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法西斯国家种种泯灭人性的残酷暴行,至今看来依旧触目惊心,就像德国纳粹的种族大绝杀、集中营,日本的南京大屠杀,无数生命因此消逝。但在南京大屠杀中,却有个纳粹人保护了二十五万中国难民,使得更多的中国人避免被日本人杀害的命运存活下来,为纪念这个外国友人,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有他的身影,如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个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德国人就是约翰·拉贝。
从商人到纳粹
约翰·拉贝出生于1882年,父亲是一位船长,以出海捕捞为生,年幼的约翰·拉贝也曾想过继承父亲的大船,去征服大海,不曾想飞来横祸,父亲出海遭遇意外永远的离开了他,约翰·拉贝开始和母亲开始了单亲生活。初中毕业后,来到非洲殖民地莫桑比克工作,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国外的世界,他同情非洲人民的悲惨生活,可他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几年后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西门子公司聘用,派遣到中国工作。
1908年来到中国的约翰·拉贝被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深深吸引,虽然现在的中国在列强欺压,但其中的历史文化并不会消失,于约翰·拉贝开始对中国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中国待上三十多年,还与许多热情的中国人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你由于形势所迫,他加入了德国纳粹党,但他始终秉承着人道主义,从来没有参加后任何杀烧抢掠的行动,但这一决定却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为中国人提供庇护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就将南京攻陷,而还没有来得及逃亡的南京市市民遭到了日军的疯狂杀害。当时担任南京安全区的约翰·拉贝不忍心中国百姓遭受如此伤害,与其他外国朋友利用纳粹身份,一起建立了25个安全区,收留大量中国难民。日本人由于约翰·拉贝的特殊身份不敢对他的安全区动手,但却嚣张跋扈地在安全区面前闹事,引诱中国人出来将其杀害,甚至还将尸体堆积在安全区外。
见到日军如此行为的约翰·拉贝,更加坚信自己的保护中国人的决定是正确的,即使从外边运输物资经过日统区被压榨大量的过路税,花费大量的钱财,他也忍辱负重,为安全区中的中国难民提供基本的物资保障。
回国后的遭遇
南京大屠杀过后,约翰·拉贝受命,带着大量南京大屠杀的影视证据和有关南京大屠杀记录文献返回德国。回到德国的约翰拉贝第一时间向当时的总统希特勒举报了这件事,并在德国各地举行演讲宣传日本法西斯的残暴行为,结果等到的不是德国当局对日本的谴责,而是士兵来到约翰·拉贝家将他拘留,并没收他的影片,警告他不许再进行反日演讲,约翰·拉贝失望至极。
虽然不被当局认可,但起码当时还是纳粹党当权,约翰·拉贝的生活还过得去。后来纳粹被推翻,约翰拉贝由于参加过纳粹党,沦为被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经常挨抓去审问、批斗,失去了工作,更不被人同情,艰难度日。中国人民听说了之后,纷纷捐钱捐物,要求国民政府帮助约翰·拉贝,约翰·拉贝得到了中国的接济,勉强度日。仅仅几年后,也就是1950年长期积累没有及时治疗的病症爆发,我们的这位德国友人逝世了。
约翰·拉贝虽然去世了,但他对中国的帮助还没有结束,他留下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本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为日本的罪行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并在1997出版,被翻译成各国语言,是公认的南京大屠杀最具有研究性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