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碣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地处东江河畔,东接石龙古镇,西临东莞市区,南距深圳78公里,北离广州6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广深走廊中间,与东莞市区一衣带水、隔江相望,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被东莞市冠名为数码产业重镇。据有关资料显示: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委会、一个居民委员会和75个村民小组。石碣镇位于东莞市北面,北接广州市增城区,南与东莞市区隔江相望,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
地理位置:东莞市东北部
中文名称:石碣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东莞市
下辖地区:辖14个村
电话区号:0769
邮政区码:523000
面积:36平方公里
人口:20.32万人(2015年)
方言:粤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袁崇焕纪念园
火车站:东莞站、东莞东站
车牌代码:粤S
行政代码:441900101
身份证前6位:441900
历史沿革石碣镇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立村建镇,现属于广东省东莞市。
行政区划石碣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下辖14个村、1个社区域和76个村民小组。行政代码:441900101
下属村、社区:
城中社区、唐洪村、水南村、石碣村、刘屋村、横滘村、鹤田厦村、四甲村、沙腰村、梁家村、桔洲村、单屋村、涌口村、西南村、黄泗围村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东莞市石碣镇地处广深走廊中间和东莞市北面,全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东临石龙镇,西邻高埗镇,与市区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东莞市石碣镇地质构造上,处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
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
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东莞石碣握东江和广洲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
气候东莞市石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
最暖为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
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
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人口民族人口数量:截至2014年,户籍人口4.48万多人,新莞人20.32万人。
主要民族:汉族
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
水资源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博罗县、惠阳市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新开河口,有发源于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有企石河流入。
交通镇东面有广深铁路中间大站--石龙准高速电气化火车客运站;南有石碣大桥和大王洲大桥,分别连接莞龙公路和东莞市区;北有江龙大桥连通广汕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市五环路经过该镇;附近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还有虎门港、黄埔港,水、陆、空运畅通省、港、澳。石碣已成为广东南北运输干线上的交通重镇。
经济概况概述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11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9.1%,工业总产值达359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1.8%。上交税收13.9亿元,增长26.4%,其中完成国税9.1亿元、地税4.8亿元,分别增长20.3%、46.5%。各项存款总额114亿元,比上年底增长15.6%。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9亿元,镇、村、村民小组三级集体总资产达60.5亿元,增长8.0%,其中镇本级总资产达23亿元,增长16.7%;村级总资产达24.6亿元,增长3.7%;村民小组级总资产12.8亿元,增长2.5%。
2008年,石碣镇新签利用外资协议8宗,同比增长14.3%;增资协议20宗,同比增长66.7%。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4741万美元。
至2008年12月,石碣镇共有个体私营工商牌照11622个;注册资金6.4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体私营缴纳税收总额3.14亿元,其中缴纳地税总额0.73亿元,同比增长11.3%。
2008年,村、村民小组两级总收入6.13亿元,增长1.05%,纯收入3.19亿元;群众存款余额达7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7%;农村人均纯收入12462元,同比增长5.7%。
有序开拓内销市场,促进企业拓展内销业务,内销比重明显增加,已达企业总业务量的42%,比上年增长6%。
加强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程建设,进园企业达24家,其中承接珠三角转移企业13家,已投产的有7家,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始税收共享。2007-2008两年共分享税收分成100多万,实现建园投入转向盈利分红。
第一产业石碣每日分级加工供应香港市场的蔬菜达700多吨,成为全省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发动17家蔬菜流通户成立东莞市润丰果菜有限公司,并筹资2亿多元兴建占地167.63亩的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打造珠三角地区蔬菜出口平台。
农村经济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全镇村组两级总资产39.84亿元,同比增长0.48%;总负债7.04亿元,同比减少11.8%;应收款总额5.2亿元,同比减少13.6%;资产负债率17.7%,同比下降2.7%;全年纯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7.38%;共有1007宗集体资产上平台交易,成功交易825宗,溢价714万元,溢价率5.57%。
第二产业石碣镇制造工业迅猛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石碣镇已形成了以电子工业为龙头,电器、五金、时装、皮革制品、纸品等100多个产品系列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200多家,是1978年的33倍,其中,引进外资企业500多家,累计引进外资11亿多美元,且有16家是海外上市公司,这些前来投资的公司有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建有配套完善的标准厂房320多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12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500多家,有18家是海外上市公司。在石碣,电子产业一枝独秀。据有关资料显示:全镇有电子企业450多家,其中外资电子企业190多家,有14家是海外电子上市公司。石碣生产的15种电脑资讯产品产销量居世界前三位。
