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事件是中美抗日战争后期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国民政府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斗争,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此为史迪威事件核心。其经过大致为:1942年1月,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司令。派史迪威为驻中、印、缅美军司令,并兼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和罗斯福总统的代表。史迪威于3月上旬到达重庆。他来华的任务是: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参加同盟国监督美国援华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协调各派力量进行抗战;控制在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以维护交通运输。史迪威受命来华后,比较客观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主张凡是中国抗日的力量,都应得到国际的援助,由于他在抗战主张、争取美援、军事指挥权、远征军作战等问题上与蒋介石发生矛盾冲突,且这一矛盾日益尖锐,美国政府发出召回史迪威的命令。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离开中国回到美国。
中文名:史迪威事件
发生时间:
主要人员:史迪威
中文名称:史迪威事件
外文名称:Stilwell incident
时间:1941年
主要人物:史迪威、蒋介石
结果: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历史背景:抗日战争后期
事件背景1942年1月3日,同盟国决定:反轴心国盟国最高区域统帅部及西南太平洋区统帅部已组成,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国等)陆空军最高统帅由蒋介石担任。1月5日,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美国政府还应蒋介石的要求,派史迪威为驻中、印、缅美军司令,并兼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和罗斯福总统的代表。
事件经过美国政府还应蒋介石的要求,派史迪威为驻中、印、缅美军司令,并兼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和罗斯福总统的代表。史迪威于3月上旬到达重庆。他来华的任务是: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参加同盟国监督美国援华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协调各派力量进行抗战;控制在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以维护交通运输。
事件结果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离开中国回到美国
史迪威事件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允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后,为尽快实现罗斯福总统所倡议的设立中美英三国政府代表组织——联合计划作战参谋部的建议,俾加强中美英三国问的进一步合作,于1月4日致电在美国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嘱其请求罗斯福总统遴选其亲信的高级将领来华,担任中国战区联军司令部所属参谋部之参谋长职务;
而美国政府也正拟物色一高级将领赴中国协助作战。双方为此一拍即合,后经反复磋商,选定“想象力丰富,灵活多变,自信心强”的美国陆军第三军军长史迪威少将担任此职。
飞赴重庆1942年1月23日,美国陆军部正式发布史迪威职务的新命令,2月11日,史迪威以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美国援华物资监督、美国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代表、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间联络员的多重身份,偕其参谋人员及部分警卫人员从美国纽约启程赴任,[1]3月4日抵达重庆,开始了在另一国度长达二年零八个月的生涯。
事件经过产生分歧1942年3月8日,蒋介石正式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并授命其指挥入缅的中国军队第五军、第六军。但就在史、蒋开始合作的同时,双方在指挥权、隶属关系以及战略战术上开始出现分歧和矛盾,这种矛盾随着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发生、失败更加突出和加深,以致出现蒋介石每提出一个观点,都遭到史迪威的反驳;史迪威也萌发出“要么任事态自由发展,不闻不问也不干涉,要么辞职不干,离开这里”的想法。
矛盾激化,相互指责史迪威事件1942年6月,美国政府决定将原属中国战区、驻守印度的美国第十航空队及美国派遣来华的A一29轻型轰炸机一队调往埃及,这对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失去西南国际通道的中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也更加加深了史蒋之间的矛盾,双方已从战略战术上的不同与争论,发展到对个人品行的相互诋毁与人身的恶毒攻击。
蒋介石不仅第一次表示了对史迪威来华工作的不满,指出美国政府之所以援华物资不多、不及时,完全是史迪威不能及时向美国政府和军方报告与建议所造成,并称史迪威“言行无常,似有精神病状态”;史迪威则指责蒋介石是一个“顽固、无知、满脑子偏见和自负的暴君”。在此情况下,蒋介石第一次萌发出“撤换史迪威”的念头,并命令在美国的宋子文,与美国政府“重新协商参谋长的职权”,同时希望美国方面“最好能主动召回史迪威”。
