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作者(黄河大合唱作者生活)
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像。新华社发
2009年,冼星海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冼星海,原籍广州,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困船工家庭,父亲出生前就去世了。7岁时,他和母亲住在马来西亚谋生,在新加坡养正学校上学,参加了管弦乐队活动。1918年回国后,进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后到北京大学音乐学院、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28年,冼星海进入上海国家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通音乐》。
1929年,冼星海赴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法国留学期间,冼星海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10多部作品。
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力和感染力的群众音乐,为进步电影《雄心勃勃》、《青年进行曲》、戏剧《复活》、《大雷雨》创作了音乐。
1938年,冼星海前往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不朽名著《黄河合唱》。1939年4月13日,《黄河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演出。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晚会上,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冼星海指挥的《黄河合唱》,并多次称赞。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看演出后,7月8日题词:“为抗日战争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延安期间,他还创作了《生产合唱》、《九一八合唱》等大型作品,以及《三八妇女节歌》、《打败王精卫》等大量音乐。1939年6月,冼星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冼星海前往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随后因战争与交通隔离而被拘留。与此同时,他创作了交响乐《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和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由于长期疲劳和缺乏营养,他的肺病加重,1945年在莫斯科病故。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悲。”
江竹云:坚贞不屈的女英雄
江竹云像。新华社发
2009年,江竹云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村,一座独具特色的川南民居依山傍水,来自世界各地的干部群众前来追悼。这是江姐故居。
江竹云,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渣滓洞监狱中坚定不屈的女英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
1920年8月20日,江竹云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江竹云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她进入中国职业学校,担任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工作。
1943年,党组织安排她担任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彭永梧的助手,做通信联系。同时,他们扮成夫妻,组成“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指导中心。
根据党的指示,1944年,江竹云被四川大学录取,成为一名普通学生。1945年,江竹云与彭永武结婚,留在重庆协助彭永武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系工作。同志们都亲密地称她为江姐姐。
1947年,江竹云被中共重庆市委任命,负责组织大中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1948年,彭咏梧在实施武装暴乱时不幸牺牲。江竹云忍着悲痛,毅然接任丈夫的工作。
同年6月14日,因内奸出卖,江竹云不幸被捕,被拘留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打开这位年轻女共产党员的缺口,打破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厉折磨,江竹云始终坚定不屈,“你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死我的头,组织不是。”“毒刑拷打,那是一个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云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在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29岁的生命。
董存瑞:勇往直前 舍生取义
董存瑞像。新华社发
2009年,董存瑞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河北省隆化县西北苔山脚下的伊逊河东岸,有一座烈士陵园,里面有模范共产党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精神。走进陵园,一座19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矗立在松柏中,代表着董存瑞19年的青春。纪念碑上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为国牺牲生命,永垂不朽”。
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的董存瑞。他出生在贫困农民家庭。13岁时,儿童团长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避免日本侵略者的逮捕,被称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战斗勇敢有谋,在一场战斗中独自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获得三枚“勇敢奖章”、“毛泽东奖章”。他领导的班级被授予“董存瑞整训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进攻隆化城的战斗开始。董存瑞所在部队负责攻击国民党防守重点隆化中学。他担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们连续炸毁了4座炮楼、5座堡垒,成功完成了规定的任务。部队随后发起冲锋,突然被敌人隐蔽的桥形暗堡强烈火力封锁。部队被封锁在宽阔地带,二班和四班连续两次未能爆破暗堡。董存瑞冲锋在前,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允许我去!“毅然拿起炸药包,奔向暗堡,左腿受伤,顽强地冲到桥下。由于桥形暗堡离地面超高,两端桥台无法放置炸药袋。危机时刻,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撑起炸药袋,左手拉着导火线,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堡垒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军队开辟了前进之路,牺牲时年仅19岁。
1948年6月8日,第11纵队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人,命名他生前的班级为“董存瑞班”,规定纵队所属机关和部队在点名和聚会时默默哀悼3分钟。1948年7月10日,冀热察行政公署作出决定,将隆化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在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和劳模代表大会上,董存瑞被追为全国战斗英雄。
刘胡兰:生命的伟大 死的光荣
刘胡兰像。新华社发
2009年,刘胡兰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走进位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上的八个大字“伟大的生命,光荣的死亡”熠熠生辉。刘胡兰烈士墓藏在纪念馆后面的松柏之间,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白玉刘胡兰雕像。
刘胡兰,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年轻时对黑暗的旧时代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救亡运动,文水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那时起,刘胡兰开始逐渐触及革命的真相。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小组,为八路军执勤、哨兵和发送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文水县,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抗日战争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女性培训班。经过40多天的学习,她学到了很多革命道理,阶级意识进一步提高。回到村里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女救援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动员群众与地主作战,送公粮,做军鞋,动员年轻人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允许为中共替补党员。今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进入文水县。为了储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将大部分同志转移到山上,留下部分同志坚持奋斗。她主动要求留下来,理由是她个人年轻,熟悉环境。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要求。她和留下的同志一起向村党组织传递党的指示,组织群众埋粮,配合武工镇压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逮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她坚定不移地说:“害怕死亡不是共产党!”敌人别无选择,只能当场杀死6名同时被捕的革命群众。但她无所畏惧,平静地躺在切割机下,英勇牺牲,只有15岁。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前往陕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毕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毕时说:“我是一个只有15岁的优秀共产党人。”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荣耀”八个字。
扩展阅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中国黄河》是自1939年《黄河大合唱》以来的中国第二部黄河大型声乐套曲,由作曲家黄荟制作,歌唱家龚琳娜和曹芙嘉演唱。本系列文章对套曲包含的10首声乐作品进行赏析。
十年发展,十年跨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引领下,黄河流域各地携手,共同谱写出更加响亮、和谐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是一条历史之河、文明之河,黄河文化融合在流淌5000多年的民族血脉中,黄河故事唱响在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里。讲好黄河故事,以创新为音符,谱写黄河流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华美乐章,才能更好地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不断筑牢大学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