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中国作家韩寒所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该书中,韩寒采用了两条叙事路线,即现实与回忆交替进行。他以一种“在路上”的方式,试图与这个世界谈谈,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小说延续韩寒以往的风格,语言犀利而富有幽默,开创了韩寒“公路小说”的新概念,新品牌,较之之前作品有更鲜明的人性,更深的现实意义。
书名: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作者:韩寒
类别:图书>小说>中国当代小说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页数:204
定价:32.00元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201-08193-9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首版时间:2010年7月6日
价格:25.00
语种:中文
字数:210000
印张:13
内容梗概故事由两条线索并列推进:一条线索是主人公“我”开着一辆1988年生产的汽车前往某个城市接一个朋友,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与事;另一条线索是“我”站在今天,回顾自己的童年,思量着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琐细的事情。
作品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就此问世。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
第一部分(1)
第一部分(2)
第一部分(3)
第一部分(4)
第一部分(5)
第一部分(6)
第一部分(7)
第一部分(8)
第一部分(9)
第一部分(10)
第一部分(11)
第二部分
那一天我的屁股坐开了花,你能想象在一根单杠上坐了两个小时无所事事该是多么的蛋疼,但是我依然坚持坐在前面,因为如果坐在后座,丁丁哥哥高大魁梧,把我前面的视线挡得死死的。
第二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二部分(3)
第二部分(4)
第二部分(5)
第二部分(6)
第二部分(7)
第二部分(8)
第二部分(9)
第二部分(10)
第二部分(11)
第二部分(12)
第二部分(13)
第二部分(14)
第二部分(15)
第二部分(16)
章节内容第一章节:
这部小说完成在2009年至2010年之间,我从2009年的夏天就开始落笔,多事之夏,最终停滞。到2010年初的冬天继续开始,再停滞。一直到2010年的夏天,一样多事之夏,但完成了1988。1988是里面主人公那台旅行车的名字。本来这本书就叫《1988》,序言是——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不料期间日本的村上先生出了一本《1Q84》,我表示情绪很稳定,但要换书名。又是几经周折,发现再无合适。就好比在孩子要出生之前,你已经为她想好了名字,并且叫了一年,忽然间隔壁邻居比你早生了一个和你叫了差不多名字的小孩,你思前想后,发现其实你内心已经无法更改。最后她还是叫《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第二章节:
我有些不耐烦,因为我害怕困意消失,而此刻的阳光正开始刺眼,它从树缝中穿出正好投射我的脸上。我站起身,企图将窗帘拉上,但是这个窗帘不管怎么拉都有一个缺口,我想如果这个缺口一直存在,我将心中难受,一夜无眠。我用了很多方式,发现始终没有办法将窗帘拉严实。我搬来一个椅子,打算站上去从最上面开始拉起。
第三章节:
现场换成了我的班主任不停地给我喊话,她喊道,你要抓紧了,我们都在全力地营救你,你不要往下看,你就往前看,看看风景,看看这个镇,不要想你在旗杆上,你就觉得你是在家里,不要客气,你就感觉你在家里的沙发上,你感觉到了吗?
第四章节:
娜娜说,有两个人要了不用套的服务,我趁着他们洗澡,用他们的手机拨了我的手机,万一出事了我能找到他们。我一般遇见自己觉得喜欢的人,或者要了不用套服务的人,我都会趁着他们洗澡,把他们的手机号码偷偷留下来。你看,通了。喂,刘先生,我是珊珊,你记得吗?对,你什么时候再光顾啊?电话号码,电话号码是你自己留的啊,你忘记了啊。嗯。嗯。我帮你问问,我帮你问问。
第五章节: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我们最猛的小伙伴身上,他也是我所景仰的小伙伴。他的外号是10号,因为他喜欢踢球,他说,我是10号。
第六章节:
丁丁哥哥秀了一下肱二头肌,说道,我说,你这是不可以的,你这是欺负小孩子。你要录音机干什么?他说,他要录一盘磁带,唱一首歌寄给他的笔友。
第七章节:
娜娜突然间撩起了我的衣服。我往后一退缩,说,你这么有兴致啊。娜娜说,我看看你是不是便衣。我问,这个怎么能看出来呢。娜娜说,看皮带就能看出来,我姐妹说,便衣一般换了衣服,但皮带还是警用的。我说,那你看清楚我是不是便衣了吧?
