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区(已撤销,并入崇川区),原是南通市的市辖区、飞速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南部与崇川区隔通吕运河相望,东部、北部与通州区接壤,西部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南通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一体的重要城市组团。港闸区总面积134.2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27.9万人(2013年末),拥有10公里长江岸线。下辖下辖唐闸镇街道、秦灶街道、幸福街道,陈桥街道,港闸经济开发区(永兴街道、天生港镇街道)5个街道、60个村(社区)。
中文名:港闸区
外文名:GangZha Area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通市
地理位置:长江入海口北岸
面积:134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6个街道、60个村(社区)
政府驻地:南通市城港路58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1895唐闸街区、城市绿谷
机场:南通兴东机场
火车站:南通站、南通西站
车牌代码:苏F
人口:27.9万人(2013年末)
电话区码:0513
邮编区码:216002
行政类别:市辖区
著名学校:南通理工学院
行政代码:320611
地方方言:江淮官话、吴语
简介港闸区港闸区位于南通市区西北翼。全区面积134平方千米,辖1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6个街道。2016年底,全区户籍人口19.42万人,常住人口38万人。2016年,港闸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3亿元,同口径增长11.4%。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16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8.8%。[2]
2020年7月3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60号),南通市行政区划调整为:撤销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设立新的南通市崇川区,以原崇川区、港闸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崇川区行政区域,崇川区人民政府驻虹桥街道桃坞路44号[1]
港闸区199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通市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2000年,港闸区辖3个镇、6个乡。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辖1个街道、3个镇、4个乡。(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唐闸镇
辖:社区居委会(大南、新工房、新华、西洋桥、闸北、疏航桥、公园、大桥、闸港桥)。
天生港镇
辖:社区居委会(三八、通燧、泽生、果园、江海)。
秦灶镇
辖:村委会(秦灶、桥北、桥东、八里庙、西安桥、袁桥、费桥、秦北)。
闸东乡
辖:村委会(闸东、横河、花墙、长岸、尖沟头、高店、新园)。
永兴街道
辖:社区居委会(曙光);村委会(永兴、节制闸、曙光、东港、芦泾港、窑墩坝)。
闸西乡
辖:村委会(五星、福利、国庆、八一、新闸、龙潭、爱国、白龙庙)。
陈桥乡
辖:村委会(陈桥、陈桥北、树北、育爱、集成、河口、五里树、长路、葆华)。
幸福乡
辖:村委会(幸福、管园、文俊、秦西、施店、祖望、花桥、转水、蒋坝)。
港闸开发区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
秦灶镇 面积19.63平方千米,人口32122人。
闸东乡 面积14.89平方千米,人口19069人。
闸西乡 面积23.99平方千米,人口28060人。
陈桥乡 面积29.09平方千米,人口27851人。
幸福乡 面积20.48平方千米,人口23469人。
2005年8月,南通市政府《关于调整港闸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通政发[2005]46号),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54号):一、同意撤销天生港镇和闸西乡,以原两乡镇所辖区域设立天生港镇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高墩圩桥西原闸西乡政府。办事处管理5个居民委员会和8个村民委员会。二、同意撤销唐闸镇和闸东乡,以原两乡镇所辖区域设立唐闸镇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唐闸镇。办事处管理9个居民委员会和7个村民委员会。三、同意撤销秦灶镇,以原辖区域设立秦灶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秦灶镇。办事处管理8个村民委员会。区划调整后,港闸区辖4个街道、2个乡。
自然地理港闸地形港闸区港闸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枕长江,与沪、锡、苏、常隔江相望,东北濒临广袤的苏北平原,居南通市城区中心区域的一翼,有“扬子江窗口”之称。区内为长江冲积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面标高吴淞零点3.6—6.2米。
港闸气候港闸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宜。自然灾害极少。春夏多东南风,秋冬以东北和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067毫米;日照222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地震设防强度为7度区;地耐力10-20吨/平方米。
经济概况港闸区港闸区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积极实施“工业立区、城建兴区、开放活区、富民强区”四大战略,经济发展呈现持续高位运行的强劲态势。多年来,港闸区财政收入以每年40%以上的增幅增长,工业经济主体指标增幅在南通市名列前茅。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乳制品生产、花卉苗木、特种养殖为特色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化格局,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0.8亿元,同比增长5.1%。工业基础更加雄厚。
