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冢的意思是指埋葬在地下不能再移动的坟墓。墓冢是指坟墓,而不是坟墓,在古代,坟中只有尸体和泥土。墓字,其实是汉字的一种符号,它的形状可以看做象形字。《说文解字》说:“坟者:冢也。”《释名·释地》云“冢者,冢之别字也。”《说文解字》所引《尔雅·释地》说“冢也曰穴冢者”。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里有言:“坟不可以止也。”后世子孙如果想把自己的坟丘做得大些,就需要在坟茔周围用各种物件盖上一些坟山。如果没有盖坟山的话,坟就不会被土填埋起来了。
1、坟冢在古代是有“坟”字作标记的,而不是指坟墓;
是古人对坟墓做标记的。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古人,把自己的坟墓写在石头上,用石头标记自己的坟墓。然后再把石头敲碎,取来泥土或石块进行拼接起来,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冢的形状。古代人们认为坟墓中的尸身应该是活着的尸体,而不是死亡的时间比较长的尸体;也可以把已经死亡的尸体重新放入某个特定的棺木中保存;古代又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从死者手中逃出来。所以古代的坟冢一般都有一个标记就是人死后在死者手中留下自己的骨灰。因此又有“葬人如葬菜”的说法。
2、根据甲骨文中有关墓字象形的字义,墓字实际上就是由甲骨文和金文共同构成,即“坟”字;
又有墓形、墓室、墓边等多种形式。金文的“坟”字,形为圆形,四周无柱状物相托,顶部没有支柱。其象形为“坟”字。甲骨文的“坟”字上半部作“手”形,表示埋在地下不能移动的坟墓;下半部作“坟”(土)形,表示坟墓和泥土相依相存的关系。
金文的“葬”字下半和上部分组成了字形上部为圆形、下部为长方形、顶部是一个圆锥体等多个汉字的基本构形之一。该字形是金文造字过程中,根据甲骨材料和结构特征所确定写造方法的一个象形文字。3、墓字在古代还有其他的意思没有被发现或者解释得很清楚。
《集韵》曰:“冢,陵也,周氏取之以为冢名。”《礼记·月令》:“周朝天子之冢,诸侯之陵以天子之名,大夫之陵以士为冢”。《国语·晋语》:“鲁之伐魏,魏之伐齐……诸侯死后无葬者,遂置冢(丘)……鲁之亡,其人死者无葬者陵以大夫之名。’《韩非子·说难》:‘天子之冢在鲁之陵有丘焉,则天下皆从之。’《说文解字》也解释得很清楚。在甲骨文字形当中,墓像人死后无葬者陵之样子所以被作为葬者,所以把人去世后没有葬在上面的样子称为墓。也有解释为:棺材是人死后尸体和泥土合二为一之用,人有尸骨无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