第八章节:
我说,娜娜,不是我说你,以你的姿色,出去卖没有什么大的前途,你只能卖到两三百,而且还不稳定,大的桑拿也不会要你,你站街也不安全,去美发店卖不出价格,我建议你去学学打字,可以给领导做个秘书什么的,或者去机关做个打字员。
第九章节:
10号思索了一下,说,这个是我奶奶在田里种地的时候,从我们自己家的自留地里挖出来的。她当时想烧掉,但是被我发现了,我说,奶奶,不能烧掉。听到这些话,忽然之间这些圣衣都聚集到了一起,闪闪发光,不信你去问我奶奶。
第十章节:
在这个春天里,我没有磁带和调频陪伴我,我坐在窗边的写字台上,将这盘磁带每一首的歌词都默写了下来。我特地把《我的烦恼》默写在了单独的一张纸上。
第十一章:
娜娜说,那我只能服从咯,但是我提出来的是一个一个来,而且其他人要在车外面等。反正我就是干这一行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至少不用罚款。
第十二章:
我依然每天在眼保健操的音乐声里穿梭于各个班级之间。渐渐地,我对这件事情已经忘却,我只记得我是一个查眼保健操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闭眼的人,这就是曰复一日机械的工作带给人们的恶果。他让人无一例外地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
第十三章:
我说,难道我还不如这几千块钱重要?娜娜说,不是。我问她,那你跑什么?娜娜说,不是跑,我觉得你迟早要放下我,我还是走吧。
第十四章:
娜娜流露出了一个微妙的不快,然后又被骨子里的愉悦所复盖,道,是这样的,我喜欢的那个男人,是我第一家去的洗头店的老板娘的老公。
第十五章:
他说,嗯,因为一直在北京待着,艺术的细胞有点枯竭,需要山谷里的清风吹醒我,也需要旅途上陌生的果儿伤害我,果儿你知道么,果儿就是姑娘的意思,我们北京这个圈子里都这么叫,你要先熟悉起来,万一你到了北京听不懂,闹笑话。
第十六章:
我说,我有。娜娜说,哦,你究竟去那里做什么。我说,我要去接我的—个朋友。娜娜不屑道,是个女的?我说,是个男的。娜娜一笑,你什么取向。
第十七章:
我们在一起的过程是这样的,她说,她是一个好女孩,但是刚刚来到这个城市,坦率地讲,她不能保证她不会变,因为这个世界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第十八章:
孟孟说,那又怎么样。我就是表演,我表演的内容就是我爱你。我说,嗯,我也是,我表演的内容是我不爱你。孟孟说,臭清高。我生命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我明明是某个单词,结果却被人脱口而出,你这个反义词。我说,孟孟,这部戏拍摄时间是多长。
第十九章:
我说,那为什么你要接这个戏?孟孟说,因为我不想放弃任何的机会嘛。万一歪打正着了呢。我说,你累不累。孟孟说,累,我们赶进度,明天早上5点就要起来化妆,要拍一场在夕阳里牵手漫步告别的戏。我说,可那是早上啊。
第二十章:
娜娜说,我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吐的,但是因为堵车了,老是一停一走,一停一走,我就吐了。你知道么,我以前有一个姐妹,一个不算特别好的姐妹,我也就和她见过几次,但是我们双飞过一次,她的身材还不错。她和我一样怀孕了,但是她的反应特别大。
第二十一章:
娜娜说,我忍不住,男的和我聊天都是聊这些内容,关心我一点的就问我,你今天上了几个钟,不直接一点的就问我,你今天接了几个客,我觉得很自在,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没有什么固定的异性朋友,我也不喜欢交男朋友,我的姐妹们经常交到各种各样的男朋友,她们常去玩,但是我不喜欢玩,我虽然都去过,但只是去开开眼界,我去了一次以后一般都不去了。
第二十二章:
我说,后来,我还是去了外地,一下子连反革命的外号都没有了,当然我其实还是挺喜欢那个外号的,因为那个外号是刘茵茵给我起的。刘茵茵说什么,我就是什么,当时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一和她单独在一起,我就晕菜了。刘茵茵说,你知道么,你就像我的弟弟,可是我需要一个哥哥。
第二十三章:
而我正在看沿途的风景。我第一次坐上那么快的交通工具,第一次感觉那么自由的空气,但只害怕丁丁哥哥开得太快,我会从椅子上掉下去,其他的我无所畏惧。虽然只有两百多公里的旅程,但我觉得我的余生都坐在这台摩托车上,丁丁哥哥带着我,我靠着他的后背,去往已知却不详的前方。
第二十四章:
娜娜边笑边说讨厌,一会儿爬回原座。我发动l988,在这条街巷里往前开。这里的饭店都关得早,开着的都是烤串,我对娜娜说,吃烤串对身体不好,我们找一个别的。我又往前开了一会儿,我看中了一家多功能饭馆,上面写着,东北菜、火锅、家常菜、麻辣烫、烤串、四川风味。
