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古时有张梅、张柷、张松三兄弟事母纯孝。三孝口地址在今市区长江路西段。”为纪念这三个孝子,人们将金寨路至环城西路这一段长江路称为三孝子街,而把张家所住十字路口西街口被人们称为“三孝口”,现三孝口则指这一地区。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文名称:三孝口
外文名称:无
所属地区:合肥
方言:合肥方言
意义:张梅、张柷、张松三兄弟
版本:共三本
地名由来版本一母丧,在家停棺守灵。忽一日邻舍失火殃及张家,三兄弟移柩不及,乃奋不顾身扑于上面泪如雨下。火熄,三人皆死,惟厝棺无损。《县志》称“三孝子街”。因明朝此地附近住有张梅、张柷、张松事母至孝三孝子和东北角三孝子祠(其遗址在今三孝口东约百米处街北,祀张松、汤鼎、朱世藩)。旧时老人读变音将三孝口说成三巷口。
《县志·人物传》载:“张梅、柷、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初,母病痈甚重,梅吮之得愈。”为纪念这三个孝子,人们将金寨路至环城西路这一段长江路称为三孝子街,而把张家所住十字路口西街口被人们称为“三孝口”,现三孝口则指这一地区。
版本二相传在西门街心路下埋有一块红糙石,下面压着大蜀山的钥匙,若取出这把钥匙,就能打开大蜀山的山门,取得大蜀山的金银财宝。但又传,若此红糙石一动,合肥城内就要遭火灾,故从未有人敢轻举妄动。孰料这一传说被合肥城内一贪财的无赖获悉,其乘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将红糙石掀开,将大蜀山钥匙盗走。大蜀山的钥匙被盗走了,火灾也就招来了。一时间,西门一条街浓烟四起,火势越烧越旺,眼看大火已烧到那三子之家。为了护卫棺柩,三子竟以身伏于棺上,誓与棺柩同存亡。似乎是神灵被三子的虔诚举动所感动,大火竟跳过其家。
这场大火过后,整个城西门一条街房屋都被大火烧为灰烬,唯独那三子之家房子完好无损。由此,这个地方后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孝口”了。三孝口地址在今市区长江路西段。关于此传说,《合肥县志》有段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好。
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此段记载,虽然在具体细节上与民间传说不尽一致,但基本内容还是相近的。版本三相传昔日在合肥城西门附近曾住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已年逾古稀。其膝下有三子,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好老母,三子轮流精心守护左右,不轻离片刻。这年,老母不幸患痈疽,脓血不止。为了减轻老母痛苦,三子竟轮番用嘴吮吸脓血。为了使老母疾病得以早日治愈,三子日日四下寻访名医、偏方。然此疾病在当时乃属不治之症,要想治愈,谈何容易。在无可奈何之际,三子只得转而进寺庙烧香求佛。一日,三子在寺庙门前,偶遇一算命先生,三子试以实情相告,希得指点。
算命先生闻听三子诉说后,托词告曰:“若想治愈老母疾病,非补以活人肉汤汁不可”。此本是算命先生故意虚造之言,暗示其老母疾病已无法救治。然三子不悟话中之意,未加思索即信以为真,竟在祈拜泥佛之时,从腿上剜下一块肉来,回家后迅即熬成汤汁,喂其老母。办法用尽,终未能挽救老母的生命。老母咽气后,三子又变卖掉家产,买来棺材,为老母料理后事。《合肥县志》有段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好。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
周边交通周边有三孝口、三孝口西、飞凤街、博物馆等公交车站,BRT快速公交途径此处。博物馆站也为重要的公交枢纽站。规划中的地铁2号线金寨路站设在此。
参考资料1.安徽合肥三孝口的来历传说·炎黄风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