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浅入深。语文学习要注重基础,避免雄心勃勃,急功近利。 每天,你可以仔细练习几十个单词,每周熟练地背诵几首诗,仔细阅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一些名字,做一些阅读笔记,中国水平会有很大的进步。
2.仔细阅读和思考。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辩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能偏废。“通读”要做到“三到”:心、眼、口。“仔细思考”,要懂得质疑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3.自我满足。也就是说,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你应该吸收你学到的知识,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4.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普遍阅读,二是选读,两者不能缺一,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延伸和生活的延伸是一样的。《红楼梦》中说:一切都知道,人情练习就是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扩展阅读其一,它意味着文本阐释须以语义理解为先。就语义学而言,中外语义研究均可粗略地划分为语文学、传统语义学、现代语义学三个阶段,其中汉语的语文学时期即为训诂学时期。
贾彦德教授曾提出:“我国语文学时期的语义研究叫做训诂学。春秋战国时期从义理辞章方面注释《春秋》的《公羊传》和《榖梁传》,是我国处于萌芽状态的训诂工作的成果”,又说“汉代以后读经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字义上,这样,我国的语文学不但始于训诂学,而且始终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是极具慧眼的卓识,不仅凸显了训诂学的语义学意义及阐释学指向,而且道出了文本语文学的中外共通性。所以,“识字”的本质不是识文断字,而是理解语义,且以理解语义统领一切。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中国语言学史,真正的语言学始于五四运动以后,之前的各种研究均属于语文学研究,或称为语言学的萌芽时期、积淀时期。本书从先秦时期的零星的语文学知识开始叙述到解放以前,应视为广义的“语言学”研究,严格来说,应称为汉语言研究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