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是一部由莉莉·沃卓斯基和拉娜·沃卓斯基共同担任导演及编剧,华纳兄弟影片公司1999年发行,基努·李维斯、凯瑞·安·莫斯和劳伦斯·菲什伯恩等联袂出演的科幻动作片。
该片主要讲述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的征途,于1999年3月31日在美国上映。
中文名:黑客帝国
外文名:The Matrix
其他译名:骇客任务
类型:科幻
动作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澳大利亚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导演:莉莉·沃卓斯基
编剧:拉娜·沃卓斯基
主演:基努·里维斯
片长:
136
上映时间: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R
imdb编码:tt0133093
拍摄日期:1998年3月至1998年8月
制片成本:63000000美元
全美票房:171479930美元(截止时间2023年)
国外票房:292037453美元(截止时间2023年)
全球票房:463517383美元(截止时间2023年)
剧情简介在矩阵中生活的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似乎被某种力量控制着,尼奥便在网络上调查此事。而在现实中生活的人类反抗组织的船长墨菲斯,也一直在矩阵中寻找传说的救世主,就这样在人类反抗组织成员崔妮蒂的指引下,两人见面了,尼奥也在墨菲斯的指引下,回到了真正的现实中,逃离了矩阵。
尼奥这才了解到,原来他一直活在虚拟世界当中,真正的历史是,在20XX年,人类发明了AI(人工智能),然后机器人叛变,与人类爆发战争,人类节节败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把整个天空布满了乌云,以切断机器人的能源(太阳能),谁知机器人又开发出了新的能源——生物能源,就是利用基因工程,人工制造人类,然后把他们接上矩阵,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生存,以获得多余的能量,尼奥就是其中一个。
尼奥知道后,也加入了人类反抗组织,在墨菲斯的训练下,渐渐成为了一名厉害的“黑客”,并渐渐展露出与其他黑客的不同之处,让莫菲斯也更加肯定他就是救世主,就在这个时候,人类反抗组织出现了叛徒,墨菲斯被捕,尼奥救出了墨菲斯,但在逃跑过程中,被矩阵的“杀毒软件”特工史密斯杀死,结果反而让尼奥得到了新的力量,此时真实世界中的崔妮蒂紧依着尼奥和他对话,并深深地吻了他,感受到真实世界的深情之后尼奥仿佛顿悟一般地复活了。复活后的尼奥对自己“救世主”的身份已无丝毫怀疑,明白到自己有重写矩阵内程序的能力。他马上入侵了其中一个特工程序——史密斯,令史密斯烟消云散,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他的特工程序吓得落荒而逃。[1]
演职员表演员表演员
角色
配音
基努·李维斯
尼奥
刘风(上译)、王明军(德加拉)
凯瑞-安·莫斯
崔妮蒂
丁建华、刘明珠
劳伦斯·菲什伯恩
墨菲斯
乔榛、齐克建
雨果·维文
特工史密斯
沈晓谦、陆建艺
乔·潘托里亚诺
塞弗
宣晓鸣
格洛丽亚·福斯特
先知
王建新、郑建初
罗伯特·泰勒
特工琼斯
-
Paul Goddard
特工布朗
-
Marcus Chong
坦克
-
Julian Arahanga
艾波克
-
Matt Doran
耗子
张欣
Belinda McClory
开关
-
Anthony Ray Parker
多泽
-
职员表制作人
莉莉·沃卓斯基(Lilly Wachowski)
导演
莉莉·沃卓斯基(Lilly Wachowski)、拉娜·沃卓斯基(Lana Wachowski)
副导演(助理)
柯林·弗莱彻/Colin Fletcher
编剧
莉莉·沃卓斯基(Lilly Wachowski)
摄影
比尔·波普/Bill Pope
配乐
唐·戴维斯/Don Davis
剪辑
扎克·斯坦伯格/Zach Staenberg
选角导演
马里·芬恩/Mali Finn
艺术指导
欧文·帕特森、Owen Paterson
美术设计
Hugh Bateup
动作指导
袁和平
服装设计
金莎·巴雷特/Kym Barrett
视觉特效
琳恩·卡特莱特/Lynne Cartwright
布景师
丽莎·布伦南/Lisa Brennan[3]
角色介绍尼奥
演员 基努·李维斯
在矩阵中,他表面是工程师,暗地是黑客。后被墨菲斯找到,并脱离矩阵来到真实世界。被告知其身份为“救世主”,使命是要解救受矩阵控制的人脱离矩阵,受到特工史密斯的百般阻挠。
崔妮蒂
演员 凯瑞-安·莫斯
一名逃离了矩阵的电脑程序员和黑客,因侵入一个极其安全的数据库而在黑客界闻名。是墨菲斯的助手,帮助其他人逃离矩阵。与尼奥有着非常微妙亲密的关系。
特工史密斯
演员 雨果·维文
矩阵中的杀毒程序,他在矩阵中是没有身体的,由于是杀毒程序,所以被矩阵赋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阵中他具有改写人类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断借用他人身体。是尼奥最大的对手。
墨菲斯
演员 劳伦斯·菲什伯恩
Nebuchadnezzar号飞船上的船长。他和他的船员的使命是保护人类最后的城市锡安,并将其他人从矩阵中解救出来。一直在寻找尼奥,并坚信尼奥就是救世主。
曲目
发行时间
Main Title/Trinity Infinity
1999年04月30日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The Hotel Ambush
A Virus
Ontological Shock
Unable to Speak
The Power Plant
Exit Mr. Hat
Bullet-Time
Anything Is Possible
幕后花絮导演拉娜·沃卓斯基和莉莉·沃卓斯基在筹拍《惊世狂花》时,已经完成了本片的剧本。
出现在矩阵中的汽车是1965年版林肯。片中出现的地图都是芝加哥地图。矩阵中的动物都是由电脑生成的。
片中很多设计的灵感源于经典图画小说和著名漫画家的作品,著名漫画家乔夫·达洛亲自参与了设计。
伊万·麦克格雷格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都曾是扮演尼奥的人选。威尔·史密斯也曾希望扮演尼奥。
凯瑞·安·莫斯曾在拍摄期间扭伤脚踝,但她惟恐因此失去角色,在影片拍摄结束前一直隐瞒着伤情。
1998年《极光追杀令》中的一些布景出现在本片中。
沃卓斯基姐妹非常看好雨果·维文在《情如物证》中的表演,于是请他出演本片。
约翰尼·德普是沃卓斯基姐妹心目中扮演尼奥的首选,但华纳兄弟公司希望布拉德·皮特或瓦尔·基尔默扮演尼奥,可两人都拒绝出演,后来华纳兄弟公司在约翰尼·德普和基努·李维斯之间选择了后者。肖恩·康纳利曾被邀请扮演摩菲斯但被其拒绝,因为他称自己看不懂剧本。
