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安徽省博物院新馆为国家展现,传送历史和文化的旅游景点)
合肥政务新区的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0米,展厅15个,建筑造型沧桑厚实,展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接"的徽派建筑风格。
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2007年1月16日,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奠基,新馆建筑面积4.1万平方,展览面积1万平方,建筑造型展现了五方相接、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独特风格。
2011年9月29日建成开放。推出基本陈列《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包含“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江准撷珍”等专题。老馆同时对外开放,以《安徽古生物陈列》、《潘玉良绘画作品陈列》、安徽近现代史以及建国以来安徽省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为主要内容。2013年,《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借助安徽悠久的历史遗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收藏甚丰,目前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书藏品23万余件。供游客欣赏。
扩展阅读11月2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在该馆新馆大厅举行。经过四年的精心筹备,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新馆将于11月2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
2019年,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另外,按照世界一流标准新建、总投资亿元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年7月建成开放,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策划规划方案全球征集已经完成,将于年内开工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展厅面积将达到万平方米,比现有展馆面积大5倍之多,新馆建成投用将大大提高景区的游客承载力,展厅可容纳约5万人。
新馆落成后,昭君博物院建筑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年接待观众达43万人次。匈奴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与地貌、古迹及文化元素相结合,以“和合”为核心设计理念,与王昭君墓及博物馆区相协调。整体建筑雄浑质朴、宏伟大气、庄严朴素,是自信、开放、多元、包容的“和合”文化的集中展现。新馆以仿汉夯筑和土木印象建筑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色彩与现代主义建筑高度统一。该建筑于2021年荣获德国国家设计奖之“卓越建筑设计类别”特别表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