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哪里自杀(项羽究竟死在哪里)
霸主祠位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凤凰山,又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公元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尽在此。当场就陵墓了项羽的“分裂之余”即遗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在此建亭祭拜,人称“项亭”。
可以说,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位悲剧人物,“羽之勇猛,千载无二;太史公以勇猛之笔,写勇猛的人。”但在楚汉之争中,他却兵败刘邦,于乌江自刎而死。关于项羽之死,后人多有疑惑,既然都已冲出重围,逃至乌江边,为何项羽放弃了渡江,选择自杀呢?
民间有另一种说法,即:项羽率八百骑趁着夜色杀出血路,直奔乌江之处。他的目标很明确,即从乌江回到江东,一旦回到本营,凭着霸主之名,项羽完全可以振臂一呼,重组部队反击。但不巧,他带领少数战骑冲至东城时,遭受汉军强烈阻击。
更加糟糕的是,驻扎东城的是汉军将军灌婴,项羽虽有力拔山兮之勇,可是,在敌我数量悬殊之下,最后战败被害。项羽死亡地点,间距乌江也有120千米,因此,他没有渡江的可能,更别说乌江自尽。
当然,以上仅是民间一种说法,与史书记载有较大进出。
虽然项羽战败,可是,不可否认,他是历史上极具英雄骨气的人物,英名千古流传倒也在预料之中。南宋词人李清照就曾在称赞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这是对项羽的一种莫大肯定。
在历史上,以败将身份被千古传颂的历史名人,并没有几个,项羽无疑是典型代表。不过,关于项羽之死,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观点。如唐代诗人杜牧,他在《题乌江亭》中称:“成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女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意思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理应能屈能伸,可项羽却选择自尽,是为男儿屈辱。江东之地多英豪,若能忍下一时之耻,未来未必没有重夺天下的可能。”显然,杜牧觉得项羽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其自尽乌江展现出了失望心态。
自古以来,拥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后人皆觉得,项羽不应执着于一时失败,彻底可储存己身,以图再起。
那么,项羽为何坚持自尽呢?
流传最多的说法,即:项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众所周知,项羽性格暴裂,心高气傲,极为自负,像他这类人群十分在意颜面,将自尊看得比生死都要关键。回想当年,项羽带领江东子女征战四方,是何等意气风发。转眼间,时过境迁,昔日追随在旁的江东子女,仅剩十几人,这类极大的现实落差,无疑对项羽造成了沉重打击。在此情况下,难免会想不通而自杀。
据悉,项羽带领八百骑杀出一条血路,至乌江时,身旁仅剩十几人。当时乌江亭长前来接应,他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然而项羽却回绝了,并说了一句话:“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女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语,籍独不愧于心乎!”讲完,项羽拔剑自刎。
显然,项羽觉得西楚失败与其无关,一切都是上天的过错。这里也体现出项羽的执拗、自负。上段是司马迁在《史记》里的着重描写,将整个过程渲染的极为悲壮。因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距项羽身死的时代较近,因此,他所写的史献更具可信度,后人流传的“项羽自尽说”每个版本,皆源于《史记》。
除了上一种说法,虞姬之死亦为项羽自尽的原因之一。
根据《史记》载,汉军以三十万军力将项羽围住在垓下。当时楚军只有十万军力,粮草殆尽,四面楚歌下,军心早就动摇,断然不能与汉军抵抗。面对这种困境,战无不胜的项羽亦无力回天,想要生存,只有率军突围,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突围哪里简易,应对汉军逐层铁桶阵,贸然突围只有死路。想来想去,项羽决定趁着夜色保护,在汉军防御最薄弱处突围。同时,他选择只带虞姬与八百骑突围,目标小,不易被发现。项羽是真的爱虞姬,纵然是这等危机时刻,他仍然要带上虞姬一同逃跑。
虞姬未尝不知,她早年被项羽勇猛所吸引,最后舍身嫁给项羽。项羽多年征战四方,虞姬都陪侍上下。期内碰到无数绝境困境,她都从不担心,即便是巨鹿之战,项羽深陷重围,她都坚信力拔山兮的项王可以扭转局势。实际上,项羽做到了,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惨败秦兵主力。
然而这一次,垓下之围,虞姬却害怕了,她听着四面传来的楚歌,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虞姬了解,天命难违,楚军要败了。她不愿意变成项羽的连累,从她爱上项羽的一刻起,就已经将生命置之度外。二人共处的日子,是她一生最为幸福的时光。一曲悲歌后,虞姬自杀了。