第二十五章:
娜娜说,快把电话给我,两万块。我说,娜娜,没用的,这是骗人的,这个城市人口快500万了,你觉得500万人里没有人知道中秋节送人的叫月饼么?娜娜说,那不一定,说不定大家都没看这个台,快给我电话,在我那个裤子兜里,帮我拿一下,就在你手边,来,正好可以把我罚款的那个钱给赚回来。电话号码多少来着?
第二十六章:
娜娜说,我也觉得了,但到了光线亮的地方,大家都能看清楚了,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藏的,就放开了,但是到了没亮的地方,我总是想藏一藏。
第二十七章:
我也笑笑,说,也不能说是偶像,只是我真的羡慕他们,我总觉得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的,但他们为什么都离开得那么早。娜娜说,哦,因为他们的性格容易死呗。
创作历程这部小说完成在2009年至2010年之间,作者从2009年的夏天就开始落笔,多事之夏,最终停滞。到2010年初的冬天继续开始,再停滞。一直到2010年的夏天,一样多事之夏,但完成了《1988》。
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就此问世。
小说取名为《1988》,一是韩寒开的赛车是1988年生产的,他对这辆赛车感情很深;二是韩寒在小说中写的童年故事大多发生在1988年。
本来这本书就叫《1988》,序言是——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不料期间日本的村上先生出了一本《1Q84》,作者表示情绪很稳定,但要换书名。又是几经周折,发现再无合适。就好比在孩子要出生之前,你已经为她想好了名字,并且叫了一年,忽然间隔壁邻居比你早生了一个和你叫了差不多名字的小孩,你思前想后,发现其实你内心已经无法更改。最后她还是叫《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作者从来没有用这种方式和文字写过小说,仿佛之前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迎接她。在过往,作者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是否能这样去叙述。但是在这个凌晨,作者准备好了,并以此书纪念作者每一个倒在路上的朋友,更以此书献给他生命里的女孩们。
人物形象娜娜
娜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即便做妓女,也不是毫无生活的希望,做母亲是她的梦想,她认认真真的怀孕,甚至可以不问这个孩子的来历。娜娜怀了身孕,因为某个客人干活时偷偷拿掉了避孕套。虽然她不能为这个孩子的未来提供物质、精神、身份的保障,但她还是希望以自己的非法劳动养活这个孩子,只要她不重复自己的可悲人生。这种可悲的生涯首先体现在她不能使用自己的本名而只能使用假名,也因此,她除了要遭遇类似与“我”一起经历的暴力执法,还要受到城管之流从金钱到身体的野蛮盘剥以及无良医生的掠夺。
不仅如此,甚至连她的爱情和梦想都受到盘剥。她喜欢的人是桑拿中心的孙老板,理由很充分。首先,对在洗头店工作的她来说,进桑拿中心是她的梦想。桑拿中心工作提成更高,工作起来也安全一点。其次,在她看来是难题的任何问题对孙老板都不是问题,他一个电话就搞定。再次,她不喜欢孙老板也难,他是她4年来惟一一个常能看见的男人。
对于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农村姑娘,这样一个能干的男人不可能不成为她的理想对象。但她或许不明白的是,自己的青春与爱情从一开始就被引进歧途。因为她爱唱歌,所以除了进桑拿中心,她在潜意识中还有一个梦想。一个号称王菲音乐制作人的嫖客声称回去后要包装她,她痴痴等待他的电话,给他免单,幻想自己出名,幻想自己和他谈恋爱,结果自然是一场空。这个无耻的男人,同样对她进行了从身体到梦想的双重盘剥。
丁丁哥哥
丁丁哥哥因其敢作敢为、果敢成熟成为“我”的偶像,他对我的诸多教导让我刻骨铭心,比如“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比如“温水是煮不了青蛙的,青蛙没有那么蠢”,不幸的是,丁丁哥哥死在了一个要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某一个春天,死在了一个颇有隐喻意义的时间里,一个戛然而止的春天,不能给“我”以永恒的指导,他的突然死亡给我留下了无法抹灭的伤痛。
10号
和丁丁哥哥一样,10号身上有着“我身体里没有被激发的一部分”。10号有着同龄孩子没有的胆量,他敢于反抗大哥哥的压迫,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把玻璃珠子吞到肚子里。后来他成了镇上的“大哥”,在飙车事故中死亡。
