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南部。面积26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娘娘坝,人口5120。镇区地处金池河畔。1949年设十四区,1956年改置娘娘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置镇。
中文名称:娘娘坝镇
外文名称:Niang niang ba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秦州区
电话区号:0938
邮政区码:741004
方言:天水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机场:天水机场
火车站:天水站
车牌代码:甘·E
最高海拔:2169米
历史沿革娘娘坝,传说明朝时曾因金花圣母娘娘镇守牡丹山而得名。民国时期为兴隆镇所辖。1949年设立天水县第十四区,下辖金池、沿川、白草三个乡。1956年三乡合并成立娘娘坝乡,1958年与齐寿、李子、钱家坝合并成立娘娘坝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齐寿、李子、钱家坝公社,1968年又并入钱家坝和孙集公社部分大队,1967年改为红阳公社,1981年恢复原称,1983年改为乡,1985年划归秦城区,2001年撤乡改为镇,2004年3月撤乡并镇后将原李子乡并入娘娘坝镇,行政区域变更和撤出并组后,现辖28个行政村。
环境资源该镇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铝、铜、赤铁、硅矿产物,近年不同程度有了开发。全镇总面积22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500亩,森林面积171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核桃、松籽等。
娘娘坝农历每逢农历三、六、九为农贸集市日,上市商品以木料、山货、禽蛋、日杂、百货、蔬菜为主,集市规模较大。娘娘坝、传说明朝曾派花圣母娘娘镇守过境内牡丹山,故起名“娘娘榨”,后传音为娘娘坝。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有28个村委会,89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3788户,农村人口18829人,男9791人,女9038人,共有按农村劳动力7525人,男4388人,女3137人,劳动力文化分组,高中以上655人,初中1142人,小学2405人,文盲半文盲299人。全乡28个村,村村通路、通电、通邮。
优势区位优势距天水市37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地貌多变,天然林复盖面积大。夏季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四季分明,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城市居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建设优势娘娘坝村街道小城镇建设“两纵四横”的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上宅下店小二楼遍布国道两侧,农贸、百货批零、餐饮、加工、服务等行业结构合理,功能齐全。
参考资料1.娘娘坝镇简介·词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