以死明志,不求苟生,如同她所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老大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爱妾身死,将士殆尽,这是当时项羽所需应对的现实。小编大胆猜想,假如虞姬未死,而是随项羽逃至乌江边,也许项羽已经渡江而去。
论意志力,项羽经历生死无数,不至于因一场惨败而自尽,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东山再起”的内涵,何况也有整个江东在等着他。虞姬的身死,压垮了项羽最后的精神斗志。心爱的女人被逼自杀,手下将士被屠戮殆尽,项羽难过悲痛,在这种负面情绪下,他很容易产生同归于尽的念头。最后,项羽击杀汉军追兵百余人后,自刎而死。
正如上文所说,项羽是极为自傲的人,虽然被刘邦击败,但他至死都瞧不起刘邦行为,宁可自杀,亦不愿葬于对手之手。
还有一种说法,即:项羽自尽是为了结束战争,降低给百姓带来痛苦。民间文献曾有记载,项羽并不在乎可以夺取天下,他所在意的是夺取天下者是否为明主,显然,刘邦不符合项羽心里的明主形象。刘邦此人阴险狡诈、性格反复,深为项羽厌恶。
从这一角度看待问题,楚汉战争是由于项羽看不惯刘邦,而非他想要夺取天下。假如此说法为真,确实能够表明项羽心存苍生,体恤百姓。
垓下一战,项羽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或许就是那一刻,他有了领悟反思,就算回到江东又怎样,刘邦绝不会随便罢休。到时,他还未整治将兵,刘邦大军便已杀到,抵抗到最后,受苦还是江东百姓。项羽在数番考量下,为了江东百姓,极可能放弃渡江,以死明志。
但这种说法含有粉饰寓意,与真实历史里的项羽不符。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话说,项羽占领并烧毁咸阳以后,想要东归彭城。韩生听到后说:“人说楚国人好像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然是这样。”项羽听到这话,便将韩生扔进锅里煮死了。
众所周知,项羽性格残暴、做事跋扈,曾坑杀二十万秦代降兵,此举不但悖逆天理,更引起民间百姓强烈不满。楚军进入咸阳后,更是放任滥杀无辜,残杀秦室子孙,火烧阿房宫将近三月不熄。诸多行为证实,项羽并非温良之徒,不会愿意用自己生命获得天下安宁。
还有一种说法称,项羽并非死于自杀,而是在定远东城被灌婴所害。项羽冲出重围后,率残军往江东方位逃窜。长江以南都是项羽的势力,其实也是他发家之地。对于项羽而言,逃往江东,就能组织有效力量,抵抗汉军。
当时,江东也有多个集团阵营,如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都愿遵从项羽调派,特别是共氏集团,对项羽可谓是赤胆忠诚,就算项羽死于乌江,他仍不愿投降汉军,而是选择抗争到底。假如,项羽成功渡江,可在短期内拉上一支队伍,再凭着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建立几十万人部队并非难题。
这点项羽想来也清楚,他突围后的目标很明确,就度过乌江,逃回江东。然而他没想到,在通过定远东城时,得到了汉军的强烈抵御,多次拼杀下皆无法冲破,最后在混战里被灌婴杀死。项羽死的地方间距乌江也有120千米,说明他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也不会死于自尽。
不过,此说法获得众多历史学者的反对。
据了解,汉朝阶段的东城县,位于江淮之间,在定远东南方。它已经越过江淮分水岭,在池河上中游地区,可知,东城时一个范围辽阔的行政划分区,我们所说的乌江就是它的一部分。换言之,史籍中记录的项羽“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尽”是同一种意思。
总的来说,项羽的确死于乌江,其实,司马迁应当对于那段历史知之甚祥,至少比我们熟悉。须知,司马迁所处的时代,间距项羽身死,仅相差七十年。他能够了解的资料,必定比后人要充足,且均为真实性较高的材料。
以司马迁对待编史态度严谨,不至于在项羽之死上妄作文章。项羽之失败,既不在天,也不在刘邦,根本原因还是自身问题。其太过心高气傲、自以为是,缺乏委曲求全的精神,最后,造成身死。项羽之死,充满悲壮情结,几千年来,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吟诵。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项羽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愿意逃走,说不定可以东山再起!只是因为项羽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认清了一个事实:假如自己过江逃过一命,刘邦是不可能放过我的,那样的话只会连累更多的江东老百姓。还不如自杀来终结自己,千百年后,项羽这次的义举,却让自己成为人们心中的战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这时候刘邦怎么放心让项羽逃走呢,于是派兵偷偷跟着项羽。而项羽知道有人跟踪,逃不掉了,于是在乌江边上自杀了。
在荥阳之战中,汉军无法支持下去,这个时候,刘邦的部下纪信自己冒充刘邦去诓骗项羽,掩护刘邦逃走。刘邦脱险后,纪信被项羽活活烧死。更有甚者,刘邦手下王陵的母亲被项羽抓走,项羽让王陵的母亲劝降王陵。王陵的母亲为了不让王陵动摇,当着汉使伏剑自杀。
荥阳之战后,刘项划定楚河汉界,各自罢兵。这时张良和陈平都劝刘邦赶紧杀个回马枪,趁着项羽兵疲粮缺之际把他灭了,可是这时候刘邦的实力不足以灭掉项羽,怎么办?他以裂土封王为奖赏,要韩信和彭越出兵,三股力量一起合围项羽,最后逼得项羽兵败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