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中,常患一种四肢和躯干肌肉周期性发作松弛性瘫痪的疾病。麻痹发生的特点为,病者醒来即发现肢体呈轻度或完全瘫痪,两侧对称,近端的肩部、臂部和髋部病情要比远端的手脚处严重,瘫痪常从下肢开始向上伸展,影响上肢、躯干和颈项肌肉,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中医病名:周期性神经麻痹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多发群体:青少年
常见发病部位:近端的肩部、臂部和髋部病情要比远端的手脚处严重,瘫痪常从下肢开始向上伸展,影响上肢、躯干和颈项肌肉
常见病因:与肌肉纤维的钾盐代谢障碍有关
常见症状:四肢和躯干肌肉周期性发作松弛性瘫痪
传染性:无
基本概念在青少年中,常患一种四肢和躯干肌肉周期性发作松弛性瘫痪的疾病。这种病突然发生,经数小时或数天可恢复至健康人一样,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可复发,呈周期性瘫痪,因而得名。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肌肉纤维的钾盐代谢障碍有关,少数病例有家族遗传史。
类别周期性麻痹可分为低血钾、高血钾和正常血钾三类,最常见的是低血钾周期性麻痹,化验时血液内钾离于浓度降低,得病者以男青年居多,其病情也较严重,到30岁后发作减少而逐渐中止,发病多的可一天数次,少者一生只发一、二次。
病因及症状病人只需要反复伸屈小手指,医生就可以对其是否患有周期性神经麻痹进行诊断。[1]诱发这种病的因素有感染、创伤、情绪激动、月经、过度疲劳、受冷等,以及饱餐大量谷物、面粉和糖类食品、剧烈运动后卧床休息和有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胰岛素、葡萄糖注射等也可诱发致病。发病常于午夜或清晨醒来时发生。病人在发作前一天感到极度饥渴,在发作时出汗、唾液减少、肢体酸痛、麻胀感,但神志清楚、饮食正常、瘫痪肢体对冷热痛痒等感觉良好。
麻痹发生的特点为,病者醒来即发现肢体呈轻度或完全瘫痪,两侧对称,近端的肩部、臂部和髋部病情要比远端的手脚处严重,瘫痪常从下肢开始向上伸展,影响上肢、躯干和颈项肌肉,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对不同的人瘫痪轻重程度及范围相差很大,以两个下肢或四肢瘫最为多见,偶或瘫痪只限于某一部位或身体一侧。
少数严重病例除上述症状,还可因隔肌、呼吸肌、心肌等麻痹而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跳变慢、心律不齐、排尿障碍、咀嚼无力、进食呛咳,吞咽困难、讲话不清等。
预防与治疗方法防治的方法有:避免诱发因素,针刺大椎、肩井、合谷等穴位服用氯化钾和静脉补充钾盐,采取低钠高钾饮食等,在开始恢复后要加强活动促进肌力改善。
这种病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个别长达一周以上)后,即很快好转;最先瘫痪的肌肉常最晚恢复,瘫痪恢复后短时期内仍有肌肉僵硬和疼痛的感觉。在本病发作间隙期内,应注意避免过劳,过冷和大量进食谷物、面粉、糖或各种甜食,避免使用肾上腺素、胰岛素、激素和静脉注射葡萄糖等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可长期口服氯化钾,适当限制食盐,多吃含钾丰富的带茎类蔬菜、橘子和蘑菇等。如发作与月经周期明显有关时,可在月经来潮前二、三天开始服用氯化钾。
少数的病例为高血钾和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病者也以男性居多。其中高血钾麻痹的发病年龄多在10岁以前,大多在30岁后趋向好转和逐渐中止。诱发因素有剧烈运动后休息、受冷、饥饿等。发病通常在白天尤其在运动后,发病前常感肢体酸胀、麻木、出汗等,发作时麻痹情况和低血钾周期性麻痹相类似,瘫痪程度一般比较轻,常常伴有肌肉疼痛性痉挛,瘫痪持续时间多数不超过一小时。
防治办法:避免诱发因素,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或吃食物以推迟或阻止发病,这一种病由于每次发作时间短,大多不需要特殊处理,但病情较重者需要采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等补钙措施。
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也发生在10岁前,诱发因素与低血钾的麻痹相同,有些喜爱吃盐的人在限制盐量后可发病。起病常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症状有四肢或某些肌肉部位麻痹,有时伴随吞咽困难和发音低弱,持续时间达数天至三周。
治疗方法为采用大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病情一般即可好转。
上面介绍了周期性麻痹的各种症状和治疗方法,但由于造成四肢瘫痪的疾病种类很多,所以在发病时成立即送病人上医院检查血液钾离子浓度和心电图,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
参考资料1.伸伸手指就可诊断周期性神经麻痹·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