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别驾往开州》是明代李攀龙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从布局上看,这首诗与一般送别诗无二致,也是入题点送别,宽慰颂扬对方,然后转写行程,展望未来。但是,由于诗人与皇甫汸关系密切,所以在诗中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全诗一气奔驰,如泉下注,笔力雄健。
作品名称: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作者:李攀龙
创作年代:明代
作品出处:《沧溟先生集》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1]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皇甫别驾:指明代诗人皇甫汸(1498—1583),字子循,号百泉,长州(今江苏省吴县)人,与其兄皇甫冲、皇甫淳、其弟皇甫濂在当时诗坛上著称,被誉为“皇甫四杰”,其中以皇甫汸为最,皇甫汸曾由吏部司勋郎贬开州同知,同知即别驾,其实唐以后别驾之名已废,此诗人以别驾之名代指皇甫访任开州同知,故称皇甫别驾。开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
衔杯:指饮酒。衔:含。夏云过:指夏天已经过去。
燕山:山名,在河北北部。这里指送别地。玉珂:本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借指将上马出行的皇甫访。
吴下:指苏州。诸弟:指黄甫四兄弟。
天涯:极远之地,这里指开州。左迁:贬官。
“人家”二句:写皇甫汸行经之地景物。黎阳: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北。瓠(hù)子河:在今河南濮阳县南。
“自有”二句:三国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相士说佩此刀者可作三公,吕虔即以赠别驾王祥,后果登高位。王祥临终又以此刀赠王览。这两句谓皇甫汸会有腾达的机会,不会在开州同知谪任上久困的。蹉跎:失时,虚度岁月。
白话译文初秋之际的昨日,天气微凉,我设酒为您饯行,今日在京城为您送行,心中难免悲愁万分。
皇甫四兄弟,诗名才气很高,为吴中少有。可是进入仕途却不顺利,屡遭贬谪,历经坎坷。
您赴任渡过黄河,孤身独行,道经黎阳、瓠子口。耳听夜雨滴树,目视秋风动水,行路艰辛。
您定会受到开州知府的倚重,像当年吕虔倚重王祥一样,别嫌别驾官小而感到失意。
创作背景《送皇甫别驾往开州》约作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诗人任京官时。当时友人皇甫别驾遭贬赴开州同知,诗人为他饯行,写诗赠之。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诗的首联扣紧“送别”的题意,以“昨夜衔杯”,今朝送别,表现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第一句“夏云”既点出时令,又与下文“秋风”、“夜雨”暗合,遥相衬托,相映生辉。第二句着一“愁”字,而依恋之情毕见。
颔联概括了皇甫汸的诗名籍甚和仕途偃蹇。诗人故作轻描淡写,希望以自己之旷达来影响友人,以减少心中的怨尤,寓情至深。王世贞《皇甫百泉序》云:“嘉靖中诸公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最。”故曰“诸弟少”;皇甫滴一贬黄州推官,再贬开州同知,故曰“左迁多”。语皆切事,事皆征实,而又工整典丽。
颈联以“夜雨黎阳”“秋风瓠子”设想汸至开州所经之地和达到贬所的季节。诗人变换手法,丰富扩展“愁”的意蕴。这两句,词语俊美,对仗工整,轻淡中寓浓情,创造了很好的意境。句中“人家”和“客渡”相对,“夜雨”和“秋风”相对,“黎阳树”和“瓠子河”相对。诗人把人、树、风、雨、水组成一幅画面,开阔而具动态美和立体感。另外,“人家”和“客渡”都是陌生处所,诗人孤身前行,自然生愁。这两句以景衬情,雄浑深沉。
尾联高唱入云,诗人以“吕虔刀”来勉励友人,相信友人以后自有贵人提携,定能东山再起,施展宏图,而不必担心长期失意,虚度光阴。因此,今日的开州别驾、颠沛流离算不了什么。诗人引此典入诗,贴切恰当。于是困顿失意之不快一扫而光,也就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诗的结尾落在一个强音上。
名家点评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济南论七律云:“王维、李颀颇臻其妙。”读此数篇,知得力有由。
作者简介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参考资料1.送皇甫别驾往开州·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