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戕,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ì qiāng,释义为自杀;自己伤残自己。出自明·沈德符的《野获编·果报·冤报》。近义词为“寻短见”。
中文名:自戕
读音:zì qiāng
出处:沈德符《野获编·果报·冤报》
基本解释自杀;自己伤残自己。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果报·冤报》:“﹝丁﹞与其侪欢饮于舟中,忽作异方语,瞪目改容,切齿恨骂,将自戕,众皆怪问,则曰:‘我实盗也。’”[1]
清· 陈梦雷《拟古妾薄命》诗:“昔有秋胡妻,心乖宁自戕”。《 红楼梦》第九十回:“却说 黛玉 自立意自戕之后,渐渐不支,一日竟至绝粒。
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
参考资料1.自戕·查字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