2008年,该镇民营企业获得的省市扶持资金超过300万元,台达电子电源(东莞)、东莞莫仕连接器2家企业被评为市“工业商贸龙头企业”,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东莞市外资企业杰出贡献奖”。协助符合条件的民企做好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争创名牌,镇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前锋电子、三立灯饰、杰洋电子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了LED路灯大功率开关电源,并批量应用于生产。该镇被评为“东莞市第一批知识产权示范镇”、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东莞石碣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前锋电子等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家评估,乐邦电子和智高文具被评为省著名商标。2009年,发挥全国首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品牌效应,探索建设“石碣创造”区域电子品牌,巩固提升电子信息行业的支柱与主导产业地位。
2014年,石碣镇北部将打造成以电子、高端新型电子元件产业为主体,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按照此控规,整个片区分为两个组团,规划建设12幢百米高楼。该片区将打造成以电子、高端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重新选择与定位、用地布局优化调整、交通梳理,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该片区将成为土地集约利用、现代文明和田园风光有机结合的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中小型工业的产业基地、石碣镇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石碣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979—1992年,为起步阶段。在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的同时,开始引进“三来一补”企业。1979年成立第一间合资企业——东文磁带音响有限公司,1989年引进第一家台资IT企业——东聚电业有限公司,发展外向型经济,并确立了“工业立镇”的发展目标。
1992—2000年,为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该镇开始全面建设新城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城镇化的目标。同时,大力招商引资,一大批外资企业相继落户该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石碣镇民营经济起步和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2001年以来,为转型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加快全镇截污管网建设,至今已投资近30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15%左右。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交警大队新停车场、挂影洲围大堤整治(第五期)、排涌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
加快沙腰污水处理厂、石碣富盈雅高美爵酒店的建设与崇焕路高压铁塔改造的步伐,大力推进经贸广场的筹建。做好西区江滨新城建设、"三纵三横"道路升级改造以及黄泗围村、石碣村、西南村旧村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对江滨新城项目刘屋、横滘两个村委会的征地,做好需改造升级的道路、交通分局新办公大楼、石碣医院扩建工程、新汽车客运站、石碣大桥收费站迁移项规划设计工作。乡镇发展石碣镇民营经济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3月,该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1万余间,比2001年增加5800多间,涉足的行业有制造业、服务业、商业等,其中,恒兴电子荣获国家级民营科技创新奖,成为东莞市荣获该奖项的8家民营企业之一,前锋电子、海昌船务被评为"市民营50强"企业。民营制造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全、品种多,除以电子产品为主外,还有电器、五金制品、玻璃制品、灯饰制品、现代家具、服装服饰、文化用品、皮革制品、精制食品等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石碣镇众多的民营企业如高雅画框厂、华发纸品有限公司等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越来越高。石碣镇制定《石碣镇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石碣镇民营经济发展协调办公室工作指南》。
农村工作完成第三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并组织新一届村(居)书记、主任到东莞市进行业务培训。2005年下半年,已进入股权证制发阶段。开展"千干扶千户"活动,实施"创业石碣"工程,加强农村就业再就业工作,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民免费培训,促其就业再就业,增加群众收入。200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免费培训471人次,安排606人就业。
文化建设石碣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镇内建有复盖全镇的有线电视网络,全镇共有书店15间,电影院6间,投影场13间,桌球场8间,溜冰场10间,保龄球馆1间,高尔夫球练习场1间。已经建设完成和投入使用的文化中心、袁崇焕纪念公园,进一步完善石碣镇娱乐文化设施。同时,石碣镇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群众身心健康。
启动国家文明镇创建,举办第二届"文化体育艺术节"、五届读书节和2010年龙舟大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化资源,建有各类文艺协会8个、业余文艺团体1个,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15个;打造特色体育品牌,石碣射击馆被命名为"中国射击协会后备人才基地";大力整顿文化市场,全面清理"黑网吧"、"黑影吧"、"黑K吧"等,文化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农民健康石碣镇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帮助农民掌握基本卫生知识,形成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水平。2004年和2005年两年,镇拨款800多万元用于创建"行动"示范镇专项经费和构建公共卫生"三大体系建设"经费。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小册子等媒介开展健康信息传播和核心信息宣传,并在全镇各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医院、妇联、计生等部门还经常到社区、学校、工厂开展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健康咨询等健康教育"面对面"活动,群众的健康行为和大卫生观念逐渐形成。2005年,全镇农村居民平均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2.1%,健康行为率达94.1%。通过两年的探索和努力,2005年,石碣镇被评为东莞市首个"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东省示范镇,并被省推荐参加全国示范镇考核评选。
教育工作该镇全力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小学联合办学,新建第三小学,扩建第二小学,规划将职业中学扩建成一所综合性高中。积极创建等级学校,镇中心小学成功创建省一级学校,石碣第二小学和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市一级学校(幼儿园),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功创建市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启动名师、名校长、名校工程,公选联办小学正副校长。
医疗工作石碣镇建有一级甲等医院1间,卫生站14间,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00多人。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医疗保障,构建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环境卫生体系。积极开展糖丸服食、注射预防流感疫苗等活动,强化防疫工作。加强对医疗行业的整顿,打击无牌无证照经营,净化医疗环境。
