史上是否隶属于中国。
根据国际通例,谁发现谁占有的原则,华人第一个发现纳土纳当然该华人占有。
对于荷兰殖民者印尼和纳土纳只不过是两片合并到一起管辖的殖民地,二战后印尼接管纳土纳应该算侵略,不能算占有,东帝汶就是先例,印尼也把人家占了,最后还不是放人家独立?
纳土纳是争执领土焦点是它该不该属于印尼,不能说你移了点民就变成了土地主人吧,嗯。
如果纳土纳不该属于印尼。
请交还给原主华人,再由当地华人通过民族自决,选择独立还是并入中国。
从南海各国争议再看纳土纳群岛
领海与专属经济区
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与海岸或内水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上空、海床或底土均受主权管辖。
各国声明的领海宽度不同,从3海里(1海里为1.852公里)到200海里不等,中国声明领海为12海里。领海宽度是由领海基线向外延伸的范围,在南海,各个主权岛屿便是领海基线的起点,这意味着即使得到一个很小的岛礁,就能拥有周围大片的海域。
以领海基线起,200海里(370公里)范围内是专属经济区,即对该区域自然资源拥有主权和管辖权。如与邻国领海基线距离的中间线不足200海里时,则以中间线为准。
印尼对纳土纳群岛的掌控
二战后印尼独立,并接收了荷兰在南海的殖民利益,每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都唤醒了对主权的重视和渴望,印尼也不例外。
印尼国土构成较为奇特,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东西跨度长达5500公里,一头在东南亚,另一头与澳洲隔海相望。这样的组成方式表面上排场,实则地缘结构太分散难以聚合互补。总面积虽达到190万平方公里,只能将重点放在几个大岛,各处无法均衡发展。
即便如此,印尼仍然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对于海权维护也很强硬,当认为受到别国渔船侵犯时,弱些的会没收渔船销毁,至于强国有海警船护渔,只能是出动战机、军舰威慑一番。
印尼多次扣留了来自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在印尼“领海”非法捕鱼的大批渔船,并已击沉其中多艘以示警告。
最近一次发生在2019年12月底,中国渔船出现在纳土纳岛东北部海域,这是印尼方面的叫法,该海域实际上属于中国的南海。
印尼立即派出其国内最大的海警船赶赴现场,要求中国渔船离开该海域。中国渔船也不甘示弱,毕竟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捕鱼,在印尼海警船对中国渔船进行干扰时,我国立即增派海警和海监舰船加入到护渔行动中去。
印尼外交部提出抗议,指出中国渔船在印尼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非法捕捞,中国海警出现在纳土纳海域,是对印尼主权的侵犯。事实上,中国对南沙群岛有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同时,中国在南中国海拥有历史性权利,中国渔民一直在中国南沙群岛有关海域开展正常的渔业生产活动。
中国海警船按照自身职责在有关海域开展常态化巡逻,维持海上秩序,保护本国人民的正当权益,合理合法。
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愿与印尼方面一道,继续通过双边对话妥善解决矛盾,共同维护好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当前南中国海和平稳定的大局。
印尼外交部随后反驳中国,指出中国对纳土纳群岛专属经济区拥有历史权利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纳土纳群岛附近的专属经济区属于印尼主权范围。
印尼外交部还重申,印尼在专属经济区没有与中国重叠,永远不会承认中国划定的九段线,因为根据海牙国际仲裁庭的裁决,中国的九段线主张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不过无论印尼方面接受与否,都无法改变中方在相关海域拥有权益的客观事实。南中国海仲裁案的裁决是非法的,中方早就阐明了不予承认的严正立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滥用国际法损害中方利益。
随着双方唇枪舌剑的升级,印尼方面下了血本,向纳土纳群岛派出了3艘军舰、1架海上巡逻机和1架监视飞机,并宣布驻纳土纳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一时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印尼总统佐科更是大摇大摆地亲自登上纳土纳群岛视察,并强调纳土纳群岛及其海域是印尼的领土,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结合美国的重返印太战略来看,印尼把事情闹大,无非就是想碰瓷中国,引起美国的注意,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我们对纳土纳群岛的立场
中国在纳土纳问题上一直表现得很克制,我们一向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态度处理国际关系,印尼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势必会给双方带来更多利益。
如果中国与印尼发生冲突,就会使美国坐收渔翁之利,中国决不能让美国得逞,还是要从大局出发,和平解决问题,这不仅维护了双方的长远利益,更让美国无从插手。
但如果印尼还是置若罔闻,执意将事态扩大化,那么中国也绝不客气,坚决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纳土纳群岛海域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公开宣称,拥有这一地区的主权和管辖权,中国重申对南沙群岛附近有关海域拥有历史权利,这些海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捕鱼区。
纵观中国外交部对印尼的回应,中国从未使用过“九段线”一词,取而代之的是“历史性权利”,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坚持认为,与印尼在纳土纳部分海域存在海洋权益主张重叠,承认印尼对纳土纳群岛及其12海里领海的主权,但不承认延伸200海里的印尼专属经济区。
题外话:南海填海神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实力增强,中国在南海控制力与日俱增,原来涨潮时,战士们只能站在齐腰海水中戍边,住的是竹子搭建的高脚屋。如今的扬沙船,一年填出的面积,超过别国十年造岛总和。海上力量的崛起,意味着这片远离大陆的海域,再也不是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