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飞船(简称神九;计划发射中)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无疑将为我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我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
中文名:神舟九号宇宙飞船
英文名:Spacecraft Shenzhou nine
简称:神九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基本简介神舟九号神舟九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实施交会对接任务的第二艘飞船,早在神舟八号执行任务之前,便按照批生产模式,与神舟八号、神舟十号一起通过了生产测试。因此,在执行追踪飞行器、交会对接、提供载人环境和上行载荷等任务方面,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并无二致。神舟九号所面临的新突破是要攻克“人控手动”的难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手动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九号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航天发射场,通过长征二F遥九火箭发射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发射期间,百余幸运网友祝福信寄语航天员:乘神舟九号追梦航天人。
内部结构神舟九号结构示意图新华社发神九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职能为搭载水、食物、推进剂和实验设备,用作紧急逃生飞船(救生舱)和进行载人空间对接,神舟九号飞船将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神舟九号长约9米,最大直径2.8米,质量约8吨,与过去飞船相比,可靠性更高、时序更合理,故障处置余量更大,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神舟九号飞船的总装要经过上千道工序,是卫星总装工序的两到三倍。
跟踪测量系统神舟九号前部装有微波雷达、激光测距仪,可对天宫一号进行捕获、跟踪、接近、对准,与天宫一号上的信标、应答机构构成一套完整的跟踪测量系统。
对接机械装置神舟九号前部装有“异体同构周边”对接机构,用于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
电源系统神九飞船绕地球飞行1小时耗电只需1.8度,相当于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飞行一天,“神九”只需43度。“神九”有3种电源:太阳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应急电池。
电视摄像机提供从神九上观察天宫一号的图像。
推进舱推进舱呈圆柱形,舱内安装推进系统发动机和推进剂、飞船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设备,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地面提供能源和动力。
返回舱形似大钟,航天员可乘坐它上天和返回地面,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内设有仪表显示、报警和照明设备。设有手动操作手柄及专用配套设备,必要时航天员可手动控制飞船姿态。装有可以降落的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
轨道舱呈圆桶形状,提供出舱活动需要的气阀舱功能和航天员生活舱功能,装有泄复压设备,舱外航天服存放架。
内饰及其它综合显示屏:
显示电视摄像机观测到的图像
控制手柄:主要用于航天员对神九的姿态和位置的控制。
内饰:“精装修”,每一块装饰布都比着飞船的“身量”裁出。
坐椅:坐椅根据女宇航员的身型进行了调整。
应急措施万一发生不测,应急电源会启用。出现紧急情况,飞船返回地面需要4小时,应急电池可以确保飞船供电,以及落地后为搜集系统提供24小时供电。
另外,飞船系统设计了应急返回救生方案,一旦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地面指挥系统将无法为飞船计算精确落点,飞船将启动自动应急返回系统。届时,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这个智能管理员,发挥作用,它可以寻找落点的优选方案,实现飞船自主应急返回。
飞行乘组飞行乘组飞行乘组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景海鹏作为本次任务的指令长,将在整个乘组中发挥核心作用。刘旺被分配的主要任务是“交会对接操作岗”。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将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
特点完成交会对接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模拟图3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进行手动交会对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称,“手动对接成功率比自动对接要高,但对航天员考验更大。”
女航天员中国将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女航天员感觉更敏锐,心更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强。
停留时间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更长时间。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13天,是神舟系列飞船停留最长的一次;
实验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实验操作,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是头一回。
发射时间酒泉发射场神舟九号发射的最佳时间为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点火时间为18时37分21秒。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介绍,此次神舟九号任务需要“零窗口发射”,火箭预定点火时间的偏差不超过1秒。所以,除了第一个最佳的发射窗口,此次发射还确定了第二发射窗口:6月18日17时41分40秒;第三发射窗口6月20日16时45分52秒。
航天食品神舟九号的“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余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这些食品主要包括主食、配菜、调味品、饮料等几大类。神九航天员一日三餐都能吃上炒米饭,分别是:什锦炒饭、咖喱炒饭、冬笋火腿炒饭。除了主食,黑椒牛柳、雪菜肉丝这些平时餐桌上常见的炒菜在太空也能吃到。此外,还有酱萝卜等小菜,有荤有素还有凉菜,搭配颇为精心。
航天员在失重的环境下,有可能会出现味觉暂时退化的情况,为了避免航天员在太空中出现口味变化,此次食品包中还备有各种调味品,如叉烧酱、川味辣椒酱等。此外,还有巧克力、菠萝汁、浓香奶茶、柠檬茶等颇受女性喜爱的餐后甜点和饮料。专家表示,为保证航天员的体能,他们的一日三餐是经过精密设计、科学搭配的,这些食品都体积小、能量高,并保证在发射振动时也不会碎。
发射意义神舟九号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由此为中国航天事业掀开突破性一章,向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的太空筑巢之梦迈出关键的一步。
图册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飞船转运出加注厂房风淋间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飞船转运至加注厂房长征二F遥九火箭助推器进行吊装火箭芯二级和一级进行吊装神舟九号飞船空运至发射场附近机场吊卸神九飞船整流罩火箭专列驶入发射场厂房参考资料
1.神舟九号飞船·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