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族经文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万年欢","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浪淘沙","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
中文名:纳西古乐
外文名:The Classical music of Naxi Nationality
所属民族:纳西族
大调:神州、华通
著名小调: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
起源时间:14世纪
著名传承人:宣科、周善甫、和毅庵、杨曾烈
简介"纳西古乐"这一称谓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丽江洞经音乐演奏者为避免把宗教视为封建落后的政治风气而将丽江洞经音乐称为"丽江古乐;"90年代初宣科先生用"纳西古乐"取而代之,也是专指"丽江洞经音乐"。
长期以来由于丽江大研古乐会是以演奏丽江洞经音乐为主的,所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把纳西古乐等同于丽江洞经音乐。其实,"纳西古乐"是指在纳西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并融合外来音乐,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音乐,包括"丽江洞经音乐"以及"崩思细哩"、东巴音乐和"热美蹉"等。[1]
主要作品纳西古乐《白沙细乐》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节的活动中进行奏乐,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当时更有专门的乐工,其演奏技艺相当高超。后来演奏者多为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受人邀请时参加演奏活动。
根据地方志史料,在十九世纪中叶,即距今二百多年以前丽江便流行着《白沙细乐》了,并且当时就说是在元朝流传下来的音乐。据1962年丽江县宣传部关于《崩石细乐》的调查,该乐曲共计有《笃》,《一封书》,《三思吉》,《阿哩工金拍》,《幕布》,等十四首。
《白沙细乐》在解放前夕已于云消失传。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白沙细乐》十分重视,前后曾有十多起学习,采访和搜集整理活动1956年丽江县文化部门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民族乐队,参加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一等奖。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称《崩石细哩》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洞经古乐》丽江洞经古乐,它是中原道教与纳西族民间音乐相溶合的奇异乐种。历史悠久,在丽江纳西族民间中广为流传。它奇迹般保存了部分中原地区早以失传的唐,宋,元时期的词,曲牌音乐。
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演奏者多为年老艺人,乐器也很古老。
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存至今。
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
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
《皇经音乐》洞经古乐餐馆音乐演奏这种音乐在全国早已失传,因为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其它地方尚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
元代以来的“细乐”是相对与“大乐”(粗乐)而言的;是相对于用不用唢呐而言的。
“细乐”是儒家雅集型丝竹乐。这种不用唢呐的“丽江洞经音乐”则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其所以珍贵,是因该乐还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的辞、曲音乐。而这些曲调的歌词,如《水龙吟》、《浪淘沙》、《山坡羊》等则仅作为文学欣赏的古典汉语教材保留着,也就是说旋律本身早已失传。
1989年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将元代张养浩(1270~1329年)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填入丽江的同名曲牌。
据考证,丽江洞经音乐中与承德离宫音乐传谱(文字谱)相同或近似的就有八首。
它们之能得到保存,无疑是“无形文化遗产”中的最不易保存的部分——音乐的一大幸事。
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的老艺术家们对发掘、整理和弘扬诸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目前,在丽江尚有较完整的九个乐会,吸收了一些年轻的学员,他们正努力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历史传说纳西古乐据介绍,纳西古乐是700年前创自纳西族民间的大型风俗性安魂乐曲,她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不仅演奏的乐曲年代久远,演奏者中最年长的已是83岁高龄。高寿的老人、老人手中古老的乐器、古老乐器演奏的古曲是纳西古乐的“稀世三宝”。
宣科在央视的采访中首次透露了演出真相,其实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古乐演奏已不再出自这些“活国宝”之手。因为在一次演奏中,一位可敬的老艺术家将生命永远定在了一个音符上。因此,老艺术家们只是在台上“撑场面”,真正的演奏由新晋年轻演奏家负责。尽管如此,这些为了古乐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们仍值得我们尊敬
被称为纳西神人的宣科,是大研古乐研究会的会长。宣科和纳西古乐曾到过英、法、挪、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便成为当地的新闻热点。
据介绍,在整理曲谱,组建乐队,并从理论上对纳西古乐进行研讨等方面,宣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可贵的是,现在的乐队里已经培养了一些年轻的纳西乐手。
曲目1,《八卦》经腔
谈演洞经行“开经”礼仪所用曲目,据考证为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廿九年(公元741年)御制的《紫微八卦舞》之音乐部分,其姊妹篇为《霓裳羽衣舞》,已失传。[2]
2,《调弦曲》
3,《笃》(笛子独奏)
4,《浪淘沙》曲牌
5,《元始》经腔
6,《到夏来》曲牌
7,《十供养》经腔
8,《山坡羊》曲牌
9,《步步娇》曲牌
10,《一江风》曲牌
11,《小白梅》曲牌
12,古老民歌《栽秧调》
13,古老民歌《茨哩茨姆》
14,《清河老人》经腔
参考资料1.“纳西古乐”与纳西族传统民族音乐·维普期刊
2.纳西古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