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肠是一种长圆筒形的环节软体动物,它属于单环刺螠,无毛刺,个体粗大,长约100-300mm,宽约25-27mm,呈浅黄色。海肠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渤海湾等地区,是中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不吸血。
单环刺螠极具弹性,能够伸长至一米以上。它利用其黏性黏着底部的小动物或有机颗粒,以泥沙中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单环刺螠的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肌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它在我国、日本和朝鲜沿海均作为名贵的海鲜食品,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传统的做法只食用其体壁,将其内脏废弃,而将菜肴称为海肠子。
海肠在胶东渔民中也被称为“海地瓜”,在一些地方人们将其称为“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将其用来制肴还不到几十年的历史。
在中国,海肠是鲁菜中的重要原料。它有着多种烹调方法,常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胶东名菜。此外,“干海肠”、“氽海肠汤”、“肉末海肠”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鲜海肠子还可调制水饺、包子馅等。尤其是“韭菜炒海肠”,韭菜籽和海肠均富含人体所需的VE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