通信工作石碣镇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通信建设,形成先进、完善、方便的电信网络和复盖全镇的宽带网络,为全镇宽带业务的开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石碣率先成为东莞市的电话镇之一。镇内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无钱寻呼机等现代通信工具被普遍应用,与国内、国外通信都极为方便。全镇电话总容量达7.5万门,全镇电话用户5.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121%,全镇共有磁卡电话1225门,200电话15000门,发展国际互联网3500多户。2004年,全镇邮政、电信业务收入15475万元,同比增长4.05%;邮政汇款50487万元,同比增8.58%。
治安工作以实现社会治安持续根本好转为目标,积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黑势力、禁毒等专项斗争,坚持严打高压态势,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继续深化"治摩"工作,做好整治本地摩托车准备工作。划定两条道路为禁摩示范路,基本清除异地摩托车。完善治安防范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封闭半封闭小区管理。切实加强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消除治安隐患。
发动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治安工作,加强群防群治。截止到6月25日,全镇共发刑事案件517宗,同比下降24.2%;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46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71名,全镇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全面优化交通秩序,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促使辖区交通事故同期减少366宗,下降了43%。健全领导接访日制度,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和信访督查专员制度,建立司法信访联合接访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调解组织,着力减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2007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72件次,接待来访236人次,办结70件,办结率97.2%。受理劳资纠纷166宗,为员工追回损失170多万元。共发生民事纠纷131宗,成功调解了130宗。对300多家企业开展简易外控载货电梯、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检查。上半年,共查出全镇有13835间"三小场所"和出租屋,并采取措施大力开展整治,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风景名胜袁崇焕纪念公园袁崇焕纪念公园:袁崇焕纪念园位于袁崇焕出生地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占地4.8万多平方米,依傍东江,遥望榴花,湖光柳色,风景旖旎。有牌坊、袁崇焕石雕像、袁督师祠、袁崇焕传记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庙等景点,于2003年1月正式开放。袁崇焕故居遗址1984年6月6日公布为石碣镇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月起属市属公益性文化单位。
袁崇焕是明末抗击后金的爱国英雄、著名将领,为展现其光辉的英雄事迹,宣传其崇高的品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优良道德风尚培养,袁崇焕纪念园以崇焕精神为载体,集仿明建筑、雕像、浮雕、对联、诗歌、书法等手法于一体,使该园成为东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东莞文化名城增光添色。
园内有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精心雕琢的袁崇焕石雕像,十九幅袁崇焕传记浮雕手工精凿,记载了袁崇焕的丰功伟绩;三界庙、袁督师祠雄伟庄严,古色古香,殿宇肃穆,缅怀了袁崇焕的赤胆忠心。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翠瓦朱檐,错落有致,春有石榴火红鸟语花香,夏有波光涟漪荔熟蝉鸣,秋有丹桂飘香绿竹幽兰,冬有山茶含丹池鱼戏水,成为东莞的重点文化设施、旅游胜地。
单氏宗祠石碣镇单屋村单氏宗祠是东莞现存大宗祠之一,建于明正德甲戌年(1514年),到如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宗祠占地1368平方米,为大三开三进式结构,有前门、仪门、寝堂、正堂及东西步廊,深56.5米,宽24.2米,大方石铺地,硬山顶,砖木结构,祠堂正前方乃一亩方塘,视野开阔,正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正门镌有一副对联,横批"单氏十世祖祠",上联典指东莞单氏发源于增城县石滩第十代的衍派;下联典指单氏起源于河南,祖宗乃东周姬氏。高高的大门、牌楼及柱子均为红木,据传是从越南、日本购进的。
"文革"时,有居民拆掉祠堂牌楼后两侧的雕花壁当柴烧,当时还有人想拆掉牌楼主板,在村中长者的再三劝阻下才得以保全,但祠堂里供奉的四五百块单氏牌位,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祠内仍存万历元年所立碑石,土名单氏小宗祠碑一快,碑高164公分,宽80公分,文字清晰可鉴,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古建筑研究价值。单氏宗祠整体建筑以中路为主线,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院廊穿插,廊庑秀美,庭院幽雅。
祠内建筑装饰无处不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等岭南风格的装饰工艺,造型生动,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典型的岭南民间宗祠式艺术建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单氏宗祠改成小学,乃石碣最早的完全小学,直到2000年新学校建好后,单屋小学才从祠堂中搬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千多单屋子弟在祠堂学习成才。为保护好单氏宗祠,当地人可谓不遗余力。1993年,港胞单智仁先生家族牵头,乡亲们踊跃热心捐款修复,专门请梅县工匠"修复如旧",保持统一的风格。
"美化村级生态环境,做好古宗祠安全保护性修缮,是镇村整治生态环境的着力点"。在镇委、镇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镇村两级计划投资入700多万元修缮宗祠,于2008年10月动工,按照方案由外至内分步进行全面铺开修缮,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开发,赋予时代文化因素,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整治宗祠周边地区环境,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岭南风格特色的公园,并申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
·国家卫生镇
·广东省教育强镇
·市文明镇
·市文化建设先进镇
·2007年9月4日,该镇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2005年,石碣镇荣获“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
·2000年,石碣镇被东莞市命名为“数码产业重镇”
·2001年,被广东省定为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
·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珠三角地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05年,被中国电子商会授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称号
著名伟人袁崇焕:石碣镇水南乡人
参考资料1.石碣概况·东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