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村作为现代黄埔港名称的由来,南宋时期已是“海舶所集之地”,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海鳌塔,就是为外来船舶导航而设,如今仍屹立于珠江河畔。黄埔港之所以闻名世界,是与其逐步发展成为清朝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有密切关系。黄埔村辖黄厝路、垄仔埔2社,现共有256户,1155人,其中,黄厝路136户,610人;垄仔埔120户,545人。
中文名称:黄埔村
行政区类别:城中村
所属地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邮政区码:510330
著名景点:没有开发为旅游点
简介黄埔村现还没有开发为旅游点。访古前的准备中,我没能找到黄埔村的示意图和旅游攻略,全凭直觉在村中游荡。马赛克、彩釉砖,依着手有余钱的村民们的审美理想建起的各式洋楼,簇新而热闹地夹道排列。但进村后很快就发现,黄埔村和广州其他“城中村”极大的不同:清洁、安静,空气中隐隐透着别样的沉静。青石板路光滑平整,早春桂花暗香沁鼻。大年初五造访,但村中却安然恬静得让人意外。可以想见,平日里村中更难有喧嚣了。
农业以种植生姜、花菜、莴笋、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主,兼养殖肉兔。“黄埔兔”在闽东地区小有名气。果品以锥栗、杨梅为主。[1]
建筑风格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镬耳屋的山墙砌成镬耳状,故称“镬耳屋”。据说镬耳状的建筑防火和通风性能良好: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的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意义之说。
村中巷道规整有序,任由我这外来人怎么转悠,总能找着方位和通路,并且很快就能找到村子布局的规律:村子呈平面网格布局,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巷子两侧,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即所谓广府乡村“梳式布局”。由巷子的排列和走向,能推断黄埔村的朝向:坐西北向东南。
宗祠姓氏在黄埔村邂逅的第一座宗祠,是主山冯氏公祠,是村中现存19座宗祠之一。黄埔村现存的祠堂,是黄埔村所保留的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风格基本与珠三角祠堂建筑风格和式样一致:青砖砌筑,花岗岩墙裙,风火山墙;正脊上多为灰塑花鸟、博古文饰;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狮子,雕刻风格粗犷;梁架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文饰丰富。主山冯氏公祠处在一个十字巷口,但门前却清静得难得碰上一个来人。
据载,黄埔村有冯、梁、胡、罗四大姓,还有关、黄、卫、陈等小姓。村中曾经出过众多官宦、商人,这些人衣锦还乡后,捐钱建了不少祠堂。鼎盛时期宗祠达99座。
百年外贸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只保留粤海关,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船“必须下锚于黄埔”,广州被定为全国唯一的外贸通商口岸。当年粤海关黄埔挂号口便设在黄埔港,与此配套,还开设了税馆、夷务馆、买办馆和鳞次栉比的酒楼商号。按《粤海关志》黄埔税馆图,黄埔税馆遗址在黄埔村酱园码头一带的河堤旁,前半部分架设在水上,两侧分别建廊子和栏杆,后半部分是主楼,高两层。
参考资料1.简介·黄埔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