电脑屏幕上的字形由翻转的字母、数字和日文片假名字符组成。
基努·里维斯花四、五个月的时间,全身投入功夫身段的扎实训练,而失去拍另一部好电影的演出机会。
影片主要拍摄耗时25周。地铁中的打斗场景拍摄了10天。
让·雷诺曾希望扮演史密斯特工,但后来他出演了1998年的《哥斯拉》。
获奖记录时间
奖项
得奖者
2000年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获奖)
约翰·赖茨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剪辑(获奖)
扎克·斯坦伯格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获奖)
戴恩·A·戴维斯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获奖)
詹尼克·萨斯
2000年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音效(获奖)
戴恩·A·戴维斯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特效成就奖(获奖)
约翰·盖塔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提名)
比尔·波普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剪辑(提名)
扎克·斯坦伯格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欧文·帕特森
2000年
土星奖最佳导演(获奖)
莉莉·沃卓斯基、拉娜·沃卓斯基
土星奖最佳科幻影片(获奖)
全体剧组
土星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基努·里维斯
土星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凯瑞-安·莫斯
土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劳伦斯·菲什伯恩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
金莎·巴雷特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
詹尼克·萨斯
土星奖最佳编剧(提名)
莉莉·沃卓斯基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
尼基·古利[5]
幕后制作子弹时间正式拍摄“子弹时间”之前,剧组会先“预览”这个动作场景。这通常会涉及到很多武打动作和威亚特技,要事先设想出这样的动作场面,然后根据这个设想制作CG预览效果,在理解要制作的场景后,再发挥创意把整个动作场景拼凑出来。对于这个镜头,影片的视效总监笑称:“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排练的过程,不过我们原计划的场景是一个样子,拍出来的结果却是另一个样子。”
这个特效是导演沃卓斯基姐妹通过与其他人的大量合作,花了大量时间构思出来的。
概念图的画法影片的概念图用的是传统的混合绘画法,都是手绘,用的是水粉颜料、马克笔、彩铅和颜色纸,用马克笔在彩铅图上描出平滑的渐变,然后在上面用水粉画出高亮部分。红色培养皿最初是用红色剪纸贴在一张蓝灰色纸上做出来的。
生物机械美学《黑客帝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充满生物机械美学的未来世界。未来的机器模拟种荚、巨型章鱼等生物,让人感觉虽然机器几乎灭绝了地球上的生命,但是他们的世界依然来自人类的世界,影片的分镜师认为这种视觉美学表现出的是一种讽刺:机器竭力模仿的正是它们试图消灭的东西。
制作发行上映日期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澳大利亚Australia
1999年4月8日
英国UK
1999年6月11日
法国France
1999年6月23日
西班牙Spain
1999年6月23日
俄罗斯Russia
1999年10月14日
意大利Italy
1999年5月7日
德国Germany
1999年6月17日
新加坡Singapore
1999年4月22日
巴西Brazil
1999年5月21日
日本Japan
1999年9月11日
播出信息播出时间
播出平台
2020年11月27日
CCTV6电影频道[2]
制作发行公司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Warner Home Vídeo
华纳兄弟公司
Roadshow Entertainment
Groucho II Film Partnership
Warner Bros. GmbH
Argentina Video Home
Varus Video
Silver Pictures
Fox Network
Warner Bros.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美国威秀影片公司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
碟片发行2008年10月14日,《黑客帝国》发行终极限量礼盒蓝光版,礼盒包括《黑客帝国》《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帝国革命》、《黑客帝国动画版》等四部影片。
影片评价正面评价这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影片会点燃你,让你在眼花缭乱中眩晕不已。[4](《华盛顿邮报》评)
这很像动画但却立体的电影画面,科幻迷将不想错过影片的每一秒钟。[4](《纽约邮报》评)
影片的引人之处只体现在特效。[4](《达拉斯新闻早报》评)
整部电影是一场耀眼且原始视觉的冒险之旅。[4](《纽约每日新闻》评)
一部疯狂的且未来的惊悚影片,影片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同时还结合了传统的科幻小说感,而影片崭新的视觉技术表达方式,更是无法描述。[4](《洛杉矶时报》评)
影片将其卖点的武功绝技发挥到了最大的效果。[4](《纽约时报》评)
负面评价影片展现出好莱坞和中国香港二合一式的流光溢彩,但无法与吴宇森的《变脸》相提并论。[4](《娱乐周刊》评)
参考资料1.黑客帝国 (1999)剧情·时光网
2.黑客帝国 (1999)更多资料·时光网
3.黑客帝国 (1999)演职员·时光网
4.影片评价·metacritic
5.黑客帝国 (1999)获奖记录·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