弢,读音tāo,部首为弓,可作名词,解释为弓袋或向下垂的装饰物。可作动词,解释为隐藏,通“韬”,或解释为包容或束缚。
拼音:tāo
繁体:弢
部首:弓
五笔:xbhc
仓颉:nue
郑码:yzzx
笔顺:折横折折竖竖折捺
平水韵:下平四豪
笔画:8
简介笔顺编号:51552254
四角号码: 12247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F22
词性〈名〉(会意。从弓,比(tāo),象下垂的装饰物。本义:弓袋)同本义
弢,弓衣也。——《说文》
弢无弓。——《国语·齐语》
矢服谓之弢。——《小尔雅》
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左传》
囊;套子 ,乃内旌于弢中。——《左传·成公十六年》
韬略,用兵的谋略 ,从说之则以金版六弢。——《庄子·徐无鬼》
《周史六弢》六篇。——《汉书·艺文志》[1]
〈动〉通“韬”。隐藏
弢迹匿光。——陆机《汉高功臣颂》;弢弓(藏弓入弢);弢光(弢迹匿光的省语。指隐藏光彩才华,不表露于外);弢迹(收敛形迹);弢铃,弢藏(隐藏);弢敛(收敛,敛藏);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
——杜牧《感怀诗一首》;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包容
有韬世之量。——潘岳《寡妇赋》韬世(度量大);韬合(包容切合);韬涵(包含)
束缚;禁锢
解其天弢。——《庄子》[2]
相关词语跅弢不羁、天弢、弢光、弢敛、弢迹匿光、弢藏、弢袠、弢弓、弢钤、弢迹、豹弢、伏弢、锦弢、六弢
参考资料1.弢的意思·汉辞网
2.弢字的解释·在线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