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百合是一种高等无脊椎的棘皮动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它属于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一种过渡动物类型,其化石不仅储存着丰富的古生物科学信息,而且揭示了远古时期海洋古地理环境。海百合成为化石的条件比较苛刻,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较为罕见。
中文名:海百合化石
外文名:Crinoid fossil
类型:化石
性质:名词
形成条件:比较苛刻
化石分析那么,这93箱化石都包括了哪些珍稀化石呢?经过专家鉴定,化石共有100多件,其中包括10条贵州龙化石,1条兴义龙化石以及部分已经碎裂了的鱼龙化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海百合化石,共有89块。
海百合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一种棘皮动物,与海参、海胆等属于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类型,由于形态酷似盛开的百合花,除了有开放的花蕾,还有挺拔的根茎,于是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海百合。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已经生存了5亿年,在2亿3千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生长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们只能在深海里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在这89块海百合化石中,有两块化石尤为珍贵,连生物专家都感到惊奇。您瞧,原本附着在海底生长的海百合,却固着在一根漂入大海的树干上。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推测,海百合之所以附着在树干上,是要借助树干在海里漂浮,从而扩大摄取食物的范围。可见,海百合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
这块海百合化石同样非常珍贵,人们通过它可以看到海百合的内部结构,为研究海百合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这件标本上的动物高昂着头颅,小小的脑袋,长长的脖子,尖尖的嘴巴,嘴里长满了锋利的牙齿,身后还拖着一条大尾巴,身长大约116厘米,让人不禁联想到传说中的某种怪兽。它的名字叫“贵州龙”。
这两件胡氏贵州龙化石,栩栩如生,造型被定格最后一息的瞬间,仿佛告诉我们,死亡是突然降临的,至于当时发生了什么?已成为千古之谜。
这是兴义龙化石。别看它个头不大,却骨骼发达,身体健壮,非常凶猛,是鱼类和小型爬行动物的杀手。
这批珍贵的化石来自贵州省关岭地区。海百合、贵州龙、兴义龙都是远古时期的海洋动物,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云贵高原上呢?
原来,这批珍贵的海洋化石演绎了中国西南边陲一个远古的沧海桑田故事。沧海桑田是中国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讲的是仙女麻姑和哥哥王方相见,一千年多过去了,东海已经三次干涸变成了良田,可麻姑的容貌依然如故,还像十七八岁的姑娘一样美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关岭地区的变化,真是太贴切了不过了。
贵州关岭位于云贵高原,山峦起伏,景色秀美,勤劳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关岭到处是岩石,当地民众就地取材,把它作为建筑材料。有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石头上会出现一些精美的花纹。这些美丽的花纹是谁刻上去的?无人知晓。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精美的花纹就是海百合化石。以后,科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贵州龙、兴义龙等珍贵的化石,并且把这里的化石被称为“关岭古生物群落”。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用先进的电视手段再现那段沧海桑田的巨变吧。
距今大约二、三亿年前,贵州关岭地区还是一片封闭的海域,气候温暖,海水湛蓝,清澈见底;到处生长着美丽的海百合。兴义龙和贵州龙也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天敌,生物数量越来越多,海百合和动物的遗骸不断被泥沙所掩埋,沉积在海底,成为珍贵的化石。
正是这些珍贵的化石为我们勾画出史前海洋与海洋生物的奇妙景观,和中国云贵高原的原始风貌。如今,贵州关岭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已经开辟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当年这批化石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把这批珍贵的化石交给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这里珍藏着20多万件珍贵的化石和标本,有无脊椎动物化石、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珍稀动植物标本等等,它们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界演化的沧桑历程。在这些珍稀化石标本中,有不少是中国乃至世界所独有的,堪称国宝。
2003年和200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相继举办了《海百合化石展》和《馆藏精品展》,这些珍贵化石第一次与广大观众见面。
《海百合化石展》展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一对老年夫妇,他们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把珍藏并且研究过的的两块海百合化石赠送给自然博物馆,希望它们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在大自然漫长的演变中,气候变化,物种更迭,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解的谜团。而正是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为我们解开了一个个的千古之谜,让人类更好地热爱自己的家园。
海百合纲海百合纲(Crinoidea)是现有棘皮动物中最古老与最原始的一纲,大多数种类已灭绝,略有5000多化石种,,分属三个亚纲,即游离海百合亚纲(Inadunata)、可曲海百合亚纲(Flexibilia)及圆顶海百合亚纲(Camerata),是古生代地层中很繁盛的一类。现存种类仅630多种,均属有关节亚纲(Articulata),这一纲也包括有灭绝种类,现存种类分属四个目,包括等节海百合目(Isocrinida)、羽星目(Comatulida)、多腕目(Millericrinida)和弓海百合目(Cyrtocrinida)。其中80多种具长柄,固着生活在200米深海软泥或沙质海底,这一类俗称海百合(sealilies);其余550种无柄,多自由生活在潮间带及浅海硬质海底或珊瑚礁中,俗称海羽星(feeather stars)或海羊齿。海百合体分根、茎、冠三部。茎一般称柄,由许多骨板构成,其上常有分支的附支,称为根卷支(radiculus),有附着作用。冠由萼(即体盘)和腕构成,萼呈杯状或圆锥状,背侧由石灰质骨板组成,具口、肛门、步带沟。步带沟内生触手,无运动功能,可捕食。海羊齿的萼称体盘,腕原始为5个,但由于一再分支而成多个。腕由多数腕板构成,两侧具有许多羽支(pinnule)。消化管完整,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殖腺位生殖羽支(genital pinnule)内,个体发育中有桶形的樽形幼虫(doliolaria)。海百合类再生能力极强,常将腕甚至萼等一起断落,后再生。
参考资料1.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将呈现世人面前·化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