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小池》描绘了泉水、树阴、小河、蜻蜓四景。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力和拟人化的技巧,详细描述了小池周围自然风光的特点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水无声珍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只露出尖角,早就有蜻蜓站在头上。
译文
泉眼悄悄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中的树阴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景。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站在上面。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成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辽、范成达一起被称为“ZTE四大诗人”。杨万里创造了一个语言简单、清新、优雅、幽默的“诚斋体”。他一生写了2万多首诗,其中大部分描写了自然风光,有些反映了民间疾病,表达了爱国主义的爱情。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晓明净慈寺送林方》、《孩子弄冰》等。
扩展阅读与此同时,小学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小池”也无辜躺枪了,被家长认为会带坏学生,应该在课本中删除,这到底是为什么?提起“小池”这首诗,很多人已经没有特别的印象了,这是诗人杨万里写的。
这句诗出自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真切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陶醉于一时一事的成功;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才能拥有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