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鸟包含银翠鸟、一般翠鸟、蓝翠鸟、小蓝翠鸟、冠翠鸟、蓝胸翠鸟、蓝带翠鸟、斑头疼翠鸟、白腹翠鸟、蓝耳翠鸟、小翠鸟、闪蓝翠鸟、半领翠鸟、马岛翠鸟、俾岛翠鸟15类。全部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其中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
2.一般翠鸟(别名:Alcedo atthis):小型鸟类,身长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体重40-45克。外形和斑头疼翠鸟类似。但体型较小,体色较淡,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身较红褐,耳背有一白斑。雌鸟上体羽色较雄鸟稍淡,多蓝色,少绿色。头上不为绿黑色而呈灰蓝色。胸、腹棕红色,但较雄鸟为淡,且胸无灰色。幼鸟羽色较苍淡,上体较少蓝色光泽,下身羽色较淡,沾较多褐色,腹中央污白色。
3.栖居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海域。
独立将成对活动。性孤单,平常常独栖在近河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鱼儿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稚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花卉。翠鸟扎入水里后,还能保持极好的视力,因为它的双眼进入水里后,能快速调节水里由于光源导致的角度反差。因此捕鱼本领很强。4.分布在北非、欧亚大陆、日本、印度、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