刘茵茵
刘茵茵是作为爱的启蒙的声音主体出现的,她代表着青春成长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代表着“爱”的成长,但是,老师说:“你这么点年纪,懂个屁,你知道什么叫爱吗?你这个年纪,谁允许你们爱的?”
作品鉴赏作品主题《1988》在题旨上野心宏大,在结构上明晰、完整,安排了现实之旅与成长历程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并加强了两条线索之间的相互参照、对比,从而强化了整个作品的思想涵盖力与讽喻性。
在《1988》中,韩寒想要表达、而更多的人避讳的一个主题,被他像打扑克般从容地顺手提溜出来,变幻着种种戏剧的效果:暴力执法、中小学教育、嫖客、严打、虚假广告、碰瓷捞钱、粗俗文艺、报纸审查、演艺圈潜规则、城管钓鱼、交通安全、地沟油……而这种从容正表现出了这些错误在“中国逻辑”下的正确。
正如小说副题“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所表现的,其中暗含了韩寒的态度:他需要以对话的方式,去解读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里人性之善恶、美丑、正邪。他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一种“在路上”的方式,“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
在小说中,韩寒不仅在描绘人的现实遭遇,同时,他更是在探讨人的精神处境,这时就有了他自己的影子。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但是,他仍然在公人主陆子野身上渗透了自己的世界观。他怎样以一种清醒的方式看待世界,或者去反抗,或者去包容,这只是人生在困境时刻的态度。
像陆子野对待娜娜,他一路上带着这个妓女,几次曾有摆脱她的想法,但善心召唤他最终没有行抛弃之举,而是以一种同情理解的姿态,容纳了这个萍水相逢但一路与他相互支撑、相互倾诉的朋友。娜娜最终选择离开陆子野,她没有把自己当做一种负累甩给他。这种感伤,让陆子野也定有心痛之感。
在追忆叙事里,不无伤感,但是,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一种坚韧,只有活下去,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希望,否则,一切都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精神的持守,才是韩寒最后需要定格的真相。生活本身就是残酷的,如果我们将这种残酷当做一种无法化解的苦难,悲观可能会接踵而至。韩寒在小说中,却一一化解了那些斗争、困惑、纠结与矛盾,虽然有些还是未能彻底处理,但是,他至少为我们出示了他追求自由的姿态,让我们看清了这个世界是需要如何来与之周旋,与之对话的。这或许才是其写作的价值和力量感所在。
艺术特色双重叙事模式
《1988》采取了双重叙事模式。即,在公路见闻之外插叙少年记忆。“我”行走在路上,去找那位组装1988的朋友。当我最终找到他时,后者只能以骨灰形式与我重逢,因为他刚刚被执行死刑;与此同时,少年记忆中的哥哥、10号和刘茵茵也随着1988向前驶去。两条线索构成平行关系,永不相交却并行不悖。这是小说的经度,它的维度由一位名叫娜娜的怀有身孕的卖淫女与我一路同行衍生的各类故事构成。后者最终将生下的孩子礼赠给我,全书于是画上句号。
打破常规的叙述方式
在这部小说中,韩寒虽然在尝试着改变,但这种改变更大程度上来自于一种他渴望打破常规的叙述方式,以及那种惯常的语言表达。在语言上,韩寒没有像以前写小说那样带着炫耀才华的自负,以及玩文字游戏的张扬,这次,他的表达温和、节制、优雅了一些,甚至不乏冷静之处。这样的话语收敛,或许会被人看做是韩寒在向后退,是一种保守和妥协,因为从其行文上,我们发现少了一些韩寒式的激赓,而多了一些更为内在的经验。在精神世界上,他虽然还处于对青春期的活力书写上,但这种活力,不是他以前小说里那种满不在乎的劲头,而是转向对人性之真的审视。
批判本色
在小说中,他不时地流露出对社会上荒诞、无耻之事的嘲讽,这与他的批判性是有呼应的。在《1988》里,韩寒将一些新闻事件搬到小说情节里,以对接和比较社会的真相。比如,当陆子野和娜娜在旅馆里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抓住时,扛摄像机的人因为太激动,而忘了打开镜头盖,只有声音,没有图像。他们只得关上门,来重新演一次,并让陆子野和娜娜配合。这种“摆拍”的方式,在新闻媒体中司空见惯。像这样的例子,小说中还不少,韩寒恰恰要以这样的方式,直接而有效地对遮蔽真相之事作深度揭露。
