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事布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yuè shì bù ,即月经布。女性在每月来月经之时,便将“月事布”横系在腰间,目的是用来吸收污血,饱和之后将卫生带里吸满污物的东西倒掉,将“月事布”用水加皂葛等清洗干净,晾干之后以备下次使用。考古学家曾在古墓中发现古代贵族女性的私人用品,是一种轻薄的丝织品,长69cm,宽11cm,两侧有长丝带,用于腰间固定,这种东西被称为卫生带,即月事带,这可能就是现代人后来对于卫生带最直接的了解的来源吧。
中文名:月事布
别名:月经布
用途:吸收污血
拼音:yuè shì bù
注音:ㄩㄝˋ ㄕㄧˋ ㄅㄨˋ
简介据文献记载,古代女性都会制作一个小袋状的布条,布条里面装满草木灰,两头同线横系在腰间,就形成最早的卫生带,在当时被称之为“月事布”。
使用方法女性在每月来月经之时,便将“月事布”横系在腰间,目的是用来吸收污血,饱和之后将卫生带里吸满污物的东西倒掉,将“月事布”用水加皂葛等清洗干净,晾干之后以备下次使用,情况紧急时也用火烤。
历史介绍在古代封建社会,这种东西在集市上是没有卖的。都是女子在闺房中自己亲手或母亲给缝制的,而且是在极其隐蔽的环境中完成的。古代女子的月事通常被认为是污秽之事,月事布是不能被旁人看见的。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使用这种高档的“月事布”。“月事布”的使用和更换频率,完全取决于家庭的贫富程度。古代穷人家的女子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使用“月事布”,她们通常是用棉花制作的塞子阻止污血流出。
有些时候连棉花都是奢侈物,草木灰就成了代替之物。这些诸多条件的限制,也间接的造成了古代女性妇科疾病的高发。皇家女性的月事处理自然要强过普通女子的很多倍,月事工具的材料都是丝绸、蚕丝等高档货。
古书中关于女性处理月事的记载,在现实考古中也得到了印证。在一座南宋女性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关于月事的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女性墓中发现了女主人的三条卫生带,形状确实如文献所记载,和今天的卫生棉条很相似。词语解释yuè shì bù ㄩㄝˋ ㄕㄧˋ ㄅㄨˋ
即月经布。《淮南万毕术》“赤布在户,妇人留连” 汉 许慎注:“取妇人月事布,七月七日烧为灰,置楣上,即不復去,勿令妇人知。”亦省作“月布”。 褚人穫 《坚瓠广集·娼家魇术》引晋张华《博物志》:“月布在户,妇人留连。注谓‘以月布埋户限下,妇人入户则自淹留不肯去。’”[1]
古代月经一直被污名化、神秘化,道教甚至还用月经制作“红铅”这种丹药。但“红铅”不是一般的女子月经,而是处女的第一次月经。据传,明朝的明世宗为了获取红铅的原料,给那些年幼的宫女大量服用催经药物,对宫女们的身心造成极大摧残,甚至导致宫女送命。于是在明嘉靖21年(1542年)10月20日夜里,宫中发生了宫女试图勒死世宗的“壬寅宫变”,结果杨金英、邢翠莲等10余名宫女和端妃曹氏都被凌迟处死,并被诛族。[2]
参考资料1.月事布·汉语词典
2.古代女子月经来了怎么办,月经在古代称为什么·太平洋亲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