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钩》是人民教育版小学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一名烹饪班班长在长途旅行中接受并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照顾三名生病的士兵过草地,牺牲了自己的事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四段:第一段:、2自然段为第一段,讲述了“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病无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坪的故事,导师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第三段至22段为第二段,讲述了吃完青稞面后,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活鱼野菜汤给三个病人吃,但他一点也没吃。第23-33自然段为第三段,叙述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第34段自然段为第四段,叙述“我”小心翼翼地保存了老班长留下的鱼钩。表现出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扩展阅读你们都说到了鱼钩的含义。我发现还有两个字——金色。我觉得这并不是说明这枚鱼钩就是金色或者金子做的,而是因为它象征着老班长的这种品质会一直熠熠生辉,永远传承下去。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袖钩:使用很广泛的鱼钩,钩条较细,分有刺、无刺、金色扁头、细条、粗条。从颜色上区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红色等。袖钩因其自重轻,易吸食常被用来垂钓中小型鱼类,是垂钓鲫鱼和一些小鱼的首选鱼钩,几乎每个钓友都会配备不同型号的袖钩,但是初学钓鱼的钓友往往有个误区,用袖钩钓鲫鱼总感觉钩子太小,心里不踏实,其实不必担心鱼钩大小的问题,用上两次你就会感觉到浮漂的动作和上鱼率明显增加。
同学们,金色的鱼钩,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枚鱼钩至今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写完这篇课文,我们不妨从课堂走向课外,到纪念馆、博物馆中参观学习,感受革命精神。我们还可以沿着革命先烈的路线重走长征路。我们要有历史的见证,更要有革命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