矛盾激化
史蒋之间的矛盾,经中美双方的种种斡旋特别是罗斯福总统行政助理居里的亲自到重庆调解,以及美国对华援助的增加、中美中英不平等条约的废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暂时得到缓和。
这以后,史迪威倾其主要精力,于印度和中国云南训练中国军队,并提出了整编军队、清除无能高官、澄清指挥系统等种种建议;与此同时,史迪威还超出意识形态的差异,坚持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方针,主张予国共双方军队以平行援助,同时建议将国民党封锁陕甘宁边区的数十万嫡系部队用于抗日前线;
史迪威事件为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史迪威还冲破层层阻力,向延安派出了以包瑞德上校为组长的、代号叫“迪克西使团”的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从而开启了美国政府、军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先河。
史迪威的举措,从根本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传统政策,更与国民党所坚持的“溶共反共”政策水火不容,从而孕育着双方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和激化。
辗转回美1944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豫湘桂大溃败,美国政府要求蒋介石赋予史迪威以指挥中国军队全权的时候,蒋史矛盾得到总爆发,美国政府与蒋介石双方为此反复磋商、争论甚至摊牌。
最终美国政府在蒋介石不撤换史迪威中美两国即无法合作的要挟下,从维护美国本身及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出发。
于1944年10月19日致电蒋介石,同意召回史迪威,另委魏德迈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2]史蒋矛盾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结束。
1944年10月21日下午,史迪威离开重庆飞昆明,转道缅甸、印度回国,先后就任美国国内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太平洋战场美国第十集团军司令等职,1946年10月12日病逝于美国。
史迪威史迪威1904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步兵科,历任美军在华语言教官、天津美军步兵第15步兵团的一名营长以及美国驻华公使馆的陆军武官。但是他从来没有实战经验,没有接受过高等的指挥教育,其以往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办公室里,受命之际他担任少将师长不久,因担任联军参谋长当以中将为宜,这才特例拔擢他为中将。
1942年3月,史迪威首次在重庆拜谒蒋中正之际,他报告其此行身负有六项使命,即美军驻华、印、缅军指挥官、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制人、代表美政府出席重庆军事会议、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间的联络员、滇缅公路监督人以及在印缅美国航空部队指挥官。经过蒋中正追询,他这才姗姗答道:“本人为钧座之参谋长,直接受钧座之指挥。”
史迪威赴华伊始,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便是缅甸的联合作战事宜。而在此时期,盟军在东南亚的局势可谓是急转直下。在他准备接受任命之际,盟军的美英荷澳司令部依然看似颇有实力,日军通往印度洋的海路还未被打开,于是对于中国方面准备派遣远征军协助守卫缅甸的提议,英方始终拒绝。然而在日军强大攻势面前,盟军不堪一击,连位于印度洋的缅甸都在日本南方军的攻势下摇摇欲坠,英国方面这才同意让中国军队大举入缅。
评价历史评价蒋介石晚年时期(右为夫人宋美龄)史迪威来华与史迪威的被召回,不仅是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大事件。
毫无疑问,史迪威将军作为一名正直、坦率、公正的美国军人,在华期间“曾对中国之抗战事业与中美两国人民真正友谊的建立,有过很大的功绩”,被誉为“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新论国民党军队在日军进攻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为保存实力,蒋介石要求将正在酣战的中国缅甸远征军撤回国内,这让史迪威气得发疯,他向马歇尔建议由自己全权指挥中国军队,甚至将共产党的部队也纳入他的麾下。
这番建议最终得到罗斯福总统的首肯,他晋升史迪威为四星上将并且给蒋介石去信,让他交出指挥权并由美方支配美国援华物资。
过去史学界的观点认为蒋介石一门心思搞独裁,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而以今天客观的眼光来评价蒋介石,应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因为不论何因,向一个主权国家公然索取对全国军队的指挥权,是违背国际关系准则的。在蒋介石看来,尽管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但中国的抗战还是应由中国来主导,因此军队指挥权不能交给美方,援助物资的支配权也不应交给援助国。可见蒋介石对二战期间的国家主权还是非常看重的。
参考资料1.[抗战史上的今天]1942年2月2日 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环球网
2.史迪威记载蒋介石:自以为是主的化身 实际很愚蠢·新浪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