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刚,1961年11月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
李建刚于1982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任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等离子体所所长;2009年任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任等离子体所所长;201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刚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主要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与波的相互作用、诊断、托卡马克运行、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聚变材料等。
中文名:李建刚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
1961年11月3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代表作品:聚变工程实验堆装置主机设计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1961年11月03日,李建刚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1978年09月至1982年07月,就读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核动力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9月至1985年09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09月27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5年09月至1986年03月,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86年03月至1990年03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03月至1990年09月,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90年10月至1992年08月,在英国Culham Science Laboratory学习。
1992年09月至1996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96年12月至2000年0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室主任。
2000年05月至2001年1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1年11月至2005年0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5年01月至2014年0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所长(兼)。
2012年11月至2014年03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兼)。
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率领的“磁约束聚变创新团队”入选2012年度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4年03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科研综述
李建刚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建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实验系统。负责开展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实验,解决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使中国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物理研究走在国际前列。倡议和推进中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负责等离子体所主要采购包重大工程的实施。[1]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12月,李建刚作为主要作者发表文章152篇(SCI135篇),其中119篇文章被引用1334次,专著2部,发明专利8项,在国际大会作邀请报告30余次。
承担项目
截至2015年12月,李建刚先后担任国家大科学工程“HT-7U超导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副总经理、HT-7U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负责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多次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863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项目,与中国国外学术界开展联系和学术合作。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12月,李建刚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7年
高功率密度离子回旋加热系统及物理实验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2003年
超导托卡马克上的准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2008年
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研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3年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人才培养李建刚指导的博士生胡建生毕业论文《氧化壁处理技术及其对碳氢共沉积层清除机制的研究》入选2009年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
荣誉表彰2013年06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授予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优秀党员
2015年02月02日,荣获2014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10月21日,何梁何利基金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7年0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
全球华人物理学会授予亚洲成就奖
亥姆霍兹国际合作奖
中国科学院跨世纪杰出人才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社会任职时间
担任职务
1996年05月—2006年05月
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PlasmaSurfaceInteractionCommittee)国际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8年04月
AsiaPlasmaandFusionAssociation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1年12月
《PlasmaScience&Technology》杂志主编
2003年05月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组长,召集人
2003年05月—2004年05月
AsiaPlasmaandFusionAssociation专业委员会主席
2004年05月—2006年05月
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PlasmaSurfaceInteractionCommittee)国际专业委员会主席
2005年10月
IAEA《NuclearFusion》杂志编委
2010年06月
ITER理事会理事
人物评价李建刚在超导托卡马克工程系统的设计、关键技术发展、工程建设、系统集成、科学研究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聚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评)
李建刚是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学术带头人之一,负责了三代聚变装置的技术发展、实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组建并培养了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中安在线评)
参考资料1.李建刚·中国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