2004年,港闸区工业产值跃上了百亿新平台,实现工业产值110亿元。全区初步形成了纺织、机械、电子、轻工、化工、食品、船舶、建材等八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97.78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工业增加值20.7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31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5.72亿元,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9.51亿元。
商贸服务业前景看好。凭借主要交通节点的道口优势,逐步形成了以高档家居、新型建材、汽贸汽配销售为主的专业市场带和特色市场群。
上半年实现服务业营销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93亿元,同比增长17%。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上半年,新办三资企业31家,协议注册外资20890万美元,完成注册外资到账5095万美元;完成自营出口38744.6万美元,实现劳务合同额351.99万美元,营业额1731.99万美元。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财政收入7.25亿元,占年初计划的47.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完成工业投入14.21亿元,同比增长30.5%。
交通概况公路:港闸区公路运输便利,由穿区而过的204国道向西可连接宁通、京沪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完工后抵达上海市中心只需一个小时。
港闸区空运:距上海虹桥机场90公里,距南通兴东机场10公里。南通兴东机场已开通北京、广州、厦门、深圳、大连等国内航线,并可开展国际货运包机业务。
水运:南通港是中国十大海港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内河运输第二大港口,是上海港口左翼组合港。目前南通港已与全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港区共有万吨以上泊位29个,其中液体化工、燃料、液化气、固体化工等专用泊位17个。目前南通港最大可停靠5万吨级货轮,可通行15万吨级货轮。港闸区沿江岸线已建有3000-7000吨级泊位11座,并将建成一座5-8万吨的泊位。此外,港闸区内河运输也非常便捷,运输网络以通扬运河、通吕运河、通如运河和通启运河为骨架组成,可通行300—500吨的货轮。该系统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后融入全国内河运输网络。
铁路:新长铁路南通站就座落于港闸区内。目前南通火车站的货运能力为403万吨/年,终期可形成1500万吨/年,近期(五年内)火车通行能力为36台次/天,远期为76台次/天。
土产特产文蛤文蛤号称天下第一鲜,又名花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其贝壳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质海滩。
勾针衣勾针衣是南通的传统手工产品之一,有“东方珍品”之誉,南通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勾针衣,源于古时沿海妇女的渔网勾结。后来勾结技艺发展到勾结童袜、发罩、烟袋套一类简易日用品。
大小黄鱼黄鱼,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鱼类,是“鲥、甲(长江鲟)、鲳、黄”四大名贵鱼类之一。大、小黄鱼头部都有一对晶莹洁白的耳石,是黄鱼属中血缘接近的两种鱼,但在外形、肉质、习性、产地等方面都有区别。
旅游资源港闸区港闸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枕长江,与沪、锡、苏、常隔江相望,东北濒临广袤的苏北平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市城区中心区域的一翼,有“扬子江窗口”之称。区内为长江冲积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纺织博物馆
港闸区附近景点——南通市纺织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纺织专业的科技史博物馆,与文峰古塔隔河相望。全馆占地近三十亩,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
主馆为一组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典式建筑群,包括五个以回廊相连的独立展厅。前半部分是《中国纺织撷英》,主要介绍原始手工纺织机具、古代纺织业发明创造、传统手工纺织产品。后半部分是《南通纺织史》,主要展示本地手工土布、近代机器纺织、现代南通纺织工业及产品。
辅馆包括农舍田园、通州花纱布一条街和大生工厂车间三个露天复原部分。陈列有棉田、水车、农舍、近代花行、布庄、染坊、布业公所等,并以古老的工具和传统技术进行现场操作表演,还有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纺织车间和南通大学纺织科的缩影,反映了本世纪初南通地区城乡关联的纺织经济、教育活动和社会现象。
馆园一体的优美环境,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纺织博物馆被人们誉为“纺织大观园”。
个簃艺术馆
港闸区附近景点——个簃艺术馆位于南通文峰塔畔。建于1989年。王个簃先生是吴(昌硕)门弟子,国画艺术大师。个老全面继承了吴派艺术的优秀传统,探索七十余年,有“当代缶翁”之称。该馆珍藏有王个簃先生亲属遵照个簃老先生遗愿向南通市政府捐赠的200余幅书画作品及其珍藏的历代名人字画。
个簃艺术馆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海门县人。16岁到南通求学,笃好诗文、金石、书画。27岁由诸宗元介绍,去上海为吴昌硕西席,兼从吴学书画篆刻,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为全国政协三、四、五届委员。他三访日本,1985年访问新加坡,讲学并举行画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王个簃无论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有很高成就,具有个人风格。其绘画,融缶庐精髓,复以造化为师,深入生活,风格别具。晚年纵横挥写,突破吴门格局,使海派艺术,更上层楼。其书法石鼓籀笔,笔势动静相间,遒劲雄健,富金石之气;行草各书在不经意之间,出神入化。个移篆刻直追秦汉,方寸之间,神雄气畅,无不称意。诗似乐府民歌,有香山风。
王个簃先后集其作品印制成册,有《个簃画集》、《个簃印存》、《王个簃霜茶阁诗集》、《王个簃随想录》等。他高年离世,留下很多精心作品,遗命将书画藏件与个人精品及生前遗留赠家乡,南通市在三元桥畔,建《个簃艺术馆》藏之。
参考资料1.行政区划·南通市人民政府
2.港闸区·南通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