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规律运动习惯
由易到难,缓慢起步
当人决定去执行一个计划,初期阶段一定充满活力、干劲十足,即使累得半死,也甘之如饴。不过,这样的热情能维持多久呢?比如,有的人选择健走项目,开始的几天里,每天暴走几万步,可是连续运动过量所累积下来的“痛苦”,终有一日会压过原先的“热血”,运动变成了“苦差事”,自然就难以坚持。
所以,运动初期切勿躁进,开始健走时,先放慢步速,让自己在舒适、无负担的状态下,由易到难,由短距离至长距离,培养规律健走的习惯,让运动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忍受”。
设定 “可见的”运动计划
所谓“可见的”,有两个含义。一是运动量要设定在自我能力范围内,符合现阶段体能要求。比如,青年人健走20分钟非常轻松,那么健走45分钟,就是个能够完成的小挑战;二是将运动计划白纸黑字地写下来,贴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去完成。
运动打卡,做记录
打卡不仅仅用于上下班,每天运动也可以打卡。比如,画一个纸质表格,每天健走一万步以后,在上面打钩,并记录当天的运动感受等,这样不仅起到督促作用,还能把记录作为珍贵的运动笔记,去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有减肥需求的人,可以制作一个电子表格,每天健走,并定时称量体重,把数据处理成线形图。没有什么比“赤果果”的图形更能刺激人了,看着初显成果的记录,你是否更有信心了呢?
事先准备好运动装备
事先准备好运动装备,能提高运动的动机。比如,若想晨起健走,可在前一天晚上,将衣物、鞋、计步器等物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对于一些人来说,早起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可是一旦事先做好了准备,第二天起床的意志力就会增强不少,爬出温暖的被窝会更容易。
安静地听完借口,再出发
外面风大,今天好累……出发前,一定会有N个不想运动的借口萦绕在头脑里。此时,不要拒绝,不要做出回应,安静地将理由逐个听完,然后扪心自问:“那又怎样?下馆子为何不嫌风大?累还不是照样能嗑瓜子?”反驳完自己,换上衣物,外出健走。运动最痛苦的不是运动本身,而是下决心的过程,身体一旦动起来了,那些五花八门的理由,也就烟消云散了。
规律运动指的是什么 科学运动为什么强调规律运动
规律的运动指的是保证运动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不能断断续续的。从健身角度出发,每周3-5次的运动频率是最合适的。
坚持运动,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才能够起到最好的锻炼健身效果,这就是规律健身的重要性。
蒙特梭利第五课|掌握孩子身体发展规律及运动敏感期的合理活动
一组13号周小美第五次作业
一、听课亮点
真正的教育源自生活,不要太注重市面上的噱头,有时候也不需要太大的投资和花样。我们平时要带孩子多去户外运动,可以跑,可以跳,也可以去攀爬,这些都是锻炼孩子肌肉发展。
运动技能是习得,没有办法教和替代,只能提供环境。
0-6岁的孩子具有运动敏感期,抬头,趴,坐,爬,给孩子,适合他发展的环境,比如说爬的时候提供爬行垫不要太花,让孩子越爬越熟练,越爬越快,站的时候给孩子一个站的环境。走路的时候给孩子一个走路的环境,比如一个小推车,不是学步车。父母用心给孩子布置适合孩子环境活动的空间,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让孩子自由发展。
前庭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大支柱,要孩子安安分分听课、写字、阅读,这些都跟前庭发育好有关系,发脾气跟前庭发育不好有关,多跑多跳的孩子是很满足的,刺激要充足。感官统合系统失调的孩子主要就是前庭失衡。
2.整理孩子大肌肉运动的发展规律,写出相应的活动。
1.俯卧运动
俯卧运动,对孩子的IQ有积极影响,孩子趴着的时间越长,越有好处,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让他有趴着的机会。
2.翻,滚
3-4个月,用毯子辅助,训练孩子平衡力,帮助孩子翻身
3.人工秋千
目的是提高孩子协调能力,增加亲子关系,适合三个月以上宝宝,动作要轻柔,避开吃奶后,在爬行垫上,要注意高度。
4.爬盒子
增加乐趣和难度,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空间概念和协调能力,比如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的盒子给你留着让孩子去爬,适合8个月的宝宝。
5.腿上跳
观察孩子的自发行为,就是孩子的发展行为,在大人腿上跳建立了亲子关系,也加强了孩子腿部力量为站做准备。
6.球,孩子很喜欢,既是数学概念,也是感官概念,根据孩子的年龄来玩球的游戏
平衡球,不满一岁的也可以玩,比如趴在上面,大人抱住腿往前推往后拉。大一点的可以坐在上面。
7.走路
少抱孩子,多走路,2-3岁孩子可以走很远的路,比如说走走停停玩玩游戏,这种充满了乐趣的走路。
3-6岁孩子的运动
很多孩子真不用报各种班,走路、跑步、转弯、爬高、攀岩、跳绳、跳远、投球、拍球、走线、走平衡木,骑车,玩单杠、举重,蹦蹦床,运动对脑部发育很重要,对孩子智力也很关键,一个运动会牵系孩子身体很多部位,对左右脑发育有很多帮助。
实战作业
1.根据你孩子的年龄(或幼儿园你观察的孩子)给孩子制定运动活动计划(1-2个活动)
2.教孩子一起做活动,然后观察记录,心得(此活动是否适合孩子,是太简单还是太复杂,孩子是否感兴趣)
孩子年龄:2岁4个月
设计活动1:骑三轮车
设计活动2:下楼梯,走马路牙子
设计活动3.跑步
观察记录:这几项活动可以增强腿部肌肉能力,平衡力,平时带孩子出门我们都会这样玩,孩子非常感兴趣,2周岁就会私三轮车、转弯,下坡,上坡都很灵活,走马路牙子和爬楼梯也是非常得心应手的,家里的楼梯比较陡,一般会扶着上下都不需要大人,腿部力量还是很好的,跑步对于爬了3个多月的他她来说,从来没摔过,很稳速度也很快,前庭发育还好,这些运动也符合孩子生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