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十五
完全读懂名句
1.师与商:师,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张,姓颛孙,名师。商,即孔子另一名弟子子夏,姓卜,名商。2.愈:胜的意思。3.过犹不及:指过与不及皆有所差失,没有所谓孰优孰劣的问题。
子贡问道:“子张与子夏两个人,谁比较贤能啊?”孔子说:“子张的言行过于急进,子夏则稍嫌不足。”子贡说:“那么,子张要比子夏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度与不足同样都不好。”
名句的故事
孔子对于两位学生的才性,作了一番比较。子张才高意广,常常勉强自己去做困难的事,过于急躁,而子夏保守谨慎,心胸视野便比较狭隘,常有所不及。而子贡认为急躁的子张胜于保守的子夏,也是偏离了中庸之道。
近代学者钱穆认为“过与不及”指的是射箭,子张太过用力,子夏用力不足,因此皆无法射中靶心,所以子张非贤于子夏,子贡亦非为不肖,他举《礼记》子张、子夏弹琴的记载作为佐证。“子张、子夏各除丧见孔子,子张哀痛已竭,弹琴成声,曰:‘不敢不及。’子夏哀痛未忘,弹琴不成声,曰:‘不敢过。’”即子张、子夏各服完丧后来见孔子,子张比较不悲痛,而子夏仍然哀伤,于是弹起琴来,子夏太过而子张不及,都没有原来的水准。
孔子认为“过”与“不及”,两者都不算好,朱熹解释唯有“无过无不及”方为中庸之道。《尧曰·一》中提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即尧命令舜,要信实地执持中道。孔子赞赏尧所提出来的“允执其中”,认为“不偏不倚”远胜“过”与“不及”。历久弥新说名句
“过”或是“不及”都偏离中道常轨,并非做人处世最好的态度。警惕为事太过终将酿成悲剧的成语有“乐极生悲”、“善泳者溺”、“骄兵必败”,警惕不及的如“画虎不成反类犬”等,而西方阱述“过优不及”的例子有希腊神话中伊卡鲁斯飞行的故事。
工匠狄德勒斯与儿子伊卡鲁斯被希腊诸神囚禁在克里特岛上,狄德勒斯利用蜡烛制造了两副精美的翅膀,一副给自己,一副给儿子。在利用翅膀飞离克里特岛前,狄德勒斯千叮咛万嘱咐儿子,因为翅膀是蜡做的,飞太低离不开岛屿,飞太高蜡会因太阳照射而融化。
伊卡鲁斯虽然了解父亲所说的道理,然而一旦翱翔天空却兴奋过了头,把父亲的话忘得一干二净,愈飞愈高,高到听不见父亲的呼唤与警告。最后他的翅膀在炙热阳光的照射下消融殆尽,伊卡鲁斯因而坠落,葬身大海。
因此,后世便以“伊卡鲁斯”来告诫人们不可过与不及,否则后果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