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溪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鲤鱼溪
外文名:Carp brook
地理位置: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鲤鱼溪
开放时间:8:00-17:00
景点级别:
AAAA级
门票价格:40元
著名景点:鱼冢、明清古街、郑氏宗祠等
水源:数十条山涧清泉
得名:鲤鱼满溪
游玩时间:1-2小时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景区概述鲤鱼溪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曾被评为“福建最美的乡村”,我省十大旅游风景区。鲤鱼溪源自宋代,历经八百年,2008年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冢、鱼葬、鱼祭文),收录吉尼斯——“年代最久的鲤鱼溪”。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历史渊源鲤鱼溪源自宋代,八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虽经一次次的战乱、灾荒,鲤鱼在村民的保护下繁衍至今,堪称奇迹。几百年前,沿岸有两个村不和睦,经常发生械斗,他们的祖宗就想到在溪里养鲤鱼,这样就不怕对方在水里下毒,因为一下毒,鱼就会被毒死,也就知道水不能喝了。渐渐地,整条溪里就有了几千尾、几万尾鲤鱼,就变成了鲤鱼溪。
郑氏宗祠到了鲤鱼溪,不能不去看看鲤鱼溪的“开山鼻祖”。位于溪畔的郑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由郑氏八世祖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一八一四年)重修,文革时遭到破坏,一九九六年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祠堂呈长方形,梁木石瓦古朴沉静,房屋结构巧妙,堂内由两处天井调节光线,明暗过渡自然。祠堂四壁供着众多郑氏祖先的牌位,新旧不一,有些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祖牌均为手工雕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底座图案为龙凤花叶,花纹细致美丽,堪称民间艺术精品。
鱼冢文化最特别的,莫过于位于鲤鱼溪尾的鱼冢。冢旁有两棵水杉,枝叶相连,村民称为“鸳鸯树”。衰亡和遭遇意外的鲤鱼,举行过葬礼之后,就是被投入鱼冢中安息的。如此世代相传,终于形成了这罕见的具有神话色彩的鲤鱼自然保护区。鲤鱼溪下游鱼塘边的土丘上,有两株参天拥抱的大椿树,人称“鸳鸯树”,两树之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鱼冢”二字,这就是全国唯一的一座鲤鱼之墓。
这里四周稻田,鱼冢正面朝着鲤鱼溪和郑氏宗祠,鲤鱼死了要行特别的一套祭葬礼俗。浦源郑氏祖先于宋代迁徙与此,就在溪中放养了五颜六色的鲤鱼,村里老少皆爱鲤鱼,谁也不敢捕捉,时至今天郑氏子孙仍不食鲤鱼,也不允许外人来这里钓鱼、偷鱼。明代词人王鸿来游咏出了“羡鱼休唱钓鱼歌”的千古绝唱。若遇鲤鱼死了,都说这尾鲤鱼上天了。村里人就会将它送到鱼冢土葬,也有祭后用柴草把鱼体烧成灰后,埋葬在鱼冢里。
荣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
2008年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冢、鱼葬、鱼祭文),收录吉尼斯——“年代最久的鲤鱼溪”
交通自驾:宁德市-G104-沈海高速公路-宁上高速公路-福安隧道-宁上高速公路-石壁炉隧道到鲤鱼溪。
其他交通:在宁德客运站乘坐前往周宁县的班车,在县城下后乘坐前往鲤鱼溪的公交或者摩的。
参考资料1.周宁县情概况·周宁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