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交通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国内第一个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1992年5月经原机械工业部与交通部批准,在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和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吉林工业大学交通学院,2000年6月合校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是吉林大学36个学院之一。该院是吉林大学重点学科专业院系。
中文名: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外文名:College Of Traffic Jilin University
所属学校:吉林大学
院长:刘寒冰
党委代书记:王小东
副院长:李世武
简介是中国高校中成立较早、实力较强的交通学院之一。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原任和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17人,博士和在职博士生已占教师总数的64%,拥有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院从196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经过40余年的发展,现已拥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等5个博士点,此外还新增设了物流工程硕士点和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内第一个公路、铁路、水运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获得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设岗资格,2000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已有3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路桥)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下设4个系、5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即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和汽车运输工程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交通事故研究所以及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心,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长春汽车运输工程研究所和吉林省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站(吉林大学车辆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也设立在本院。
通过“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的建设,学院的装备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设备总资产近2000万,初步建成了GPS卫星导航定位实验系统、交通监控系统、智能车辆与智能化诊断系统以及交通环境监测系统,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智能运输系统、智能车辆、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装备的综合节能、车辆检测与诊断、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环境评价与治理、道路与桥梁结构设计、路面综合设计、土质土力学、道路灾害防治等领域已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雄厚的科研能力。
目前,交通学科已成为吉林大学“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2个学科之一。经过“十五”建设,学院科研能力和学科实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智能运输系统、载运工具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运输系统规划与物流管理、道路桥梁安全监测与养护等领域将具备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的条件,具有承担国家与行业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能力,通过对智能运输系统关键理论与技术、智能车辆与检测技术、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控制与安全、交通环境与评价、物流管理系统智能化、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的设计施工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使学院稳定保持在全国交通领域的整体领先水平。
建院以来,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较好的发挥了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为契机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中心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党委3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基层单位。学院团委多次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基层团委”,多个班级和个人也受到省、市、校的表彰。
学科设置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科学定位人才需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电子商务、生物制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各个专业分别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几大发展方向。
师资环境学院位于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校内环境幽雅。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吉林大学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相得益彰,学院自考学生的教学、实践、就餐均在吉林大学校内进行,共享重点高校的学习生活资源;校内的体育馆、计算中心、运动场、网球场、健身房、文化活动中心、多媒体教室等教学活动设施一应俱全。
校区内有六个大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饭菜品种齐全、物美价廉,能满足不同地域学生的各种口味,还专门设有少数民族食堂。学生公寓内装有电话、广播,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使学生能够自由舒适地学习和生活。校区内另外还有医院、邮局、银行、超市、洗浴中心等生活辅助设施。是广大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佳境。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学院秉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方针,在开展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肩负着自考助学的重任, 受吉林大学委托承担主考学院的职责。
学院是吉林省较早开办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自1988年承办自考助学开始,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成为吉林省、吉林大学优秀自考助学单位。
学院管理学院依据高等教育规律,按照培养统招生的模式开展自考教学,以培养思想素质高尚、理论知识扎实、实用能力突出的高层次、高技术人才为教育理念。学院把管理放在与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以管理促进教学,保证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序进行。学院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建立完善的管理与教学方面的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班级管理、舍务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英语、计算机的强化培养,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等资格认证考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学历+专业资格+职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文凭,而且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及后期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学院在注重抓好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始终贯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了学生会、文学社、广播站、摄影协会、象棋协会、英语角、足球队、篮球队、校园摇滚乐队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我。另外,新生入学除军训外,学院定期开展公关礼仪、交际与口才、理想与道德等德育课程,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然、人文科学的学术报告,塑造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种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就业情况学院自办学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毕业生,并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出具就业推荐材料,并择优推荐给各用人单位。大多数毕业生已走向理想的工作岗位,部分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培养人才学院自建立以来,为中国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 1003 人(2009年数据),其中博士生 74 人、硕士生 173 人、本科生 756 人。此外,在校的工程硕士生、研究生班学员、夜大函授生等 425 人。
科研成果学院负责和承担国家和部省级研究项目 200 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5 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 2 项,以及横向项目 50 余项;获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 30 余项,其中“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专利 15 项;出版学术专著、统编教材和其它科技著作 60 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800 余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检索收录 100 多篇。学院注意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 10 余所外国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校际学术交流频繁,提升了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促进了学院的整体发展。
社会好评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较好的发挥了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以学习党的 “ 十六大 ” 会议精神为契机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中心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党委 3 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基层单位。学院团委多次被评为 “ 长春市优秀基层团委 ” ,多个班级和个人也受到省、市、校的表彰。[2]
未来展望随着中国加入 WTO ,交通运输业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交通学院将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面向交通运输领域的专门人才需求和科学研究需求,锐意进取,继续发挥学院的高层次交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攻关基地的作用,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人民大街5988号
参考资料1.学院简介·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官网
2.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如意了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