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蛇吞象源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其文曰:巴蛇食象,三岁冲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意思是:有一种巴蛇能吃小象(传说巴蛇生于南海,黑身体,青脑袋,长800尺),它把象吞下去后,消化三年,才将象的骨骼吐出.这类象骨服用后可治腹内的病症.由此可见,即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若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之后遂以此形容人心得寸进尺.长此以往即演变成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朝学者罗洪先曾有诗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尘事临头螂扑蝉。
2.巴蛇吞象,汉语成语,拼音是bā shé tūn xiàng,意思是形容贪婪极大,不知满足。
扩展阅读寿县的古城墙东门和北门保存最为完好,如果你登上寿县的古城墙,除了感受时光的沧桑之外,还要了解古城墙的几个成语典故:比如宾阳门(东门)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又诸如舐犊情深、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等相关的典故传说。
中国象棋的象是相的通假字,为了区分而使用的!有句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这里的典故的象其实也是相的意思!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四、心急、心黑、心狠是半途而废的“刽子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十二生肖里,大家感情最复杂的当属生肖蛇,对它可谓是又敬又怕。首先,它总和心如蛇蝎、阴险贪婪的词,联想到一起。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叡难填鬼见愁。”字面上看,我们认为是蛇想要吞大象,世界上再大的蛇,也不能一口吞掉整头大象吧,所以是蛇贪婪、不知足!其实,典故里的“蛇吞象”,并不是大象的象,而是宰相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