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飞(1914-2006),土家族,1914年10月出生于永顺县一个贫苦的土家族农民家庭,少年时期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34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随红二军团参加长征,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2月带领部队入朝作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连长、作战参谋,新四军旅司令部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带领部队参加重大战役战斗数十次。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受到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表扬。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0年起,先后担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正军职顾问等职。
2006年10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2岁。
中文名:彭飞
国籍:
中国
民族:土家族
出生地:湖南省永顺县
出生日期:1914年10月
逝世日期:2006年10月14日
职 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信 仰:共产主义
军 衔:少将
人物履历彭飞(1914—2006)湖南省永顺县人。土家族。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军团第四师政治部统计干事、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司令部参谋,苏鲁豫支队三大队作战参谋,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海边支队支队长,七旅二十团参谋长、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师七旅二十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三十九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教导团团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兵团职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军事工作者,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副兵团职待遇)彭飞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06年10月20日上午在厦门市大生里殡仪馆举行。
彭飞同志于2006年10月14日12时0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厦门不幸逝世,享年92岁。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慕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领导和南京军区领导、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厦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单位,省市领导何立峰、张昌平、陈修茂,以及老红军的家乡中共湖南省永顺县委、生前工作过的部队等单位敬献了花圈。
2006年10月20日9时00分,遗体告别仪式开始,低回的哀乐声中,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全体同志面色凝重,佩戴小白花,缓步走到彭飞同志的遗体前鞠躬致哀,向英雄作最后告别。
下午1时,根据老首长生前的遗嘱,搭载彭飞同志骨灰盒的登陆艇环绕鼓浪屿,来到正前方海面,随着汽笛长鸣,彭飞同志的亲属将鲜花和骨灰徐徐撒向大海。
彭飞同志于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永顺县一个贫穷的土家族农民家庭,少年时期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34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飞同志历任红二方面军战士、红二方面军侦察连文书、红二方面军第四师政治部干事。参加了湘西、乌蒙、昆明等大小战役战斗10余次,1934年随红二军团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他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了残酷斗争和险恶环境的考验,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
彭飞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彭飞
参考资料1.彭飞: 从“赶脚”到将军·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