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茅(ɡuì)。
故事情节为:
公元684年,齐国发兵攻击鲁国,鲁庄公率军前往阻击。齐军先声夺人,挑起战鼓准备进攻,鲁庄公刚想带领军队迎战,却被同来的曹茅劝阻。他认为时机不到,劝鲁庄公再等等。当齐军第三次挑鼓时,曹茅当机立断,让鲁庄公发起进攻。由于齐军三次进攻失败,斗志大降,鲁军的突然进攻使他们措手不及,顿时溃不成军。战后,鲁庄公问曹茅:“为什么要等齐军挑三次鼓,才能进攻?“战争,主要靠军队的斗志。”“战争,主要靠军队的斗志。第一次敲鼓时,斗志最旺;第二次敲鼓时,斗志已经下降;第三次敲鼓时,斗志已耗尽。这时,我军趁机挑鼓而上,进攻懈怠疲惫的军队怎么会有不胜的道理呢?”
一鼓作气,汉语成语,发音为:yī gǔ zuò qì
意思是:形容在精力充沛的时候鼓起精力,一口气完成工作。
成语来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衰,三而疲。”
成语的近义词有:一气呵成 乘热打铁
反义词有:一败如水 一败涂地 偃旗息鼓
成语造句:无论做什么,都要一鼓作气,不要打退堂鼓。
扩展阅读《傲慢与偏见》这本书,让人感触很深,当拿起这本书,一步一步走进故事的情节,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让人沉浸在其中,于是一鼓作气把它读完了。
尤其十分喜欢里面的对话,仔细嚼嚼,很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我很佩服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她那种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是我所不具备的,也是我的品格应当完善的一部分。她有自己的情感,不会因外界的势力和嘲讽而改变自己的品行,这恰恰也是无数读者所欣赏的。小说最特别之处就是采用平行写作法,让读者眼前一亮,彷佛穿行在“平行空间”中循循探究两位女主人公的真实生活,并激发我们强烈的求知欲想一鼓作气了解伊莱莎小姐的过去和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