社会影响一年一度《亚洲周刊》十大小说的评比于2011年01月揭晓,韩寒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因“点染社会表层下最隐秘的泪与笑”入选年度十大。
2011年05月11日下午,“2011首届途书盛典暨2010中国十大途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入选“十大途书”。
据了解,《1988》的首印量达到70万册,这部作品首次开创了“公路小说”的新概念。
根据韩寒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于2013年5月在上演首演引起轰动,并于2013年9月7-8日在深圳大剧院上演。
作品评价《1988》这部作品是光荣的存在。充盈其中的与主流文学的距离感,恰恰是当代作家普遍没有的。他的态度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视点。尤为珍贵的是,当当代作家普遍对现实生活隔靴搔痒、锦上添花之时,直面现实、显得无奈的韩寒是那么尖锐和切实。换言之,在成熟作家们徘徊于宏大叙事之时,韩寒用相对稚拙的笔触记录了时代经验。韩寒还保有“和这个世界谈谈”的热情,我们却早已“无语”。(信阳晚报评)
成就与影响1.韩寒在《独唱团》(第一辑)中连载了自己的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独唱团》的热情尚未退却,《1988》又成为当时最受瞩目的作品,这部作品于2010年9月21日在全国统一上市。
2.《1988》的首印量达到70万册,这部作品首次开创了"公路小说"的新概念。作品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对过去的回忆以及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向读者娓娓道来。如果说这场真正的旅途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那么韩寒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精神层面找到信仰。
3.韩寒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韩寒称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部小说。也有人评论《1988》将成为2010年以来最具看点和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小说。
4.《1988》从写作到发行,每个环节都严格保密。从创作到送印刷厂,能接触到图书内容的人不超过5个,并且这些人都签有保密协议。而全国统一上市的时间选择在2010年9月21日12时整,时间精确到秒,这在中国,能做到此种地步的,韩寒独一无二。此前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哈利·波特》。
5.2011年1月获2010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
2011年5月获2010年中国"十大途书"。
作者简介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190万多册。现为上海大众333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是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已出版作品:《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毒》、《毒2》、《韩寒五年文集》、《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寒》、《光荣日》、《杂的文》、《草》、《他的国》、《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青春》、《光明与磊落》(三重门手稿)。或有其他则是伪作。
韩寒是一个健康的、有公共情怀的年轻人,但在有温情的社会里,也要允许个体有不做烈士的自由,也要给沉默以空间。毕竟,太多人不愿表达,太多人喜欢脚踏实地,正如俄国画家列宾所说,人人都坐在木头上喊口号,而非亲自去搬木头,则社会进步只能是镜花水月。[1]
参考资料1.北京晨报:年轻人没必要都学韩寒·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