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螂,读音为dāo láng,汉语词语,意思是螳螂。
中文名:刀螂
拉丁学名:Mantodea
别名:螳螂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螳螂目
分布区域: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简介即螳螂。为螳螂的俗称。
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螳螂桑螵蛸》:“蟷螂,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郎’之名,俗呼为刀螂。”[1]
参考资料1.刀螂在词典中的解释·词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